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论文_张彩宁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论文_张彩宁

张彩宁 岐山县凤鸣镇五里铺小学 722400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获方法,习得能力,为其持续发展提供方法、学力支撑。

【关键词】新课标;课堂教学;语言文字;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5-065-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出台已有一年多了。如何践行课标精神,在新理念的映照下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每个小学语文教育人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和孜孜不倦地追求。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奠基学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源于较强的语文素养,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重要的是听说读写,这四样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下面,我谈谈如何进行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为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注重基础,关注学生学习起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形成并消化知识。这种建构、消化,就需要学生要有良好的消化接受系统,即与新知识很接近“最近发展区”,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基于学生教学,注重基础,关注学生学习起点。

(一)注重预习,让学生有准备地进入学习

注重预习,这是新课标要求,也是课堂教学的本应回归。它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得的学习方法的实践运用,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识的动态历程。课堂教学就是检验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化解预习困惑,也为下次预习提供方法、学力支撑。现行教师都比较注重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并明确提出预习要求,让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有目的地自学。上课时,以检查学生预习入手,在检查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起点。这样基于起点的教学既真实又踏实,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以生为本。如教学《献你一束花》时,我就巧妙地以预习作为导入的突破点:先检查词语的读音,再提高难度进行词语听写,选择“沮丧”一词,并请一位学生写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然后一起点评“丧”字好在哪儿,相机出示“奔、寺”等词找字体间架结构的规律,继而得出“两竖相遇错开写,相互礼让才好看。”的规律,以点带面,让学生通过“丧”字了解了此类间架结构字的书写规律。

(二)运用儿歌,让识字教学富有童趣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其中的重要任务。但很多教师识字教学方法简单,形式单一,就是教师教、学生读的教学模式一惯而终,学生学得疲惫厌倦,感到压力重,记不住,写不对。那么,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是我们践行新课标精神必须应该破解的教学难题。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特别是随文识字,并运用儿歌进行,使识字教学不再死板而富有童趣。如教学《会走路的树》一课时,采用了多形式的随文识字法,板书课题时,先让学生说说怎么记住“路”字,再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足字旁的字,把相同偏旁的字归归类,进行复现巩固,帮助学生记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学“奇”字:从小鸟的疑问入手,我随机概括:看到不熟悉的场景就想问,这就是——?生齐答:“好奇”。教师马上在黑板上板书“奇”字,并出在课件上出示儿歌:一个字真奇怪,“大”字变小,“捺”变“点”,“可”字一横要拉长,别让“大”字掉下来。在齐唱儿歌中,学生既掌握了“奇”的字形,又了解了“奇”在文中的意思!继而我又引导学生说说在哪儿见过“奇”字,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渗透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理念。

二、言意兼得,关注文本表达特点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作者、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学生要通过理解文本,了解文本的表达特点,学以致用。如我在学校教研活动看到一位老师执教《桃花心木》时,先引导学生通过浏览的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种树人的奇怪做法;继而抓住重点词句探究种树人奇特做法的原因,感悟种树人回答的真正含义,体会种树人表达的妙处;接着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内容,触动心灵,利用课题练习,进一步领悟文中的道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再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借事喻理。又台教学《荒芜了的花园》一课时,教师牢牢抓住文本的写作特点——对比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联系花园以前的美丽感受现在的荒芜;抓住文中“青蛙”和“蟋蟀”前后心情的变化,体会它们从满怀期待的欢喜,到希望破灭的悲哀,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为理解文章寓意作进一步铺垫;最后回顾全文,体会作者在一次次地对比中揭示寓意。在教学中,始终把握“理解内容”与“体会写作方法”两条线索进行,二者彼此交织,相得益彰;最妙的是指导学生学习使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进行续写寓言故事。执教老师们将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做到了巧妙地融合,做到了言意兼得。

三、读写结合,关注语言文字运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可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语文教学常抓不懈的重点所在,我们应把之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以读写为载体,以能力提升为目标,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如我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让学生通过对比,反复朗读,边朗读边想像画面,重复感受有孩子的时候花园的美丽可爱,没有孩子的时候花园的冷清萧条,感受巨人的花园冬天时候的冷清与寒冷,由此感受巨人的孤独。在课的升化练习设计时,先让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与文本直接对话。在对话中发现语言规律,体悟文本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来抒写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去写自己印象中的春天。坚持读写结合,在朗读中理解、体会语言文字,在写中拓展、运用语言文字,这样既有学的过程,又有用的过程,学以致用,效果自然会彰显。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价值诉求,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核心目标,着重培养听说读写技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获方法,习得能力,为其持续发展提供方法、学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2011版)。

[2]孔令文、吴恺、耿骞,精细控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网络,2009.4。

论文作者:张彩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论文_张彩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