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滑坡段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探讨论文_程冲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4

摘要:本文对加蓬某公路滑坡体进行调查,结合当地地质条件情况,对滑坡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治理设计。对滑坡地段进行治理后再次评估,稳定性能良好,达到治理目的。通过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高路堑边坡进行处理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滑面较深的大型滑坡,治理方面可以采用预应力锚索加抗滑桩等方式进行,可以获得良好加固效果,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滑坡体稳定性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0引言

加蓬地处非洲中部,横跨赤道,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加蓬的交通运输业在国家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包括公路、铁路、水上运输和航空运输。但加蓬的公路网并不发达,并且与邻国相连的公路也破旧不堪,无法满足其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为改善这一状况,加蓬政府加快进行公路网建设,以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公路交通和国内公共交通。但在具体公路建设中,部分工程需要经过破碎带,在此挖掘施工会遇到一系列难题,由于边坡稳定性较差,使得挖掘过程中容易出现垮塌现象,这部分结构松散,容易导致滑坡。因此施工前要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作出正确评估,确定对其采取加固措施可获得的效果,如果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将对同类工程建设提供理论现实依据。

1概述

加蓬某公路地段长期受到雨水冲击,加之地表水渗透作用,士气受到严重破坏,如果对这一段道路进行挖掘施工将会面临许多难题,导致顺层活动,横向裂缝出现,边坡顶部不稳定,这些裂缝相对较大,其中最宽可达一米,100米内有大小多个裂缝出现。可在坡地两侧发现滑塌迹象,中间偏左处尤其严重。参照相关地质勘察规范属大型滑坡,如图1所示:

2地质条件

考察滑坡出现地段,分析其地层类型,发现为第四系残积覆盖层为主,下层为百姓组砂岩,这一地层隶属于侏罗系。前者含有为砂岩碎石或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粒径为5-70mm,这部分所占比例为15-25%,其余为粉质粘土。

3滑坡成因及稳定性评价

3.1滑坡成因

对于滑坡段土质进行分析,其中最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水分不容易透过这种土壤,因此更容易造成局部破坏,粘土下层是砂岩碎石和泥质粉砂岩,相对稳定性较差,在这种地段进行了挖掘时容易造成滑坡。从滑坡地段情况来看,坡体走向与基岩倾向相符,当外界因素导致上部粉质粘土与下层基岩出现滑移,滑坡现象就会出现。对这样的路段进行施工,挖掘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滑坡,因此施工前要进行正确分析,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杜绝此类现象出现。如果初期滑并不严重,施工者未给予充分重视,只是单纯清理坡脚,并没有加固坡体,那么滑坡现象会因为前缘临空而进一步加重。

3.2滑坡稳定性评价

针对滑坡地区施工者要充分分析地质条件,了解其走行方向,一般是与道路垂直。在此工程中滑坡道路为NW走向,方位50°。通过折线法计算对滑坡在主方向上滑坡后的c值,确定暴雨后滑坡稳定性情况,利用公式进行核算,计算分块图如图1所示:

图1:计算分块图

图2:边坡的整治设计图

(1)坡体减载:清除滑坡体表面粘土,边坡坡率自上而下分为1/25,1/1,1/1,1/1四个级别,第二级平台2.0米,第三级5.0米,第四级2.0米;

(2)支挡加固措施:在第四级平台设置矩形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长度为17.0米,截面2米×3米,中心距6.0米。锚固深度7.0米,锚索设计拉力700KN,锚固段长10.0米,锚固角度两侧分别为25°和28°,按三角形布置;第三级边坡布设预应力锚索框架,拉力700KN,共3排,横向间距3.0米,自由段长25.0米,锚固段10.0米,保持滑坡体局部稳害,第二和第四级边坡设非预应力锚杆框架,一共3排;

(3)截排水措施:填充夯实滑坡体及其周边裂缝,所用材料为粘土,同时设置挡式截水沟,位置在边坡平台,截水天沟设置在滑坡顶端;根据裂隙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其他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可在坡脚加设排水设施,可通过平孔方式进行排水,使水量尽可能减少,防止坡体遭受更大的损害,稳定性下降,加重滑坡现象;同时对坡体表面区域进行处理,利用排尿孔加强排水,也可以设置树枝状排水沟。

5滑坡治理效果的数值模拟

利用离散元程序UDEC数字模拟滑坡情况,根据滑坡地段地质条件,通过上述方式对治理成效进行评估。通用离散元程序(UDEC)更适合处理不连续介质。模拟试验中会有变形体或刚体块体出现位移和转动,它们将会沿不连续面层活动,位移程度较大。通过非线性或线性的“力—位移”关系对不连续面层中出现的切向和法向的相对运动予以控制。以“拉格朗日”算法为基础,通过UDEC程序进行模拟,评估块体系统位移情况以及变形状况。

5.1计算模型设

建立计算模型需要综合考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原始山体坡面为依据建议初始应力场;

(2)滑面位置需要以现实勘测结果为依据,结合实际钻孔资料;

(3)在山体稳定情况下开挖;

(4)模型建立时要将泥质粉砂岩看作内有1个滑面的均质体;

在实地情况基本上,结合上面几方面建立离散元模型,如图3和图4所示。模拟重点在于边坡开挖后坡体破坏模式情况,并且研究其位移状况。模型高60.6米(包括路面标高下10米),长160.0米,根据自然情况进行简化处理,划分2235个单元。将试验情况与反分析结果结合起来,获得滑面强度参数:c=16KPa, =160。

图4:差异网格的划分

5.2开挖模拟结果分析

该边坡按照1/1的开挖坡度予以设计,在模拟实验中对坡体进行开发,和预期相同发生滑坡事件,坡体沿着预定没面进行滑动,这个滑面是根据实地勘测结果确定,同时结合钻孔资料获得,结果如图6所示,坡体发生变形,由矢量位移见前端距离3.75米,是位移最明显部分。沿基岩面层滑体向下移动,坡顶处前后移位80.0厘米,可见拉伸裂缝,与实地滑坡勘察所获得数据相比,模拟试验中量值和位置都比较符合。由此确定该模拟试验已经成功,试验结果比较理想,与实际勘测情况相符合,可以对此进行参考。

5.3支护模拟结果比较分

本项目中对滑坡地段给予及时加固,所用方法为设置锚拉桩支护,同时清理边坡,减少坡度有助于防止滑坡现象再次发生。模型建立以实际为基础进行,同时划分结构单元,通过公式计算坡体移位状况,结果显示最大位移2两厘米,这一结果显示坡体发生移动位置较少,基本处于稳定状态。通过模拟试验确定对坡体加固效果,在此工程中布置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可以有效防止滑坡现象出现,公路安全得以保障。如图5、图6

图6:支护后的坡体位移

在加固设计中曾提出两种方案,即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和悬臂桩,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结合反复试算结果,最终确定应用前者,并设置矩形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体,规格为中心间距6米,锚固深度7.0米,截面2米×3米。

施工时对比悬臂桩和锚拉桩最大剪力值和最大正弯矩值,确定前者为17450KN.m,后者为34750KN.m,对该两项进行进行比较,锚拉桩明显较低,分别低于17%和24%,由此获得结论,预应力锚索桩是最佳选择,一方面可以减少桩体锚固深度,另一方面也会减少桩身截面面积,并且大幅度减少桩身内力。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优势明显,首先减少地下作业量,使成本得以下降,在减少材料耗损同时保证施工效果,将这种支护方法用于本滑坡加固方面完全可行。

结论

综上所述,结论如下:

(1)高路堑边坡处理方法确定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这样才能制定合理方案,开挖后如不进行及时支护处理将会使滑坡现象进一步加重;水分渗入与冲击是导致滑坡一个重要原因,施工中要注重设置排水设施,使其与挖掘同步,尽量减少降水造成的影响,避免雨季开工;

(2)大型滑坡往往滑面较深,加固处理至关重要,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一项较好选择。这种处理方式优势明显,地下作业量较少,节约材料,使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减少桩体内力;

(3)开工之前需要对坡体稳定性进行评估,确定边坡稳定状况,评价地质模式,参考加固方案,结合各方面资料最终确定;

参考文献:

[1]詹良通,李鹤,陈云敏,D.G.Fredlund.东南沿海残积土地区降雨诱发型滑坡预报雨强-历时曲线的影响因素分析[J].岩土力学.2012(03);

[2]刘超,娜仁高娃,李帅.鹤大高速公路江源段路基滑坡治理措施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16(03);

论文作者:程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1

标签:;  ;  ;  ;  ;  ;  ;  ;  

公路滑坡段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探讨论文_程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