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施工中,近年来房屋渗雨渗水成为施工方和业主的常见纠纷问题。而房屋建筑的渗漏因部位不同,引起渗漏的原因也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做好预防措施。有些建筑部位即使保证了良好的施工质量,仍然会出现渗漏问题,这就有可能是施工设计环节出现了问题,需要仔细查找原因,优化施工设计,减少建筑渗漏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筑工程要想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就一定要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因素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渗漏问题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此,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充分重视起来,及时的采取相应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有效的解决建筑工程渗漏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1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渗漏部位分析
1.1外墙的渗漏
外墙的渗漏多出现在墙面及砌筑体与混凝土结构拉结部位,通常是由于裂缝的原因,使得水能够通过裂缝渗入。外墙体的施工质量对于外墙的防水防渗性能影响较大,在砌筑施工过程中,水泥砂浆起到粘结砖的作用,如果采用干砖垒筑,则会将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吸走影响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而砂浆摊铺的饱满度不够,则会在灰缝中形成缝隙,不平整墙面的造成抹灰时砂浆摊铺的厚度不匀,薄处易干裂。砌筑体与混凝土结构之间采取的拉结措施不到位,则会使无法有效连接形成缝隙,如拉结筋的设计施工、框架梁与墙顶的斜砌处理等施工,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缝隙。窗体与墙体的连接密封性不好,或者建筑发生形变,使窗体与墙体脱离而出现渗漏情况。
1.2屋面的渗漏
屋面的渗漏原因多种多样,现浇板屋面会因为在浇筑时预埋件或钢筋变形上移而形成的渗漏点,如预埋的吊灯接线盒,极容易出现渗漏情况。混凝土现浇屋面的厚度相对来说较薄,振捣时混凝土极容易出现振捣不充分的情况,在屋面的局部会有强度较弱的部位,如采用的缝波纹瓦的瓦缝正好在此部位,则瓦缝的积水会逐渐侵蚀,并造成渗漏。柔性屋面特别容易被刚性物件损坏,如太阳能热水器的支架,如果不进行包裹,在持续的载荷下极易贯通屋面而造成渗漏。
1.3地下室渗漏问题
在建筑结构体系中,地下室始终最容易被忽视的位置,因此,此位置渗漏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导致地下室位置渗漏问题的原因很多,如管道质量不合格、管道填埋效果不佳、填埋位置不当等问题,都容易埋下隐患,进而使得水流进入到地下室,进而导致地下室发生严重的渗漏问题。
1.4卫生间渗漏问题
在整个建筑体结构中,卫生间是用水最多的区域,且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防渗位置。在卫生间渗漏问题上,导致渗漏问题的原因较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若卫生间管道敷设不科学、敷设不当,极易导致管道发生破裂,进而会造成严重的渗漏现象;第二,若卫生间的管道受到巨大的压力或遭遇堵塞时,进而会出现水路回流现象;第三,通过对建筑结构体中卫生间管道分布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卫生间的管道纵横交错,且会形成交叉性管网,在水管的衔接处时常会发生漏水问题。通过分析,了解到卫生间渗漏问题发生很大程度与人为因素有关,主要卫生间的利用率高,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是施工操作中的难点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要点
2.1外墙的防水防渗
在进行外墙的施工时,填充墙的砌筑应当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保证不漏填,不出现瞎缝,随时检查平整度,发现有凹凸起伏立即修整,提前对砖材进行浇水湿润,防止干砖吸走水泥砂浆中的水分而影响墙体的质量。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的拉结,应按要求采取必要的拉结措施,拉结筋的分布不要过疏,保持在50cm左右,钢筋探入墙体内的长度应提供足够抗拉性能,至少50cm,拉接缝及时补平,依照拉接缝的情况可以加置加强带,进一步防止拉接缝渗漏,预留足够的墙顶斜砌空隙,并过半个月后再进行斜砌施工。抹灰时应当多次的抹灰,反复找平,保证抹灰层密实平整,并在抹灰前进行墙面的彻底清理和淋湿,消除毛刺和粉尘,填堵施工孔洞、密封穿墙管线的缝隙。外墙面的外凸设施应合理的设计坡度,使水向外流。
2.2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对于屋面渗漏现象,必须要结合建筑屋面的实际情况,对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合理性的规范。在建筑施工以前,要给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让施工人员都能够具备足够的防水防渗施工意识,从而强化防水防渗技术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就是要选择质量比较好的防水材料,充分考虑屋面材料的热胀冷缩现象,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避免。最后就是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规范施工过程,要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的,再有就是要注意混凝土浇筑问题,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力度从而使得混凝土足够密实,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屋面渗漏现象的发生,在施工结束以后,相应的施工单位还一定要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以真正确保建筑施工质量。
2.3卫生间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为避免发生房屋施工防水防渗问题,应从施工阶段着手,做好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严格规范很是关键。在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控制管道与设备的安装质量,加强对管材、配件与设备元件质量的严格管控,结构施工时,土建部门应参与其中,进而开展管道预埋与预留施工。给水管道施工完毕后,需要及时开展水压试验,试验时的压力要是正常运行时压力的1.5倍。安装完排水管后,需要开展通球试验,而卫生间相关洗涤设备施工完毕后则需要开展盛水试验。为增强卫生设备的防水效果,还应在卫生间墙面、浴缸、冲淋区域设置防水层,以增强防水防渗效果。
2.4对地下室进行防渗漏处理的施工技术
为了巨大居住面积,再建筑时,地下室建设越来越受欢迎。但是因为地下环境比较潮湿,所以比较容易发生墙体渗漏问题。所以在修建地下室时,应该有要加强地下室的防水层的设计防止地上环境潮湿导致地下室的渗漏问题,加强地下室的防渗漏设计,做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选择适合的施工原料。
2.5墙体裂缝防渗处理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物建筑施工中,因为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施工技术的有限,建筑物经常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裂缝现象。受到建筑物地理环境的影响出现墙体裂缝现象主要是因为地理环境中地质的质量比较差,就会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地理就会受到土质的影响地基的发生改变,就会影响到墙体的质量,造成墙体出现裂缝问题。墙体出现裂缝问题还有可能是因为施工团队在施工的时候,没有对建筑的原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施工原料质量差也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墙体出现裂缝就会出现墙体渗漏现象,影响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所以在以后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应该要提高墙体的强度,注意使用原料的质量。并且要对墙体定时进行检查,对其中的裂缝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出现墙体渗漏问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着重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几条防渗漏施工技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渗漏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为了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相关施工单位应当对防渗漏施工技术认真的进行分析和运用,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覃发转.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4(5):83-84.
[2]张少春.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中华民居,2014(18):256-256.
[3]张洪.对高层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4(21):74-74.
论文作者:李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墙体论文; 屋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渗论文; 地下室论文; 卫生间论文; 裂缝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