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国际化的4种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EMB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读的国际EMBA,主要课程都由外国教授来上,确实开阔了视野,但回到企业日常的业务中,跟我们中国企业业务紧密结合,用得上的东西,好像又不多。”一位早年就读于某欧美商学院在中国开设的国际EMBA项目的企业高层,毕业之后发表如是感言。
EMBA单纯的国际化,或单纯的本土化,显然都不能满足中国企业高级人才国际化的需求。在急需大量既懂中国市场,又具国际视野的高级人才的今天,2006年11月7日,清华大学—INSEAD联合培养EMBA的双学位项目对媒体发布。而在此不久的10月底,在国际媒体发布的EMBA排行中,包括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内,4个在中国地区举办的国际EMBA项目进入榜单前18名,中欧EMBA连续6年位列世界前50名。
国际EMBA有哪些不同的办学模式?国际EMBA适合什么人群,毕业之后,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4种EMBA办学模式
在中国,EMBA的办学模式可分为4种:第一种为顾问模式,如北大光华EMBA、人大商学院中文授课的EMBA班,送教师到国际一流的商学院学习,主要靠本校老师完成授课,国际师资起顾问作用。第二种是合资模式,如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在香港合办的EMBA项目,项目的老师一部分来自美国西北大学,一部分来自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来培养。第三是独资模式,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在复旦大学举办的EMBA项目,师资和课程基本由奥林出。第四是独立办学模式,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与欧盟合作聘请大量中外教授的同时,EMBA课程授予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学校根据中国市场需要的特征,自主决定设置课程。
在当前国际媒体的EMBA排名中,上榜的多是独资或合资模式。在谈到中欧被国际媒体连续6年评为前50强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教授说,国际媒体排行调查的范围,只有16个变量,实际上,在中欧自己有近200个变量控制好质量。而中欧EMBA项目课程有关负责人指出,考生衡量一个EMBA项目的质量,不是看它在某一年在某个排行榜得第几,而一定要看它是否在不同媒体的排行榜上,连续稳定地位居前列。
传统名校清华打出国际牌
在4种EMBA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中,走独资模式的,完全把国外学校的从师资到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拿过来,马上能跟国际接轨,但弱点是在帮助中国学生解决中国特色问题上,会比较弱;外方校长除了开学典礼之外,平时很难看到,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国。这也导致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EMBA学员的遭遇。
为了避免“独资模式”的弊端,又真正实现既国际又本土,传统名校清华大学和全球规模最大商学院之一的INSEAD平等合作,联合培养EMBA。据清华经管学院新任院长钱颖一教授介绍,清华与INSEAD分别派出教授,在北京、上海、新加坡、枫丹白露4个校区上课,各自教授一半的课程,学生将同时被授予清华和INSEAD的学位。该项目主要面对中国的涉外企业、跨国公司和政府组织中具有管理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士,2007年6月首期开班。
INSEAD院长Frank Brown指出,国际EMBA培养的下一代领导人物,必须具有的素质,首先是跨文化的能力,即能够清楚地知道在各种各样文化和国家地区里的经商之道是什么;其次是非常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标签:中欧emba论文; 大学论文; 复旦mba论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论文; mba论文; 课程论文; 中欧论文; insead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