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视角下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路径分析_软实力论文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路径分析_软实力论文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路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服务质量论文,路径论文,实力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4)06-0009-05

      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基于国家间的竞争提出了“软实力”概念,时至今日,实践发展与学术研究均表明,软实力不仅仅存在于国际政治领域,而且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1]。作为软实力的下位概念,“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则包括文化凝聚力、文化吸引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影响力,其是一国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成分。毋庸置疑,从古至今,通过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努力,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得以不断打造并在国际舞台上渐具吸引力、竞争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尤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历史性转折点。

      作为体育文化软实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软实力对城市发展与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城市公众的幸福安康提供文化氛围和精神支持,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进步提供动力源泉。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日益打造,可有效提升城市的对外辐射力,塑造城市的形象与魅力,增强城市的影响力,而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则是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软实力打造的重要载体。因此,基于文化软实力视域,探讨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的路径,既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实际行动,又能为建设与完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2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

      2.1 提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文化的影响力

      许多国家、地区、城市和组织等均将扩大文化影响力作为增强实力、提高地位和赢得竞争优势的极为重要的战略举措[2]。同样,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作为由大众体育文化催生的公共行为,在深受城市文化影响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各个领域。相对其他体育公共服务而言,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因其自身的公共性、社会性、福利性、自主性、广泛覆盖性和享有服务公众的多样性等特征,促使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文化的影响力正成为城市现实社会生活的迫切需要。“影响”是指对别人的思想或行动起作用,而“影响力”就是左右他人认识或行为的能力,即对他人的“认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能够产生合目的性的控制。”[3-4]无论是对整个社会、公众群体还是公众个人,公共服务无疑都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所拥有的内在特征和固有功能,即公共服务文化影响力。我国城市公共服务发展实践表明,无论是邮政、电信、移动、民航、铁路、供水、供电和供气等服务,还是公共环境服务(公共垃圾处理、公园利用、公共卫生管理、气象信息发布等)、公共科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等)、公共医疗、公共交通以及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已对我国民众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已经完全离不开上述系列公共服务,尤其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公共文化事业(公共文化建设与传播、电视广播文化、图书馆文化、博物馆文化、电影话剧文化服务和文化下乡服务活动等),其社会文化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系列文化活动在让社会大众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其自身也逐渐根植于老百姓的灵魂深处。在社区公共服务发展方面,不同专业领域的社区公共服务,如公共卫生、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安全、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抚恤救济、青少年服务、老年人服务、残障人及其他弱势群体服务等,已在社区生活中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相对而言,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仍未像其他社区公共服务一样成为全体公众的生活必需品,社区各类体育产品和服务在供给过程中,呈现出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和可好可差等局面。鉴于此,重塑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文化的影响力,使其深入人心,且被广大公众普遍接受,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覆盖所有城市社区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广泛提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使城市公众享受体育场(馆)设施服务、体育活动组织服务和体育健身指导服务等的基本权益得以合理实现,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同样也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如何加快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服务活力和服务实力,进一步提升其文化影响力和引导力,应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普遍提供内容丰富、品质优良和供需相当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极力满足全体社区公众多元化和层次化的体育需求,将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样也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升自身文化影响力的根本出发点。

      2.2 提高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响应效率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由文化事业所建构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产业所形成的文化辐射力及影响力所共同形成的,体现的是一座城市强大的精神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文化影响力和文化生产力[5]。而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软实力是指城市社区体育文化事业在公众体育需求日益增长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自身的价值体系并形成社会普遍承认的体育文化吸引力、体育文化影响力、体育文化凝聚力、体育文化创新力和体育文化融合力,进而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其以人的生存权利、生命质量、健康幸福以及城市社会的和谐公平为终极目标。由此可见,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软实力既有利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形象的塑造,又能体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文化对城市社会生活的影响和感召。鉴于此,我们认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形象的塑造主要体现在其服务质量的整体改善及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上,而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响应速度和响应效率的提高则是其文化软实力打造的核心要素。如同一家知名企业或公司拥有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一样,其服务是否满足顾客各类需求将直接影响到该企业或公司的社会口碑和可持续发展。同理,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响应速度和响应效率等文化品质与内涵,对公众满意度的产生也将起到重要影响作用。所谓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响应速度是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者在向公众提供各类体育产品和服务时,其供给行为是否及时和快速,即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速率。而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响应效率则是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者在向公众提供各类体育产品和服务时,是否满足公众各类体育需求及是否高效满足,即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效率。

      一方面,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响应速度强调既定时间点向公众提供各类体育产品和服务的快速性和适时性,其主要是针对公众日常性体育健身锻炼生活中需及时得以满足的一些体育服务,如较为新颖且为大多数公众所喜好并认可的大众健身操、广场舞和武术健身项目等能得到及时普及,又如社区内较少开展的体质健康测试和运动健康讲座等的适时开展。实践中,为了提升公众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服务提供者必须具备雪中送炭式的服务精神,更须做到对公众有求必应、及时反应和快速提供体育服务。另一方面,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响应效率强调单位时间内向公众有效提供各类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其主要是针对公众日常性体育健身锻炼生活中广泛和大量需求的一些体育产品和服务,如经常或一定时间段内开展的体育健身活动(每天晚上进行的广场舞、室内集中开展的乒乓球运动和社区体育文化节等)的高效组织,此类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必须做到简化活动组织流程,削减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如此一来,不仅节省体育活动组织的人力和物力,节约服务提供成本,而且会提高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效率,即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体育场(馆)设施和一定数量服务人员支持下,使更多数量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得以尽可能地提供。鉴于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特点,需特别指出的是,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良好的响应效率在积极引导和吸纳广大公众参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时将有着深远意义,因为及时响应和高效响应既能激发和提升广大公众参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热情和兴趣,还能使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文化品质和服务形象得以现实提升,最终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全面切实提升。

      2.3 积极引导和吸纳广大公众参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

      针对当前我国公共服务的主要问题以及责任政府的基本要求,转变传统的政府角色,建构全新的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已成为中国政府行政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从整体上拓展并畅通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积极组建公共事务协商议事机构,完善公共事务的公示制度、听证制度、信息咨询制度和民主参与制度等,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要求[6]。实践表明,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和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庞大分支,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要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其中。无论是从公众参与广度还是公众参与深度来看,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公众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不亚于其他领域的公共服务,这从我国目前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及其实际参与程度、体育志愿者的参与频次和参与广度、大量长期活动在群众体育事业一线的民间体育组织及热心大众运动健身活动的草根体育人士的数量和服务程度等均可以看出。2012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同志的讲话对全民健身活动给予了高度关注,他明确指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要不断总结与推广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经验,动员和引导更多的优秀运动员、体育科研人员、体育教师和健身指导员等深入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共同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参与形式,大致可以分为“政府推动型”“精英主导型”“公众自治型”三种类型,政府态度、信息质量以及参与者自身能力等因素决定了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效果[7]。毋庸置疑,公众参与是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高效建设和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必然趋势,同样也体现了民主化和科学化理念。首先,公众参与是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基石,公众参与将有利于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类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者明确其所提供的各类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是否符合公共需求的方向和是否能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其次,公众参与将有助于减少和克服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失灵现象,有效避免决策失误,进而提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提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社会影响力,最终提升公众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再则,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倘若将公众视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线人”或“卧底”,那么,公众参与无疑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所提供的一切体育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均能实施实时监督,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提供者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提供行为起到制约作用,形成集广泛性、有效性和常态化于一身的科学化社会监督机制,及时制止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不作为和走过场式等现象的出现与蔓延,进而提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公信力,最终提升公众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最后,公众参与能有效弥补各类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者供给服务资源不足的缺陷,从而进一步提升公众参与服务的有效性。

      然而,如何积极引导和吸纳更多公众高效参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将是当前乃至今后长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包括国家及地方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以及体育社团和协会组织等在内的部门或机构,应及时树立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科学观,尽早完成服务管理理念的变革与转型,尽快完善公众参与服务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而从微观层面来看,应健全体育公众参与服务的机制,增强公众参与服务的意识,降低公众参与服务的成本,拓宽公众参与服务的渠道,增加公众参与服务的机会,尊重公众参与服务的主体地位,承认公众参与服务的社会价值,弘扬公众参与服务的优良美德。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公众参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兴趣、能力、水平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公众参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最终使之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相辅相成。

      2.4 主动营造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良好环境

      有关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价值解析的观点认为,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之一,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基础和提高服务效率的重要推动力[8]。社会体育组织具有独立性、自愿性、专业性、草根性和公益性等特点,而实践证明,适度地将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交由社会体育组织进行管理和运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模式。社会体育组织独特的效用不仅在于其能向社区公众提供众多体育产品和服务,且能在服务供给过程中承担一些政府部门和体育行政部门无需做、不宜做或做不好而交由市场组织又不能行之有效完成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事务,其还可通过自身自然运行对其内部各分支组织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甚至还可对其自身以外的部门或组织(如国家及地方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和市场组织等)形成适当的竞争环境,从而间接提高其他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质量或水平。

      当前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体制不顺,主要表现为:在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和建设中,尚未理顺体育公共服务、体育社会服务和体育市场服务三者间的关系,体育公共服务的服务主体和服务范围未能得以清晰确定,结果造成保障型体育公共服务和发展型体育公共服务无明显界线,有时甚至将体育公共服务完全推向市场,进而出现其“被市场化”的不良现象,或者干脆将体育公共服务“名正言顺”地演变成商业化服务,以市场盈利为基本法则和最高目标,不断扭曲体育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内容等[8]。而体育行政部门在一定程度上仍依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陈规旧习,思想保守致使其对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式仍不够重视,甚至在理解上仍存偏差,与社会体育组织的意愿也存在很大差距,结果直接导致政社不分和管办不分等局面的长期存在[9]。②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机制不畅,主要表现为:政府扶持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长效化机制未建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机制不稳固、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监督评价机制尚未形成。③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社会体育组织功能专门化不够、社会体育组织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强和社会体育组织整体组织化程度不高。除此以外,我们认为,在参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活动中,由于社会体育组织的身份深陷困境,导致其合法性缺失;由于社会体育组织的自治性不强,导致其独立性欠缺;由于社会体育组织运行的社会资本存量不足,导致其信任缺失与资源缺乏;由于社会体育组织运作的资金受限,导致其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低下。总之,从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机制、体制、能力、合法性和独立性等来看,我国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

      毋庸置疑,我国政府各界及体育学界应尽快正视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中社会体育组织有效参与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消解社会体育组织的参与困境,极力营造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良好环境。鉴于此,我们认为,首先,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的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尽快转变行政管理观念,正确认识和定位长期参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社会体育组织的地位和功能,即社会体育组织作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主要的、具体的组织者、操作者和运作者,其理应承担政府管理城市社会、城市社区和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部分职能,这种观念将对今后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等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等产生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其次,各级政府应科学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及时调整政策供给状态,制定促进社区内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政策。当下我国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政策研究已严重滞后于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实践,且现有的政策支持处于相对失衡状态,而社会体育组织本身的力量积蓄和执行水平在现阶段仍难以从外围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支持系统的革新。因此,有效消除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政策供给的两难境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级政府尤其是体育行政部门应及时运用政策工具,对相对失衡的政策支持状态进行主动调节,以避免失衡状态的连续积累效应出现,积极制定促进城市社区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合理政策,为社会体育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尽快完善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树立社会体育组织自然产生的包容意识和宽容意识,解除社会体育组织健康成长的各种不正当限制,拓展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有效空间。同时,各级政府及体育行政部门应逐步建立健全治理制度,以增强对社会体育组织行为监管的力度。除此以外,政府在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应增加对非营利和微营利性的体育健身休闲俱乐部等机构的财政支持,并日益完善政府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委托和购买机制,逐步开创依托社会民间资本来生产和提供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良好局面,最终实现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有效提升。

      2.5 优化与提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人员结构和业务素质

      体育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体育活动当中共同积淀的一种理念、价值和规范[10]。可见,人是体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同理,人在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软实力打造上的载体作用仍是主导力量。因此,优化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是提高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社区体育场(馆)设施服务、社区体育活动组织服务和社区体育健身指导服务可谓是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三驾马车,是服务的核心要素。良好的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组织服务和体育健身指导服务离不开人的主动参与,而服务人员良好的服务素养(热情、谦和、细心和忠诚等)与娴熟的服务技能(体育健身技能功底扎实、体育健身技能传授方法科学、体育健身指导与沟通交流能力强、体育活动组织能力出众和运动健康理论知识丰富等)是向广大公众提供各类体育产品和服务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高效运行和优质服务的有力保障。众所周知,与其他公共服务有所不同,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人员队伍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服务人员类型也丰富多样。广义上,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人员包括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中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效力的行政领导和工作人员、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分管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工作人员、社会学和体育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专家、各类社会体育组织及其成员、各类市场体育组织及其成员、各类企事业单位体育组织及其成员、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民间草根体育组织及其成员、体育志愿者和部分公众等,上述服务人员因工作职责和具体分工等不同,分别从事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法规制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安排部署、项目设计与申报、财政预算与支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组织、体育健身指导、体育文化建设、体育人才队伍培训和日常事务管理等[11]。狭义上,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人员主要是指常年活动在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一线,且负责社区内体育活动组织和体育健身指导的相关人员,主要包括各种级别的(国家级、国家一级、国家二级和国家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组织的负责人及其成员、各类企事业单位体育组织的负责人及其成员、民间草根体育组织的负责人及其成员、体育志愿者和热爱全民健身事业且自愿参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热心公众等人群。而我们在探讨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人员结构和素质优化问题时,其服务人员主要是特指狭义上直接从事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人员,该类服务人员的人员结构和业务素质是影响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水平或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影响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敏感因子。

      体育强国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实践中,一方面,需不断完善体育人才使用、竞争和激励机制,营造人尽其才的和谐环境;另一方面,需注意拓宽用人渠道,优化体育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培养和发展新生力量[12]。因此,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者尤其是该服务的基层提供者,应努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体育健身技能较扎实、体育健康理论知识较丰富、体育活动组织能力较强和体育服务职业素养良好的服务人员。首先,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应不断招聘吸纳体育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高水平退役运动员和健身俱乐部教练等组织管理型和健身指导型人才,不断优化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人员结构。其次,体育行政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应建立健全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人员的岗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在岗管理等体系和制度,加强服务人员法制观念、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基本服务素养的教育与培育,不断提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力争打造一支服务岗位相对稳定、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以及专业服务和兼职服务协调搭配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人员队伍。最后,通过一定的政府行政手段、街道及居委会聘任制度和社会体育组织交流合作方式等,促成体育明星、金牌运动教练员、知名体育学者和极具影响力的健身教练员等走进社区和服务社区,身体力行弘扬体育文化和指导公众健身。凭借众人之力,逐步优化与提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人员结构和业务素质,进而不断培养广大群众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人员的信任感,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

      3 结语

      提升文化软实力视域进程中,未来城市发展定将以文化软实力展现其竞争力与亲和力。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作为魅力和谐城市的显性要素及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其质量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注入文化软实力元素,注重以体育精神为核心的体育文化凝聚力、以体育文化传播为核心的体育文化辐射力和以体育文化品牌为核心的体育吸引力等打造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文化,不断提升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文化品质和服务质量。

标签:;  ;  ;  ;  ;  ;  ;  ;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路径分析_软实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