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和国家目标_科技论文

针对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和国家目标_科技论文

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 关于瞄准国家目标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标论文,国家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础研究要把国家目标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国家对科技的要求。但要瞄准国家目标首先要弄清国家目标究竟是什么?如果连国家目标的涵义都不清楚,怎么能瞄得准呢?第二,“鼓励科技创新”。那么,现在科技创新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为解决问题需要创造什么条件?这两个问题是有其一致性的,但有没有矛盾呢?如果有,矛盾又在哪儿呢?怎样才能使它们达成一致呢?我觉得矛盾的统一就在于选准题。也就是说,怎样从科技角度来理解国家目标?怎样将科技创新与国家目标结合在一起?选准题是分层次的,无论是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还是具体的研究人员,都要根据自己的任务和特点来选题。下面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

第一方面是关于国家目标的问题。首先我想问一问,科学技术的出现是不是一开始就有国家目标?从历史上看,当科学刚开始形成体系的时候,基本上是个人兴趣的推动,一开始并没有国家目标,后来才有实验室,有了专业队伍。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国家目标呢?是随着科技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家的介入,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开始觉得,不掌握科学技术,就打不赢战争。所以,到这时,由于战争的驱动,产生了国家目标。而今天,由于政治冷战变成了经济热战,而在经济热战中,对科技的需求,对科技的认识,使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最精辟的就是小平同志所说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是说,科技在经济热战中已处于决定性的地位。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形势,经济热战将科技与国家目标联系在一起了。对于这一点,各国政府的认识和对策是不一样的。日本对这一点认识得比较早,官产学的成功就说明了,是政府的组织使得它后来居上。而美国在这一点上是滞后的,它一直认为自由经济只要靠市场驱动,不需要国家目标,直到它的半导体、电子市场被日本“侵占”得越来越多的时候,由企业家提出了要求,要求改变由美国的“地方队”迎战日本的“国家队”的状况,这时,才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现在,美国也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总统亲自担任主任。我国在今年的科技大会上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在五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根本转变: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样才叫做科技进入国家目标,而不是一般的科技为经济服务、科研成果为企业服务。这些还不能算是国家目标,而是国家的战略目标,已经把科技、经济、国家安全这三者结合为一体,将这三者同样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地位。

科技界对国家目标的认识又是如何呢?基础研究如何瞄准国家目标?在基础研究中,人们总是强调,基础研究的某一项成果总是会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但不能要求它马上就能为经济服务,或马上说出它潜在的应用价值在哪里。在这里,怎么体现瞄准国家目标呢?我认为,国家目标就是对国家整个科技实力或经济实力的提高。也就是说,要看对我国科技整体水平的贡献如何?对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推动如何?对我们的民族整体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推动如何?当然,我不是说要求一篇文章就做出这么大的成绩,但是,基础研究至少要向这几个方面努力。因此,我们对科技发展的整体目标提出两个口号:顶天立地,后来居上。“顶天”就是要让国际上承认,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立地”就是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只有“顶天立地”,才能“后来居上”。

创新的成功一开始就是选题的成功。我认为,选题的准确体现了对技术发展的预测、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和对我们整个国家经济目标需求的理解,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说是真正瞄准了国家目标,同时又有创新。现代社会的科技创新还需要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相结合。现在,科技界面临的问题,就是对整个国家目标的理解,首先要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发展的方面有所了解。科技界首先要深刻地去理解或了解国家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不是抽象的,是分层次的。比如,对于地方来说,要更好地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对于产业来说,应更好地理解产业、行业的发展目标;对于我们整个的基础研究,应该知道,整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是什么?在这个前提下选题,就会比较好。

但是,国家目标与基础研究之间有没有矛盾呢?有矛盾。基础研究有探索性,有风险性,所以,也不能要求每一个题都选得那么准,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要允许科技人员发挥想象力,这样,虽然具体的选题也许与国家目标无关,但我们的整体发展方向是和国家目标一致的。另一方面,虽然我们允许失败,但也要提高成功率。在具体的操作方面,关系到很多政策上的问题和对各种度的掌握。第二个方面是关于创新,我想从组织的角度上来说。现在,在某种程度上,题目选准以后,在整体的团队作战中,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从组织的观念、程度和措施上保证创新。另外,我们要有政策上的支持,要奖励创新。现在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全民的创新,创新的环境很重要。从大的方面,创造创新的社会环境,比如法制的环境,包括公平竞争的环境;我想强调的方面是,小环境的创造也很重要,要在观念上创新。比如,在支持基础研究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树立这样的观念,“给第一个馒头”的最重要。对人才问题也是一样,要尊重创造性人才,对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有不同看法的,应该受到尊重。同时,为了能瞄准国家目标,鼓励创新,对各方面的预测也很重要,对科技发展的预测、趋势的掌握,对国情发展的预测,对市场需求的预测等等。有了这样一些预测以后,不只是了解未来,而是去创造未来,创造我们国家的未来,创造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未来。

标签:;  ;  ;  

针对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和国家目标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