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昆剧如何面对新世纪观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昆剧论文,新世纪论文,古老论文,观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前在苏州落幕的首届巾国昆剧艺术节,是近年来一次规模盛大的昆剧艺术盛会,也是昆剧这一拥有600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在跨入新世纪之际的一次艺术大检阅。上海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昆剧院、江苏省苏昆剧团、浙江省京昆艺术剧院、湖南昆剧团和浙江永嘉昆剧传习所七家专业团体推出了《长生殿》、《琵琶记》等10多台经典大戏和多台折子戏,来自我国台湾、香港及日本等地的曲友也赶赴盛会,一展身手。从蔡正仁、张继青等久负盛名的昆剧表演艺术家到初出茅庐的艺术新人群体“小兰花”,艺术节展示了昆剧艺术薪火相传的人才梯队。昆剧的各种流派异彩纷呈,南昆的细腻、北昆的豪放、湘昆的清新、永嘉昆的质朴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与此同时,“继承”和“创新”两大主题,也在艺术节上碰撞出了缤纷多彩的思想火花。
艺术节选择的剧目,汇集了《牡丹亭》、《桃花扇》等昆剧经典名剧和《看钱奴》、《张协伏元》等杂剧、南戏的著名剧目。其中有的戏如《张协状元)则是完整存留至今最早的南戏剧目,生动显示了昆剧艺术深厚的文学底蕴。在把这些戏搬上艺术节舞台时,不少院团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新。《牡丹亭》等许多剧目,把伴奏从昆剧传统的“四大件”改成了大乐队,以精心设计的灯光、布景代替了过去“一桌两椅”的传统风格,演出服装也改得更加俏丽动人。唱腔改革了,节奏加快了,甚至对戏剧结构也作了较大的调整,如开幕式上演出的《桃花扇》,以侯朝宗取代李香君作为一号人物推出,重新编织了一条简单清晰的情节主线,把由大量折子戏连级而成的“连台本戏”改造成了内容紧凑的现代戏剧。
对这种创新意识,不少人士表示赞同。他们说,回顾昆剧历史,创新精神是一份最具现代意义的文化遗产。
魏良辅、梁辰鱼、汤显祖、沈璟等艺术大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革故鼎新,才造就了昆剧今日的辉煌。这种创新精神今天仍是值得我们加以弘扬的。中国剧协顾问郭汉城认为,昆剧这一古老艺术必须主动地以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世纪,尽量做到民族艺术特色和新的审美理想的结合。他说,这次演出的剧目在革新发展中坚持昆剧艺术的主体,同时又不拒绝借鉴与吸收,把先进的现代科技融会到古老的昆剧艺术中来,丰富它的表现方法,提高它的表现书能力,这种探索值得称道。
与此同时,艺术节上也出现了一批努力追求纯正风味、体现昆剧艺术原生状态的剧目,并同样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像江苏省苏昆剧团的《钗训记》、《长生殿》两台大戏和昆剧“继”字辈演员联袂出演的折子戏专场,从舞台形式到表演风格都力求忠实干传统,雨现昆剧黄金时期的艺术风采。为此,剧团专门请来93岁的著名曲家姚志曾老先生讲戏,有两场演出还放在忠王府古戏台,“复旧”感更加浓厚。这传达了另一部分人士对于抢救、保存昆剧艺术传统的实践和主张。
昆剧研究专家顾笃璜认为,昆剧经过数百年发展已臻于完美,对这样已经成熟的古典艺术,决不可像发展新兴艺术那样轻易进行改动。昆剧之所以珍贵,原因就在于它不仅保留下了大量文字形态的剧本,更保留下了原汁原味的表演形态。这是世界古老戏剧中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使今天的观众习以了解到古人的艺术智慧。他介绍说,眼下昆剧的抢救任务还十分繁重。传奇剧本传世的有2000多种,他收藏的工尺谱就有1800多册。当年“传”字辈老艺人能演600多出戏,但现在这代老艺人只有3人硕果仅存,都已是八九十岁高龄。第二代“继”字辈演员会的戏不到500出,人也已全部退休。随着一代代老演员退出舞台,传统昆剧作品越演越少,错过时机,损失是不可挽回的。因此他认为,可以有一部分人去搞昆剧“现代化”的实验,但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对传统剧目的抢救、继承、保护、恢复上,这是昆剧艺术的根本价值所在。
两种意见的争鸣,不仅在艺术圈内受到关注,还搬上当地电视台的谈话节目,成了古城百姓的议论话题。一些普通观众的看法倒很宽容也很实在:他们钟情于老味道,也愿意尝尝新花样。而艺术节让他们两种口味都得到了满足。
本报记者 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