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 410300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和纳入本院2011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根据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西医组患者(30例)常规抗菌、手术治疗,中西医组患者(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同时辅以中药内服外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性期肿块消退时间、治疗效果的差异性和回访1年复发率。结果 西医组总有效23例(76.67%)明显低于中西医组总有效29例(96.67%),急性期肿块消退时间明显短于中西医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访1年复发率来看,中西医组明显少于西医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确切,可充分发挥中西医治疗优势,有效促进疾病痊愈,缩短急性期肿块消退时间,降低其复发,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效果
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慢性非细菌性乳腺良性疾病,其病变基础为浆细胞浸润和乳腺导管扩张,主要病理表现为乳晕旁脓肿、肿块、乳头溢液和形成瘘管等,其临床发病率较低[1],为探讨其有效疗法,本文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和纳入本院2011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均符合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标准:1.发病以一侧乳晕部较为多见,常伴有乳头内缩史,在凹陷的乳头内可有带臭味的渣样物质分泌,少数患者伴有乳头溢液。 2.乳晕旁有肿块疼痛,皮色微红,溃后脓液带有臭味,久不收口、形成乳瘘,化脓时有发热疼痛。3.反复发作可致疤痕形成,乳晕部出现僵硬之肿块,可与皮肤粘连。4.病理检查:多数可见炎性肉芽肿,大量浆细胞浸润。临床可见乳头粉状分泌物或溢液体,肿块直径2-6厘米,排除其他全身疾病、精神病、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纤维腺瘤等疾病者。患者知情同意,根据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西医组30例,年龄20岁~45岁,平均年龄(31.12±6.02)岁;病程最短2天-14天,平均病程(5.45±0.24)天;左右侧以及双侧发病分别为12例、11例和7例。已婚、未婚分别为21例和9例。有哺乳史、流产史和生育史例数21例。中西医组30例,年龄21岁~45岁,平均年龄(31.67±6.23)岁;病程最短2天-15天,平均病程(5.82±0.45)天;左右侧以及双侧发病分别为11例、10例和9例。已婚、未婚分别为20例和10例。有哺乳史、流产史和生育史例数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高P>0.05。
1.2方法
西医组患者(30例)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抗厌氧菌药物、手术治疗:急性期(5例):切开排脓+抗菌+激素+乳腺区段切除术;亚急性期(14例):抗菌+激素+乳腺区段切除;慢性期(11例):乳腺区段切除。
中西医组患者(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同时辅以中药内服外用。内服组方为:蒲公英20g;路路通、当归、王不留行、熟地黄、丹参、生山楂、白花蛇舌草、鹿角霜各15g;赤芍、郁金、夏枯草和桃仁各12g;穿山甲片3g;柴胡、桃仁10g。根据中医辩证分型分肝经郁热证和正虚邪滞证。其中,肝经郁热证加乳香、没药、莪术和三棱。正虚邪滞证加牡蛎、鸡内金、僵蚕。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共服用15剂。
外用方为:厚朴、苍术、黄柏、大黄、白芷、陈皮和姜黄等制作金黄散,调制为糊状,敷于病灶部位,每2天换药一次,加速创面愈合。
用药期间禁食油腻、辛辣食物,戒酒戒烟,饮食清淡,对比疗效。
1.3评价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患者局部红肿、肿块完全消失,创面愈合为痊愈,肿块缩小,红肿消退,创面愈合为好转;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为未愈。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加好转率[2]。
1.4数据处理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疗效均属于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西医组总有效23例(76.67%)明显低于中西医组总有效29例(96.67%),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肿块消退时间和复发率
急性期肿块消退时间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23±1.03)天明显短于西医组(10.33±2.35)天,且从回访1年复发率来看,中西医组复发1例明显少于西医组复发4例,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无统一治疗方法,常以乳头溢液和肿块、伴随红肿、疼痛等而确诊,西医多用抗菌药物和手术治疗,因为异物性炎性肉芽肿导致炎性肿块出现,用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肿块消退。若乳头溢液,可采用强的松口服,症状在治疗半年后无好转且乳管明显扩张者行乳管切除。若合并慢性乳腺增生,可同时采用维生素E、碘化钾、三苯氧胺进行治疗。急性期可应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其中,甲硝唑主要通过抗厌氧菌发挥作用,地塞米松主要通过对细胞免疫反应的抑制和毛细血管扩张的减轻改善症状[3]。
一般情况下,若为急性脓肿患者,应先切开引流,然后再行根治术,并对乳头畸形进行矫正,确保乳房的美观度。若患者腺组织缺损较大,可直接引流而不缝合,只对皮肤和皮下进行缝合并加压包扎。若明显畸形者,需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多瘘口相邻者需选一个主切口后潜行进行病灶切除[4]。虽积极治疗,但多数患者仍病情反复发作,最终均需进行手术将病灶切除;还有部分患者虽经乳腺区段切除后,仍有反复发作,需二次手术治疗,甚至行乳房切除,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痛苦。
在中医上,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机制在于肝郁气滞、气血瘀滞而聚块,日久肉腐、郁久化热而生脓,并溃破成瘘。临床多以温阳散结、消肿、清热、疏肝、活血通络为法,促进炎症吸收和肿块缩小[5]。在本研究中,内服中药方组成成分中,桃仁、丹参、当归、郁金、柴胡、夏枯草和赤芍均有疏肝活血、清热消肿之功;生山楂、路路通和王不留行可促进乳管通畅,发挥乳络疏通之功;蛇舌草和蒲公英可清热解毒,抑制炎症;鹿角霜、熟地黄和穿山甲片可软坚、温阳、散结,促进肿块的消散[6]。并根据中医辩证分型分肝经郁热证和正虚邪滞证。其中,肝经郁热证加乳香、没药、莪术和三棱以疏肝解郁。正虚邪滞证加牡蛎、鸡内金、僵蚕以扶正祛邪。
而外用中药主要采用金黄散,成分包括厚朴、苍术、黄柏、大黄、白芷、陈皮和姜黄等,其中,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苍术可消除水肿;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大黄祛瘀止血;白芷活血排脓,生肌止痛;姜黄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陈皮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可提高疗效。上述诸药研磨后外敷于创面上,可促进炎症吸收和肿块缩小,改善创面局部血运。在手术后应用可有效克服术后病灶清除单用抗生素疗效不佳、容易复发的缺陷,联用中药外敷和中药口服作用持久,可有效预防复发[7]。
本研究西医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手术治疗,中西医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同时辅以中药内服外用。结果显示西医组总有效23例(76.67%)明显低于中西医组总有效29例(96.67%),急性期肿块消退时间中西医组明显短于西医组,且从回访 1年复发率来看,中西医组明显少于西医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确切,可充分发挥中西医治疗优势,有效促进疾病痊愈,缩短急性期肿块消退时间,降低其复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倪毅,殷飞,薛博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9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220-222.
[2]李娟.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39-40.
[3]陈燕辉.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亚太传统医药,2013,9(6):100-101.
[4]吐尔逊太•木哈买提,艾力•塞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56例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1):322.
[5]王丽华,张彦青.浅谈6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治疗心得[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30):160-161.
[6]张素平,张烈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120例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5,12(7):520-522.
[7]祝东升,赵立娜,李桃花等.现代医学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观点及治疗方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1):1243-1246.
论文作者:何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乳腺炎论文; 肿块论文; 西医论文; 细胞论文; 中西医论文; 患者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