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颅底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为颅底肿瘤患者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颅底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将采取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定为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定为对照组,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现象以及死亡情况和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例数为4例,占所有例数的7.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为12例,占所有例数的22.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的死亡例数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3%,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8.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底肿瘤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术后的并发症现象,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值得广泛的临床运用.【关键词】 颅底肿瘤患者;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01-02
颅底肿瘤主要为颅底以及其邻近结构,会有肿瘤通过颅底裂孔或者破坏颅底骨质后,在颅内生长[1].近年来颅底肿瘤的患者越来越多,一般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手术方法存在较大的风险,并且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情况,因此为了降低风险,本文在提高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在患者进行手术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颅底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所有的喊着均就你行CT和磁共振检查,所有患者颅底占位性病变,肿瘤在颈静脉区的有34 例,肿瘤在桥小脑角区的有74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20—77岁,平均(39.7±3.9)岁;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7例,年龄22—76 岁,平均(40.7±4.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临床症状等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病房进行消毒,保持病房干净卫生等.观察组进行围手术综合护理干预,主要表现在:
1.2.1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主要有:(1)心理护理:若患者的肿瘤为额眶区的前颅底肿瘤,那么在进行手术的同时需要在患者的而面部进行手术,并且手术的切口较大,术后痊愈之后可能会给患者的面部造成凹陷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自身形象.因此,患者不愿进行手术,会有一种自卑的心理,甚至会轻生. 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讲解,本院的医师具有良好的手术技术,同时本院的医疗设备也相当的先进.对患者病情的呃回复具有非常好的帮助, 增加患者的治愈信心.并细心解答患者的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使其以良好的心态进行手术.(2)营养状态评估:对患者的自身营养状态进行评估,术钱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的事物,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能力,以便于患者术后能够尽快恢复.颅底肿瘤患者肯可能会因为自身的病情的影响,长期摄入营养不足、这样的现象会造成患者在手术期间失血过多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向患者家属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并加强近期的营养摄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1.2.2 术后护理 术后的护理主要有:(1)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患者术后, 由于患者保持昏迷状态,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护, 随时观察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情况等.若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的现象,应及时通报医师进行诊治,若患者经过6h还未有转醒的现象,同样要及时通报医师,必要时对患者进行头部CT和磁共振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有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同时要警惕患者的颅内压变化,脑水肿等现象.待患者去全部清醒后将患者的头部稍垫高,促使颅内分泌物回流,为患者适当的缓解脑水肿以及面部水肿的现象.(2)伤口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的查看患者的伤口出血量以及脑脊液流出量,观察患者创面的填塞物是否脱落,有脱落的现象应及时向医生报告情况.观察患者的眼球能够正常的转动,以及患者的视力情况,分析手术是否对患者的视神经造成伤害.当患者的眼球出现分泌物时,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滴眼药水,同时保持患者口腔清洁.若患者出现头痛的现象, 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头痛是正常现象,并转移喊着注意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n表示例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现象以及死亡情况对比 采取围手术综合护理的观察组54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为4例,占所有例数的7.5%,死亡例数为1例,占所有例数的1.9%,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为12例,占所有例数的22.2%,死亡例数为2例,占所有例数的3.7%,两组的并发症例数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例数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颅底肿瘤患者的肿瘤位置较深,在病情诊断的同时,解剖关系复杂,同时手术时具有一定的风险[2].因此,提高患者的术前护理,加强患者的营养摄入,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手术的抵抗力,同时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配合医师的手术治疗,尤其是恶心肿瘤的患者,心理压力更大,对手术的方法以及手术的有效程度担心,导致患者不愿配合医生进行手术,而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3-4].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对加快患者的创口愈合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并发症的例数为4例,占所有例数的7.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为12例,占所有例数的22.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3%,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8.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增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该研究结果与东晓曼[5]的“颅底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的结果几乎一致,也证明该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对颅底肿瘤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术后的并发症现象,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值得广泛的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1] 姜俊芝,邹杰,郭淑侠,等.自体髂骨颗粒状松质骨移植行前颅底缺损修复[ 2例报告[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9,15(5):382—384. 2] 刘朝军,李其庆,王节,等.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21例[J].安徽医学,2010,31(9):1063—1065. [3] 姜品妮,宋瑞英,吕巧英,等.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疾病围手术期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9):1152—1154. [4] 粟艳,蒋小红.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耳鼻喉颅底外科杂志,2007,13(2):148—150. [5] 东晓曼.颅底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 (23):110—111.
论文作者:颅底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患者论文; 例数论文; 手术论文; 肿瘤论文; 并发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术后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