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文华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文华

日照天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 日照市 276800

摘要:伴随现代社会与技术协同发展,很大的提高了建筑施工工艺,明显的提升了施工材料的质量,同时新型结构的诞生,我国建筑的趋势向大跨度与大体积的方向发展。高支模在建筑施工中属于最长使用的施工要点之一,理论体系和施工手法较为成熟,应用范围较大,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安全使用性能,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因此,对于此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运用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为相对较高的作业面搭建牢固的、支撑性好的模板,这种技术使用的主要层面就是高空作业层面。在高层建筑的高支模施工环境中大部分使用都是四米以上的支架,在搭建的过程中把垂直纵向的剪刀支撑架搭建在支架的周围,这样一来,高层建筑建设施工的高支模的承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因为当今主要是建层高、跨度大的建筑工程施工,所以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需要和依赖使得高支模施工技术成为高层建筑施工的最的主要技术之一。但是又因为高支模施工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等优点,一方面可以促进高层建筑的顺畅施工,有效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以很好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所以,高支模施工技术已然成为跨度大、建层高的建筑工程施工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要求

2.1梁模板

首先,倘若跨度在4m以上,模板需起拱且起拱高度应为全跨度的1/‰-3/‰左右。为避免对梁模板施工质量产生干扰,应将起拱高度控制在3cm以内。其次,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流程安装梁模板,科学设置底模中心线,并通过拉通线,对底模进行校正,确保它居于水平位置时,安装侧模时应与底模呈直角,以使梁模板更加稳定、安全、可靠。第三,搭设梁底支撑架时,应将梁的支撑架同柱、板、墙等支撑架连成一体,使其作为整体存在,提升高支模系统的安全性和整体稳定性。

2.2顶板施工

顶板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支模施工质量及效果,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顶板施工操作过程中,要对板面的标高和楼板厚度等基础施工数据进行实测复核,并全面核对阳台、卫生间板面下沉高度等,并以此为依据,全面完成顶板板面的铺设工作,最大程度保证顶板施工质量,为后续各工序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墙柱模板

墙柱模板施工时有特定的要求,高支模施工是需先行浇筑墙柱混凝土,以保证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对超过一定规模的高大模板还需采取抱柱等措施将整体支撑系统和浇筑完的柱子相联接,以提高整个高支模体系的整体稳定性,以免在浇筑混凝土时,受荷载干扰发生移位,从而对高支模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或者发生安全事故,甚至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及后期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3.1针对工程实际情况作出科学设计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高支模施工之前,必须要先有科学的优化搭建设计,这是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首要条件。当然要进行设计,就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其一,设计之前,必须精确定位梁线位置,再以水平控制线为基准点,确定轴线与梁线是否相互平衡,确定二者的相互位置之后,需要在梁底的位置搭建好顶架,这样有利于后续工作的持续开展和推进;其二,科学安装楼面模板,就此就需要加强梁板的稳固性,即增强对梁板的捆绑率,使梁板之间的相互联系大大增强,强化梁板整体的稳固性。还有如果实际情况需要,还可以使用混泥土对梁板进行浇筑,这样梁板的稳固性会更高,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保证。

3.2高支模的搭设

第一步,需要对支撑架的有效承载能力进行综合准确的计算,保证架体结构可以满足称重标准,要求相关设计工作人员根据架体基础实际情况完成纵、横距离之间的有效控制;第二步,通过对框架剪力墙的有效设置保证架体的安全稳定性,根据计算出来的参数结果,完成水平支撑体系,科学有效的进行搭接连接,使用旋转扣件进行固定。第三步,对支撑水平杆进行科学设置。在既定步距的基础上,设置双向水平杆,并且促使扫地杆、水平杆实现有效对接,保证满堂支撑架应在支架的四周和中部与结构柱进行刚性连接。

3.3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的要点

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自身的弹性模量会因为间歇时间太长而变的过高,进而约束会变得过大,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而混凝土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带动着原有表面的温度一同升高,这时的混凝土虽已浇筑完成,却因间歇时间过短,其自身的散热被影响,乃至于会是其表面与内在的温度差值突破极限,造成裂缝的形成。所以,要使混凝土达到符合施工质量的标准,需要对间歇时间的进行合理选择,且提高其浇筑工艺水平,提升混凝土质量。施工人员在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时,要着重看待实际强度与混凝土的强度属性差值,确保混凝土符合标准,所以薄层浇筑在混凝土浇筑的进程里是最常被使用的,它可以防止冷缝的出现,还可以使层间的间歇时间得到合理的控制。

3.4高支模技术模板拆除要点

因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在完成建筑工程主体施工环节以后,一定要及时拆除模板,以备下一次安装。再进行具体的拆除环节中,一定要做好重要的环节处理,保证实现对支架做到可持续利用:第一,严格把控模板的拆除时间。在拆除模板之前,需要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做好实地勘察工作,以建设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和混凝土自身的使用强度作为拆模的参照物,通常情况下,只有达到以下几个条件才能进行拆模工作,梁和板之间的距离大于8m,运用的混凝土达到80%左右,周围的混凝土保持100%的强度,才可以进行拆模;第二,拆模要严格遵守施工顺序。在准备拆模的环节中,一定要提前清理好施工现场的脚手架设备和四周围的杂物,在拆模的时候安放警示牌,只有参与施工的人员才能到到场,旁人免进;第三,合理处置支架拆料。相关的施工操作人员对稿制模的支架完成拆除工作以后,应该及时做好被拆除下来模板有关的构件检查工作,仔细进行检查,及时修补出现破损的地方,紧接着把构成元件分门别类的依次摆放。

3.5高支模施工的验收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已经成为整个工程中强有力的支撑体系,可以有效辅助其他施工操作环节,当所有的流程完毕之后,还要做好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检验工作,需要再一次核查高支模的支架和衔接位置的契合度,以相关部门出台的规范标准进行核对,如果发现不合格的情况,需要做好返工重建工作,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论

高支模施工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施工技术要点及安全控制措施都应当得到充分地重视。在能够对施工安全性做出保证的情况下,逐渐将各种类型技术要点完善起来,并依据施工设计图纸当中提出的要求完成各项工作,才可以让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性质量及安全性得到保证,促使建筑物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让我国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升,最终也就能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梅亚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排架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8(04):64-65.

[2]丁耀湘.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5):4-5.

[3]李帅毅.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2):190.

[4]雷立,党永军.渐伸式圆弧结构高支模施工技术[J].建设科技,2018(01):107-108.

论文作者:李文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文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