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创新与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全新的施工技术,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钢筋混泥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一个施工整体,由多个施工工序组成,为了保障其施工的质量与效果,必须对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发挥出一定效能。
1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特点
1.1整合混凝土和钢筋材料
以往房屋建筑中,通常是采用单一混凝土结构,尽管混凝土结构优势突出,但是抗压强度偏低,为房屋建筑结构稳定性埋下隐患,影响到房屋建筑整体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钢筋材料自身具有良好抗压特性,如果采用单一钢筋材料,无法为房屋建筑质量提供保障。所以,应该结合房屋建筑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促使钢筋和混凝土材料混合应用,优化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更好地满足房屋建筑结构受力需求。
1.2稳定性良好
房屋建筑施工中,稳定性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保证房屋建筑结构稳定性,确保房屋建筑施工活动有序展开具有重要意义。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一种复合型结构,结合配合比优化设计,以便于保证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和稳定性,打造高质量的房屋建筑。
1.3提升房屋建筑施工效率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优势突出,相较于传统建筑结构,其制作流程更为简单,结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合理配置水泥、钢筋和骨料等材料,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活动,以便于全面提升房屋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技术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承载力。如果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过薄,就会造成钢筋漏筋处锈蚀或钢筋受力表面混凝土剥落,这不仅会影响工程结构的质量,还会影响钢筋的耐火性能。如果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过厚,就会导致构件提前被破坏。为控制好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施工企业应将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技术应用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去。在施工前,施工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工程部位和施工图纸规范来确定正确的保护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在浇筑之后,施工人员还应及时检查保护层厚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2模板施工
①安装:a.构造柱模板:将定型组合钢模板放置在墙面上,每次相隔1m放置两根钢管并和墙体拉结在一起,同时留出一定的穿墙洞;b.框架梁模板:按照精准规格尺寸的木方子配制作成梁帮梁底模板,模板的上方主要通过钢筋支撑,而下方主要通过满堂红来调整并支撑脚手架;②混凝土楼板:主要由可调整的支撑脚手架以及早拆体系柱头构成,主龙骨主要是双钢管;③质控,模板安装之时,遵循从上往下的规律,还要保证模板稳定。在保证不拆除梁底膜以及保证支撑状态下,寻找可周转使用的合适侧模。在安装模板过程中,要进行监查工作,保证垂自度和中心线符合建设要求。如果钢筋混凝土梁以及板的跨度>4m,此时模板要起拱,防止起拱小导致板底以及梁底出现下垂现象。拆除的时候应当考虑混凝土强度,看其是否合乎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梁柱箍筋控制
第一,根据设计技术方案的具体节点对箍筋的高度进行一定的标记,同时选择几根较短的钢筋作为下料时的备用。通过对钢筋开口的位置进行一定的焊接,同时根据箍筋的间距大小,合理的将箍筋与短钢筋进行焊接,在箍筋、短钢筋、主筋的密封焊接下,形成了上下开口的封闭性骨架,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打下基础。
第二,在进行梁钢筋安装处理时,可以先将骨架套入柱纵筋当中,在套入的过程中避免钢筋骨架安装在模板的上层,通过确保梁钢筋和柱钢筋可以进行一起的下沉,最终成为一个整体。在两者下沉的过程中需要控制钢筋的变形,确保钢筋梁柱节点箍筋的整体施工质量与安全。
第三,在梁柱钢筋完成了基本的绑扎作业之后,为了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与安全,需要对完工的钢筋骨架进行一定的检查监督。因为钢筋箍筋的工作量较大,且每一根钢筋的节点都需要利用箍筋丝进行固定,若是工作人员出现了工作疏忽,或者是工作质量控制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后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为了避免该类问题的发生,则需要在梁柱钢筋完成基础施工之后,对其施工的质量与安全进行有效的检测,若是发现了质量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进而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与效果。
2.4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一个质量控制要点即钢筋混凝土浇筑环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浇筑速度和高度有着明确要求。由于当前房屋建筑楼层不断增加,为了避免积水问题的出现,需要设计合理的结构,避免积水侵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房屋建筑整体结构稳定性。所以,在钢筋混凝土柱浇筑中,对模板搭建和组合优化处理,确保模板施工活动规范化开展,为后续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质量奠定基础,维护浇筑环节整体性。柱位置钢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遵循浇筑顺序展开,按照两边到中间的顺序浇筑,提升模板的吸水性能,规避柱弯曲。更为重要的是,钢筋混凝土是一次性完成,保证柱内混凝土凝固,避免由于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同出现裂缝问题。混凝土浇筑前,充分勘察后确定模板搭建位置,表面平滑、结构牢固,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稳定性。
2.5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由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混凝土内部环境的变化,使得混凝土的凝固出现了一定的不可靠因素,如混凝土温度的变化、混凝土水分的变化、混凝土的形变等。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相关的养护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执行养护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对混凝土进行散热处理、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处理等。通过养护工作人员的精心养护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凝固质量,充分的发挥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优势,确保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在钢筋混凝土养护工作开展时,为了保障养护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果,必须对钢筋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方案进行设计编制。因为不同项目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存在很大的不同,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在后续凝固时出现相关的问题,必须设计严谨科学的混凝土养护工作方案。同时在设计时需要对可能出现的混凝土裂缝进行预测,因为混凝土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裂缝,需要根据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工序和施工材料,选择最佳的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案,如灌浆处理、注浆处理、凹槽处理等技术方案,不断的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施工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结束语
总之,钢筋混凝土技术于整个建筑物项目工程来讲非常重要,它关乎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在混凝土技术支持下,相关施工人员应当保证每个环节都符合实施标准,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为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国起.探析建筑工程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施工技术措施[J].建筑安全,2018,31(04):22-24.
[2]田小娟.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为例[J].四川水泥,2018(12):143-144.
[3]崔岭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4):99.
论文作者:张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保护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