1863年至1865年经济手稿:“资本论”创作史研究的第四部分_资本论论文

1863年至1865年经济手稿:“资本论”创作史研究的第四部分_资本论论文

《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创作史研究之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论论文,手稿论文,之四论文,经济学论文,史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围绕《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形成过程的争论

      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在1863年7月到1865年底期间先后撰写了《资本论》第一、二、三册的手稿,这是他继《资本论》第一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第二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之后写成的第三部手稿,可以称之为《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它具体包括:(1)《资本论》第一册手稿的遗留部分《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手稿上标明的页码是从第441页起至495页止,另外还有一些零星单页(第一册手稿的其余部分没有保留下来);(2)《资本论》第二册《第Ⅰ稿》,该手稿标明共计149页,另外还有一份第二册的写作计划;(3)《资本论》第三册的“主要手稿”,标明共计575页。前两部分已有中译文,收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9卷中,第三部分收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第二部分第4卷第2册中,中译文尚未发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49卷)就是根据这样的见解来确定马克思这些手稿的写作日期的。俄文编者认为,马克思在1863年7月至1864年6月写了《资本论》第一册的手稿,《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就是这一册手稿流传下来的最后一章。第二册《第Ⅰ稿》应写于1864年或1864年下半年至1865年春天;《资本论》第三册的“主要手稿”则写于1865年初到12月,或到1866年初。最后,马克思从1866年初开始到1867年,重新写了一个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手稿付印,直到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册)正式出版。按照这种见解,在这一时期,马克思除了分三册写完《资本论》全三卷的手稿(《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以外,从1866年起又写了一个第一卷的付排稿。也就是说,马克思这一时期写了两个第一册的手稿(付排稿交到出版社以后没有保留下来,原来的第一册手稿也只保留下来《第六章》)。

      1980年苏联学者伊·鲍尔迪列夫在苏联《经济问题》杂志第2期上发表了《1863-1867年马克思对〈资本论〉的创作》一文,对上述看法提出了异议。①鲍文经过详细的考证提出如下观点:(1)马克思在写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之后,由于生病等原因,工作停顿了一段时间,直到1864年8月才重新开始写作;(2)大约从1864年8月起直到1865年底,马克思只写了第三册的“主要手稿”;(3)从1865年年底起,或从1866年年初起,马克思才开始写第一册的手稿,大约到1866年秋天写完《第六章》;(4)从1866年10月到12月,马克思写了第二册的《第Ⅰ稿》;(5)1867年初,马克思补写了第一册的第一章《商品和货币》;(6)马克思本来打算《资本论》第一卷包括第一册和第二册,《第六章》是从第一册过渡到第二册的一个环节。最后,在手稿付印前,马克思决定第一卷只包括第一册,并且补写了第一章《商品和货币》,于是就把《第六章》从第一册中撤下来了,第一册手稿的其余部分手稿都作为付排稿交到出版社了,因此没有保留下来。鲍文认为,第一册并没有两个手稿,也不应当把这一时期的手稿命名为《1863-1865年手稿》,而应当命名为《1863-1867年手稿》。

      鲍尔迪列夫的文章当时在苏联学术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的米兹凯维奇、捷尔诺夫斯基、切普连科和维戈茨基四人联合写了一篇重要文章作为回答,即《1863-1867年期间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分期问题》。②这篇文章的基本见解后来成了MEGA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编辑的依据。维戈茨基等四人对这一时期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手稿的情况重新作了考证和研究,他们部分地接受了鲍尔迪列夫关于《第六章》没有收入《资本论》第一卷的解释,也不再坚持存在一个独立的《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同意1863-1867年期间马克思的写作是连续进行的。但是,他们仍然认为:(1)马克思最先写的是第一册的手稿,大约到1864年夏天写完《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从而结束了第一册的第一个写作阶段,1866年1月马克思继续整理第一册的手稿付印,这是第一册写作的第二阶段。(2)1864年夏天起,马克思开始写第三册的“主要手稿”,这一工作至少进行到1865年底。③(3)在写作第三册的过程中,大约在1865年的某一时间,马克思考虑到流通过程也会影响利润率,就暂时中断了第三册手稿的写作,接着写了第二册的《第Ⅰ稿》,写完后才继续写第三册第四章以后的手稿。因此,第二册和第三册手稿是交叉着写的。(4)马克思最初写的第一册手稿不包括《商品和货币》一章。因为那时凡引证商品和货币的论述,还直接引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这表明第一章《商品和货币》在当时还不存在。《商品和货币》这一章也许是1865年6月,马克思在第一国际总委员会作了《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演说后考虑到工人运动的实际需要而补写收入的。

      这篇文章与以前传统的见解相比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不再坚持马克思先后写了两个第一册的手稿,而是认为马克思在1866年整理付印第一册时,把《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撤了下来。第二,认为第二册和第三册的手稿是交叉着写的。四人的文章提供了许多证据,这里就不列举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④根据以上考察,他们认为《资本论(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大体的写作情况是:1863年7月底至1864年夏季写第一册,1864年9月至年底写第三册的主要手稿的前三章,1865年上半年写第二册《第Ⅰ稿》,1865年下半年写第三册后面各章。

      那么,《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是否独立存在呢?MEGA编者把马克思这时的写作阶段定为1863-1867年(即到《资本论》第一卷正式出版为止),把这个时期的手稿编成MEGA第Ⅱ部分第4卷(1—3册),前两册是《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第三册收入1865年以后至1867年以前的手稿。这样的编法表明,作为分期,1863-1867年应确定为一个时期,其中《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又作为这一时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存在,在MEGA版《全集》的编者说明中也是这样解释的。从《资本论》第1—3册的手稿确实完成于1863-1865年来看,传统的观点也是学术界认可的。

      二、《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的结构和方法

      马克思《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最重要的理论成就,是建立起了《资本论》三卷的结构体系。如果说在从前的两部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理论的过程中,创造出自己的一个又一个的理论,那么在《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他把这些理论形成了三册的理论体系。这部手稿的第一册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册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是《总过程的各种形态》,整体架构为后来的《资本论》三卷结构打下了基础,尽管一些理论在细节上还需要完善。马克思自己对这个结构非常重视,他在1866年2月20日致恩格斯的信中说:“我亲爱的朋友,你明白,在像我这样的著作中细节上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结构,即整个的内部联系是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这是单个的德国人完全可以承认的,因为这绝不是他的功绩,而是全民族的功绩。”⑤马克思认为他建立的理论大厦的架构,是德国全民族的骄傲,这种说法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使用的唯物辩证法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尤其是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而来的。⑥马克思在他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导言》中,对他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方法作过精辟的论述,认为他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才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

      这种逻辑方法的原则既体现在《资本论》三册手稿彼此之间的关系上,也体现在每一册的结构上。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研究资本创造剩余价值的直接生产过程,抽象掉了资本在流通阶段所具有的各种形式。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研究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流通。在流通中,资本的自行增殖成为资本的运动和资本形式更替的结果,剩余价值就有了新的规定,形成了转化为利润的基本条件。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态》考察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平均利润,并进而考察总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商业资本、生息资本、土地经营资本等衍生出来的产业利润、利息、地租等具体形式,最后呈现出一个多样性统一的总体即《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这样,从抽象逐步上升到具体,越来越接近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的各种现象。手稿的第一册相当于“一般性”,第二册则是“特殊性”,而第三册则是“个别性”。马克思写成的这三册手稿,就是这样一个结构体系。下面我们再分别分析一下各册手稿。

      三、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手稿

      这部分手稿存留下来的只有最后一章《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和一些零散页。不过这一手稿的基本结构可以通过考证还原出来。马克思在1862年底决定先写成《资本论》出版,后来他在1863年1月写的第XⅧ笔记本中拟定了未来《资本论》第三册和第一册的《计划草稿》。第一册《计划草稿》的内容是:

      “(1)导言:商品,货币。

      (2)货币转化为资本。

      (3)绝对剩余价值……

      (4)相对剩余价值……

      (5)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结合……

      (6)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原始积累。威克菲尔德的殖民学说。

      (7)生产过程的结果。

      这个《计划草稿》的结构和1867正式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的结构基本一致,只是在第一版中,到第六章《资本的积累过程》(即《计划草稿》中的(6))就结束了,没有收入第(7)项。可是,手稿留存下来的《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在《计划草稿》中却是第(7)项。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考证,马克思在写作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手稿时没有写“(1)导言:商品和货币”这一章,而是直接从第(2)项写起,把(2)作为第一章,以后各章编号顺延,所以(7)就变成第六章。这样,《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写成的第一册手稿的结构应该是:

      第一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章 绝对剩余价值

      第三章 相对剩余价值

      第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结合

      第五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原始积累、威克菲尔德的殖民理论)

      第六章 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

      不难看出,这样的结构还是比较清楚的。从全册看,《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导论性的,第二章至第四章可以构成第一单元,论述“资本怎样生产剩余价值”;第五章《资本的积累过程》是第二单元,论述“剩余价值价值怎样生产资本”;最后一个单元是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它是全卷的总结和概括,是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对前面两个单元内容进行概括。这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三个层次的结构。“资本生产剩余价值”这一个单元三章之间的逻辑顺序也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更进一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经历的三个历史阶段,也都是这种结构,这里就不详细分析了。

      《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是第一册手稿中唯一流传下来的部分。下面我们考察一下它的理论内容。这一章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最后一章,分析的是作为生产过程结果的商品。生产过程的起点是商品,作为生产过程的结果现在又回到商品,但它已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

      关于《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的内容,马克思在这一章开头有一个提示:

      “本章要考察三个问题:

      (1)商品作为资本的产物,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物;

      (2)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3)最后,资本主义生产是使这个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特殊资本主义特征的整个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在为付印而最后加工的时候,这三节中的第一节将放在最后,而不是放在最前面,因为它是向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的过渡”⑧。

      现在我们按照马克思自己规定的顺序,把第一节放在最后考察。这样,原来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就相应地变成第一节和第二节。

      我们先来考察应作为第一节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这一节实际上是对前面论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三章(第三、四、五章)的概括,重点是揭示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它首先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但劳动过程只表现为手段,价值增殖过程或剩余价值的生产才表现为目的。这就是资本生产的本质。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生产资料表现为活劳动的吸收器,不是工人使用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使用工人。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异化现象和资本拜物教产生的根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是物对人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这种主客体互相颠倒的现象,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宗教的情况是一样的,这就是拜物教产生的原因。

      接着,手稿分析了劳动对资本的两种从属问题以及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问题。马克思认为,资本最初支配劳动过程时,并未改变生产的技术方式,这个阶段称为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到机器大工业以后,生产技术方式完全改变,这个阶段称为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⑨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问题,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⑩。这恰好表现了作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本本身的基础的劳动的形式规定性,因而也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构成要素。手稿对生产劳动的考察,直接应用了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从劳动过程即生产过程的物质内容来看,以产品或某种使用价值为结果的劳动是生产劳动,而从价值增殖过程即从生产过程的经济形式来看,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资本拜物教观念的产生,是由于混同了这两者,把生产过程的经济形式的规定性,看成是它的物质承担者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我们再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是特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一节是对前面论述资本积累过程的部分即《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原始积累》等所作的概括。手稿概要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而且是这种关系在日益增加的规模上的再生产。“资本的增长和无产阶级的增加表现为同一过程的互相联系的、又是分裂为两极的产物。”(11)同时,“工人本身的贫穷、困苦和依附性也按同样的比例发展起来”(12)。可惜手稿这一部分没有写完,因而这里提出的资本积累规律没有得到展开。马克思在最后指出,资本主义关系的出现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因而资本主义也必然要灭亡,且这种生产方式为“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对立形式的新生产方式创造出现实条件”,为“新形成的社会生活过程,从而为新的社会形态创造出物质基础”。(13)

      《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的最后一节考察“作为资本的产物”(14)的商品。这一节是手稿开始时就写的,但按照马克思的提示应放在最后一节。这一节既是全册书的概括,又是向第二册的过渡。这一节一开始就说:“商品,作为资产阶级财富的元素形式,曾经是我们的出发点,是资本产生的前提。另一方面,商品现在表现为资本的产物。我们叙述的这种顺序,是同资本的历史发展相一致的……”(15)作为生产过程结果的商品,和最初的商品比起来,又增添了新的规定性。手稿指出,作为资本产物的商品,它实际上是资本的转化形式,它是资本本身的价值加上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体现为一个商品量。从作为资本生产过程的结果的商品的形式规定出发,手稿提出了第二册应当研究的对象。马克思说,在第一册的简单流通中只涉及商品的形式变化,“但是现在,这些商品同时是资本的承担者;它们是已经增殖的、孕育着剩余价值的资本本身。而从这方面来说,这些商品的流通现在同时是资本的再生产进程,因此包含着商品流通的抽象考察阶段所没有涉及的进一步规定。所以,我们现在要把商品流通作为资本流通过程来考察。这将在下一册中进行”(16)。

      这个《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是作为《资本论》第一册向第二册的过渡而写的。直到1866年10月13日,马克思在致路·库格曼的信中还说准备把第一册和第二册合在一起作为第一卷出版。(17)后来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只包括第一册,这个《第六章》就被撤掉了,但把《第六章》中包含的某些重要思想写入了别的章节中。把第一册和第二册编为一卷需要有过渡性的章节。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中这种过渡性论述还有所反映。该书最后几行写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结果是商品,不过是孕育着剩余价值的商品。因此,我们要回到我们的出发点商品上来,并且同它一道进入流通领域。不过,我们要在下一册中考察的不再是简单商品流通,而是资本的流通过程。”(18)到了第二版,这些话就没有了。

      四、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的《第Ⅰ稿》

      第一册是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直接生产过程来研究,抽象掉了直接生产过程以外的各种因素。但在现实中,直接生产过程还需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总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因此,第二册研究的流通过程就是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在内的整个的流通过程。

      在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第二册的结构形成最晚。1865年写成的第二册《第Ⅰ稿》第一次建立了《资本论》第二册的总体结构,这是《第Ⅰ稿》的主要成就。按照《第Ⅰ稿》,第二册全卷分为三大章。第一章《资本流通》实际上分析的是“资本循环”。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把“资本循环”和“资本流通”混用,后来就固定称为“资本循环”了。第二章《资本周转》、第三章《流通和再生产》实际上分析的是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我们可以看到,现行版的《资本论》第二卷三篇二十一章的结构就是由这三大章演化成的。

      这三章之间的关系,也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关系。第一章“应该阐明的只是新的形式规定性(范畴),即资本在依次通过整个流通过程时,它的新的形式规定性的形成”(19)。第二章研究作为周而复始的循环的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就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又增添了新的规定性。先从复杂的规定性中抽象出具有简单规定性的资本循环,建立从资本循环到资本周转的结构,是《第Ⅰ稿》的一个重大成就,也是第二卷形成史上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进展。在前两章从形式上考察资本所经历的环节和阶段之后,第三章考察资本流通和再生产的客观条件,特别是详细考察和论述了简单再生产两个部类内部和它们之间的交换关系,以及固定资本的再生产问题,并且研究了再生产中的货币流通问题以及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等问题。前两章都是分析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而第三章是分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总之,无论从内容看,还是从结构看,《第Ⅰ稿》都标志着《资本论》第二卷的结构已经形成。以后的各个手稿,都沿用了这个总体结构没有变,只在各章内容的局部要素上有所改进。后来恩格斯在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卷时没有采用这个《第Ⅰ稿》,但它仍有其独立存在的重要价值。因为除了它在结构上的成熟外,它还包含着其他手稿所没有的重要理论阐述。下面我们简略地分别介绍一下各章的内容。

      第一章《资本流通》分析的是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循环。在现行版第二卷中,马克思分析了三种资本循环,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然而在《第Ⅰ稿》中,马克思分析了四种资本循环形态。他把以上三种形态分别称为第一、三、四个循环,然后增加了一个“第二个循环”,即从简单商品W开始的循环(第四个循环中作为起点的是作为生产过程的结果的商品W′,即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马克思后来在理论分析中发现,第二个循环实际上可以包含在第四个循环中(20),于是就把二者合并,四个循环变成了三个循环。

      在分析考察了四种形态变化之后,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整个循环过程,实际上是这四个不同循环的统一……在这四种不同形式中表现着整个过程的连续性”。(21)这四种形式分别来看,都可以构成一个特殊的循环,但同时它们彼此之间又互为条件。每一特殊循环都决定着整个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从而决定着其他几种特殊的循环。资本的总运动同时表现为所有这四种形式的统一,而资本的每一个抽象地规定的部分的周转,是资本作为这些部分的总体的周转的要素。为了维持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资本就要被分割为不同的阶段,就要同时不断地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而不能只处在某一个特殊的循环之中。“当一些资本的流通阶段是另一些资本的对立阶段时,要以各个不同资本的平行的再生产过程为前提,以它们在流通阶段所发生的平行性为前提。”(22)

      第二章标题为《资本周转》,分析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把资本循环作为不断反复的过程来看,就是资本周转。马克思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它的流通时间之和来计量生产和再生产之间的周转,换句话说,这样来计量生产周期性的资本整个再生产过程,被称为资本周转。可见,资本周转就是作为周期性的过程来规定的资本的再生产过程。”(23)在考察直接生产过程时(第一册),抽象掉了流通过程,那时剩余价值量取决于工人的剩余劳动量。而现在进一步考察流通过程时,也就是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来看时,剩余价值量不仅取决于可变资本的量,而且也取决于资本周转时间。马克思作出总的概括说:“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量由预付资本的量和周转时间……的长短这两方面的结合来决定。”(24)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年剩余价值率”的概念,年剩余价值率又是进一步分析年利润率的基础。

      在考察资本周转速度的时候,马克思阐述了他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在《第Ⅰ稿》第二章中,马克思依据资本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去的不同方式,又把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大部分。流动资本在资本的每一次周转中全部消耗掉,它们的价值也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固定资本不是在一次周转中全部消耗掉,而是在多次周转中发挥作用,每次只磨损掉一部分,其他部分仍然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因此,固定资本直接影响到整个资本周转的速度,它在全部资本中占的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就越快。由于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对固定资本的论述极其混乱,马克思在手稿中不得不花费极大的精力对固定资本进行详细考察。(25)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发展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全部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这就会引起利润率下降。他还指出,在不同生产部门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不同,因此,各部门的利润率存在很大差别。这一点对于利润率平均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在写这个《第Ⅰ稿》的时候,还没有把“流动资本”和“流通资本”区分开来,马克思到写第二册《第Ⅱ稿》的时候(1870年)才把这两者明确地区别开。

      第三章《流通和再生产》系统地考察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这时的论述比以前在《剩余价值理论》中的论述前进了许多。不过与《资本论》现行版第二卷第三篇(1870年《第Ⅱ稿》)相比,既存在不小的差距,又有许多独到之处。马克思这时虽然没有列出再生产的公式,但他论述的基本内容和现行版是一致的。在现行版第二卷中,马克思为揭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运动规律,把影响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许多因素都抽象掉了。而在《第Ⅰ稿》中,马克思专门研究了对物质资料再生产具有重大影响的各因素。

      马克思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角度,具体地考察了再生产中各生产领域之间互相制约和互为前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提出了各个生产过程之间存在“平行性”、“相继性”和“循环”的关系。“整个再生产过程归结为给任何商品提供不同生产要素的各生产过程的彼此并存和同时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平行性。”(26)另一方面,一个生产过程的产品可以是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料,下一个生产过程的产品又是第三个生产过程的原料等。各生产过程这样联系在一起的关系,马克思称之为“生产流程的逐步升级的相继性”(27)。最后,有的互相提供生产资料的各生产过程之间,存在着循环的关系。例如,煤作为辅助材料进入机器的生产,而机器作为劳动资料进入煤的生产。这是一种互相交错的关系。了解了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这些关系,对于我们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实物补偿关系是很必要的。

      马克思在研究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假定劳动生产率不变。这样,再生产过程中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的增加就是一致的。但在实际的再生产过程中,在不增加资本量和劳动量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量仍然可以增加。在现行版《资本论》第二卷第十八章中只简略地提到了这一点。在这个《第Ⅰ稿》中,马克思具体地研究了不增加资本量的条件下,对物质资料的生产规模有重要影响的各“可变因素”。他共提到四个方面:固定资本的利用(指发挥机器设备的潜力)、劳动力的使用(指发挥劳动者的潜力)、科学技术的应用(指发挥科技的潜力)、自然资料的开发等。马克思认为,充分挖掘这些因素的潜力,即使不追加投资,也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马克思在《第Ⅰ稿》中的这些论述被视为再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资本论》第二卷理论的重要补充。

      五、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态》的“主要手稿”

      这个“主要手稿”是马克思生前留下来的《资本论》第三卷的唯一全卷手稿。这部“主要手稿”成了恩格斯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三卷的基础。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这部手稿的伟大意义,认为“这是一部光彩夺目的著作”(28);他又说:第三卷“如雷鸣电闪,因为它第一次从总的联系中考察了全部资本主义生产,完全驳倒了全部官方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29)

      马克思在第一册中考察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在第二册中考察资本的流通过程,揭示了资本的生产是如何运行的以及剩余价值是如何实现的。马克思在第三册一开始就说:“……这一册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其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册中将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态,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竞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30)这段话再好不过地说明了这个第三册在《资本论》全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册的这部“主要手稿”由七章组成(现行版改为七篇五十二章),尽管有的章理论完全成熟,有的还有待完善,但是全书的结构是完备和出色的。

      第三册的七章从结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单元,三个单元之间也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关系。前三章(《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和《一般利润率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而趋向下降的规律》)是第一个单元,论述的是作为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利润。在这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之比,平均利润率是总剩余价值即总利润和总资本之比。这些都是第三册要分析的各种具体形式中较为抽象的形式。在这里,资本主义社会被抽象成为除工人阶级之外,只存在产业资本家阶级。紧接着的第四章《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第五章《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利润》和第六章《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是第二个单元。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依次说明了商业利润、利息、地租这些更接近于社会表象上的具体形式,考察了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生息资本家、土地经营者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这些较之前三章已经上升到较为具体的层次。第七章《各种收入(所得)及其源泉》是最后一个单元。这里马克思通过批判庸俗经济学“三位一体”的公式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生产、流通和分配等)直到最后的表现形式,就是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完全神秘化。利润、利息和地租这些具体形式,只不过是剩余价值转化形式,可是这些形式掩盖了真相,起着迷惑人的作用。这样,马克思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实质,又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荒谬。最后,马克思指出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存在的三大阶级——雇佣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以及土地所有者阶级。因此,第七章不仅是第三册的总结,也成了《资本论》全三卷的总结。在每个单元包含的三章彼此之间也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关系,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了。

      六、第三册总体结构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系统地探讨与资本生产的总过程有关的问题最早是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的《资本章》第三篇,这篇的标题是《资本作为结果实的东西。利息。利润。(生产费用等等)》。马克思在写作这一篇期间,在1858年3月11日致拉萨尔的信中把第三篇称作“两者(指“资本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流通过程”。——引者注)的统一,或资本和利润、利息”(31)。这些表明了他关于《资本论》第三册结构的最初设想。他设想《资本论》第三册考察的资本,应是生产和流通的统一。在这里,剩余价值不再表现为由资本和活劳动的关系直接确立的东西,而是表现为一定价值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一定的剩余价值,用预先存在的资本价值来计量剩余价值就是利润,剩余价值同资本之比就是利润率。这样,利润就表现为资本的结果,资本则表现为结果实的东西。可见,当时马克思认为,第三册所要考察的是剩余价值在总过程中的直接表现形式,而没有去考察它的各种具体形式,或者说,是考察总过程中的“资本一般”,因而它大体上只相当于《资本论》第三册的第一篇。

      马克思再次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是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第XⅥ和第XⅦ笔记本,这里他再一次论述了利润和平均利润等问题。马克思在第XⅥ笔记本的封页的背面注明:《第三章。资本和利润》。这表明,这里论述的应是“资本一般”的最后一章,它相当于上述《资本章》的第三篇。也可以说,它是作为上述《资本章》第三篇的直接继续而写的。在《资本和利润》这部分手稿中,已经把上述第三篇的论述进一步系统化,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了明显的推进。其中的理论论述分为三部分:(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3)利润率下降的规律。这样就形成了具有严密逻辑联系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三部分的结构。而这正好和《资本论》第三册前三章的结构是一致的。不过,从总体结构来看,两者却有着重大的差别。《资本和利润》原来设想的是“资本一般”的最后一篇,它虽然也是考察资本的总过程,但并不研究超过“资本一般”范围的那些在社会表面上呈现出来的各种具体形式,按照设想,这些具体形式如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要在专册中研究。但是《资本论》第三册是要研究“总过程的各种形态”,即研究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剩余价值价值转化成的具体形式。而前三章是研究这些具体形式中较为抽象的形式,这种研究为分析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呈现出来的各种具体形式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资本论》第三册的总体结构中,前三章处于分析的出发点的地位。通过这样的对比告诉我们,《资本论》第三册的总体结构,是通过突破“资本一般”的原则结构,从《资本和利润》扩大到《总过程的各种形态》而实现的。

      促使马克思改变原来的设想,扩大“资本一般”的考察范围,是在写作《剩余价值理论》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分析批判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李嘉图理论的过程中形成的。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重大缺陷之一,是没有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态、而是就利润和地租等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这就迫使马克思必须首先在纯粹形态上考察剩余价值,揭示其本质,然后再考察它的各种具体转化形式。其次,古典经济学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各种收入时,往往跳过必要的中介环节,企图直接证明各种经济范畴互相一致,以致陷入各种矛盾,导致了李嘉图体系的破产。在写作《剩余价值理论》时,马克思发现,李嘉图由于不能直接证明价值规律和绝对地租的一致,就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马克思正是在考察这个问题时,制定了自己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并发现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地租、各种实际利润(企业利润、商业利润等)这些经济范畴的必要中介环节。

      正是基于《剩余价值理论》的这些重大理论成就,马克思在1863年1月重新拟定了一个第三篇《资本和利润》包含十二点内容的扩大了的提纲(32),这个提纲已经包含了《资本论》第三册的各个理论要点。而且考察的顺序也与第三册基本一致。《资本论》第三册的主要手稿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提纲写的,并且把标题改为《总过程的各种形态》。

      不过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在写作过程中又调整了地租理论在结构中的地位。这里简单说说这个问题。

      马克思最初设计的《六册计划》中,《资本》册是和《土地所有制》册、《雇佣劳动》册并列的。因此,《资本》一册是不考察地租问题的。直到1862年,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制定出地租理论时,他仍然没把地租问题加到论资本的书当中去。(33)但是,不到两个月,在1862年8月2日,马克思又写信给恩格斯说:“我还是打算把地租理论放在这一卷作为增补,即作为对前面提出的原理的‘例解’。”(34)这里所说的“前面提出的原理”就是指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原理。这说明,马克思把地租问题引入论资本一书中的最初意图,只是为了要说明存在着不同于价值的生产价格。

      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第三册的手稿时,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对论地租的这一章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作了新的调整,即在分析了利润分为企业利润、利息等之后,最后才考察地租。在分析了利润的转化形式之后考察作为超额利润转化形式的地租,无疑在逻辑顺序上更为合理。而导致马克思再次调整地租这一章在结构中的地位,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理由。《资本论》考察的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在这里,不仅一切工业部门,而且农业部门也是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的。农业经营资本家雇用工人生产农产品,并将从工人身上榨取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是社会上的常态。在这里,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直接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而不仅仅是作为超额利润来证实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区别。这种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现代土地所有权形式,显然也是《资本论》所应研究的内容。马克思自己写道:“对我们来说,考察现代的土地所有权形式所以是必要的,是因为我们要考察资本投入农业而产生的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不作这种考察,对资本的分析就是不完全的。”(35)在这里,地租不再是作为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区别的“例解”,而是成为资本分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地租作为资本分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入进来,《资本和利润》的计划草稿中的最后一项《结论。资本和雇佣劳动》,在手稿的写作中也演化成为《资本论》第三卷第五十二章的三个阶级——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36)这样,《资本论》第三册的总体结构就最初形成了。

      由于《资本论》第三册手稿中加入了《地租》这一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在全书最后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三个基本阶级,这就促使马克思回过头来重新调整《资本论》第一卷的结构,专门加了《工资》这一篇章(《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是没有这一章的),以表示它不再是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构成要素,而是成为论述雇佣劳动的经济基础的独立的一篇,就像第三卷中《地租》是考察土地所有者的经济基础的独立的一篇一样。

      这里之所以稍微详细地介绍第三册总体结构的形成经过,是因为第三册的结构是马克思辛勤劳动的结果,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结晶,也是马克思使用的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方法的胜利。正是由于这一结构如此完备,才使《资本论》第三册的理论大厦显得宏伟而壮丽。

      本文由中央编译局马列部曹浩瀚记录整理。

      ①[苏]鲍尔迪列夫:《1863-1867年马克思对〈资本论〉的创作》,陈征译,载陈征、严正编:《〈资本论〉创作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0-178页。

      ②[苏]米兹凯维奇等:《1863-1867年期间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分期问题》,京祚译,载《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4年第4辑。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234页。

      ④见《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4年第4辑第2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236页。

      ⑥参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600—60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6卷第1分册第446页。《计划草稿》的第(8)和(9)两项在这里未予列出,因其内容属于学说史。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423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371—391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520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544页。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544页。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547页。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423页。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423页。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45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246页。

      (18)见[德]马克思:《资本论》(根据第1卷德文第1版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43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9卷第253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9卷第288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9卷第298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9卷第302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9卷第333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9卷第361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9卷第395—396页。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57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571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6卷第325页。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535页。

      (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29—30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9卷第534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6卷第1分册第447页。其中的(3)、(5)、(7)、(11)各项未予列出,因其内容属于学说史。

      (33)参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184页。

      (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185页。

      (3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694页。

      (36)参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1001页。

标签:;  ;  ;  ;  ;  ;  ;  ;  ;  ;  ;  ;  ;  ;  

1863年至1865年经济手稿:“资本论”创作史研究的第四部分_资本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