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若干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唐一[1](2020)在《棚改货币化安置推高了地价吗? ——基于地级市土地出让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棚户区改造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棚改货币化安置推动了棚改项目进程。土地作为重要的经济要素,对于地区经济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化安置政策对土地市场的影响具有重要性。本文通过理论机制和数理推导分析的研究方法,得出货币化安置政策与原先的实物安置相比,会使得城市住宅新增需求减少,非住宅的其他用地需求增加,从而影响土地市场的需求和价格的结论。通过实证检验,研究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对土地出让尤其是住宅土地出让价格和数量的影响。首先,利用LSDV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对住宅、工业、商业用地出让情况的影响;其次,对于住宅用地,在区域层面进行异质性分析;最后,利用门槛模型分析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情况下政策的非线性影响,并通过分位数检验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发现,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供给方面,对住宅用地面积无显着影响,对工业和商业用地面积有显着正向影响;土地成交情况方面,对住宅土地价格有显着负向影响、对工业和商业用地价格无显着影响,对土地成交面积均有显着正向影响。二、存在区域异质性的影响,环渤海、中西部地区相比其他地区土地成交面积的正向影响作用更为显着,土地成交价格的负向影响作用更显着;东北地区有所不同。三、存在地区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层面的门槛效应,除了人口规模小于127万的中小城市以及人均GDP高于14万元的发达城市存在棚改货币化安置会对住宅土地成交价格产生正向显着作用,其他城市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对于住宅土地成交价格为负向或是无显着影响,不会引起地价的抬升。基于研究结论,本文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启示和思考:一、合理供应土地结构,培养工业、商业、住宅多层次土地需求;二、因地制宜制定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实际需求,精准开发棚改项目;三、完善住宅用地供给制度,通过科学的需求预测,做出合理的供应计划,避免造成供地结构的不合理分配。
秦韩[2](2020)在《成都市商业地产土地供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的快速扩张,商业与地产快速融合,商业地产行业得以蓬勃发展。成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最有活力的城市,具有高度发达的商业。近年来,成都的商业地产行业突飞猛进,知名房企均在成都有项目布局,各种商业地产项目鳞次栉比般的开工建设,持续过热的投入导致项目过多、项目空置率较高。在这样的现状下,土地供给作为商业地产的基础,其变化将直接影响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土地政策是国家和各级政府一直以来最主要的宏观调控工具之一,其对商业地产行业的影响巨大,如何在保证商业地产行业活力的同时,还能更有效的推动土地资源利用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讨。所以,深入研究成都市商业地产土地供给存在的问题,对政府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对地产企业选择地块推动项目建设,以及对行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土地供给具体作用于成都市的效用,分析土地供给对成都市商业地产市场的影响及成效,具体研究如下:首先,分析各国(地区)研究成果,对土地供给理论深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商业地产行业相较于欧美国家起步较晚,整体发展从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东南亚国家借鉴吸收诸多经验,逐步形成目前的商业地产格局和现状;从土地供给的角度分析,各国学者对政府通过土地供给调控地产行业的效果评价不一,各有理论贡献。但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土地供给对地产行业有着本质深刻的影响。其次,在相应背景和理论的分析基础上,对成都市土地供给的供给总额、供给价格、供给结构、供给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商业地产发展迅速,但区域内土地供给不平衡导致商业地产局部发展失衡,造成商业地产项目过剩、部分商业地产项目空置率过高等问题。最后,进一步就成都市土地供给对商业地产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政府政策、规划选址、经营、人才培养、市场趋势等方面从土地供给角度对成都市商业地产市场发展提出良性建议。土地供给是商业地产发展的核心要素,要实现商业地产项目土地利用最优化、土地经济价值最大化,需从土地供给的总量、价格、方式、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证并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在具体地块的土地供给上与实际结合、量体裁衣,从更开放的土地政策入手,加强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监管,重视运营和人才培养,标本兼治推动成都市商业地产更好更快的发展。
王欢[3](2019)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城乡二元建设用地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各地自发的和政府推动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开启了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历史进程。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以上现实背景,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问题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界定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logistic实证分析法、层次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考察了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揭示了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架构、运行机制、收益分配及风险防控。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规定。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统一交易的市场,包括以下四层涵义:一是建设用地所有者平等参与土地市场的市场准入机制,实现了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能对等;二是统一、高效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释放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市场调节功能。三是城乡建设用地相关主体的利益共享机制,保证了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主体在收益共享权利、收益共享机会以及收益共享规则上的平等性;四是适度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最大程度地促进建设用地资源的优化配置。(2)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由割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首先,城乡建设用地在法律制度、产权安排等方面的不对称性是制约当前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根本原因。其次,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还面临着主体障碍和市场约束。其中,主体障碍包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主体认知与入市意愿低;市场约束则表现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价格形成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不规范,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成本高、风险大以及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市场市场限制较多。(3)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架构主要由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规则、交易程序、交易平台所构成。在此基本架构中,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权”为原则,在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下,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功能,同时在政府监督和管理下,促进建设用地市场的规范有效运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城镇规划区内采取“实物交易+指标交易”和城镇规划区外采取“指标交易”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建设用地交易模式,用以解决由于土地的空间性以及位置的固定性造成的建设用地供需不匹配的问题。(4)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土地价格形成机理。以效用最大化理论为基础,引入讨价还价因子,将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双方的主观偏好(风险规避系数)和客观能力(讨价还价能力)区分开来,并纳入同一模型,探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中的土地交易价格的形成机理。不难发现,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言,其风险规避系数越高,讨价还价能力越低,土地的成交价格就会越低,反之亦然。为了提高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运行效率,应该在成立专门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机构,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讨价还价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城乡建设用地交易平台和交易中介在信息传播上的重要作用,并辅以政府信息供给的主要责任,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获取成本,形成较为公平合理的土地交易价格。(5)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条件下的土地收益分配。根据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认为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的原因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增值、农地转用增值、供不应求增值、规划管制增值、外部辐射增值等。得出相应的分配原则是:(1)由农村集体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带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绝对地租必须全部归农民集体所有;(2)由地块经济条件、交通状况、资源分布的差异造成的级差地租I的分配顺序应该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地方政府>用地单位;(3)由农村集体、政府和企业在同一块建设用地上追加投资改变该土地的生产效率而产生的地级差收益Ⅱ的收益分配顺序应该为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用地企业。(6)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风险评估与防范。从指标层看,加剧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风险、农村宅基地失去社会保障的功能的风险、国家对土地管理失控的风险、利益分配不公平的风险、降低房价的风险等五个指标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较大。从准则层看,降低政府管理效益的风险、侵害农民利益的风险、消弱国家宏观调控的风险、冲击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和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风险的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为0.3437、0.3184、0.1522、0.1236、0.0621。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系统风险的评估值为0.44,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在整体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控制在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李鹏程[4](2018)在《中国政策变迁的多源流分析 ——基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的大转型阶段,社会的快速变化要求公共政策也随之调整,因此,有必要加强政策变迁的研究。多源流理论被认为是研究政策过程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近来国外政策变迁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并基于中国的国情,对多源流理论进行修正,以建立一个更加符合我国政策变迁现实情况的多源流框架。然后,运用这一改进后的框架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这一典型的中国政策变迁实践进行分析,考察这一政策变迁的过程,这同时也是对修正后的框架所做的检验。对框架的修正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政策源流内部的概念变量进行扬弃,去掉了“未来约束条件的预期”这一概念变量,同时对约束性条件进行了丰富,并关注不同政策之间的竞争给政策变迁带来的影响;二是对政治流中的概念变量加以补充,增加部门利益概念变量与央地互动概念变量;三是突出政策企业家的地位,强调“高层驱动”因素对政策变迁的关键性作用。修改后的框架可以表述如下:问题流(由指标,焦点事件以及反馈构成),政策流(由政策方案,约束性条件以及政策竞争构成),与政治流(由政府换届、公众舆论、利益集团、中央与地方的互动以及部门利益构成),平时独立运行,在机会窗口打开时,由政策企业家将经过一段时间软化的政策方案与政策流、政治流相结合,从而实现政策的重大变迁。研究发现,修正后的多源流框架对于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变迁具有较好的解释力,能够比较清晰的展示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过程中,以高层政治领导人为代表的政策企业家在政策之窗开启时,抓住机会,将问题流、政策流以及政治流结合起来,促成了此次宏观调控政策的变迁。可以肯定的是修正后的多源流框架与国内政策变迁的实践更相契合,能帮助我们较好地理解政策变迁的动因,也可以为政策实践者更好地推动政策的转换提供借鉴。
许金华[5](2015)在《土地宏观调控背景下的黔中经济区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政策自2003年上升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作为城镇空间的物质载体,土地宏观调控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城镇空间的发展和结构组织。2009年贵州省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后,作为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对本省城镇空间发展指导作用的调整与补偿,贵州省出台的土地政策为引导城镇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从黔中经济区城镇空间发展特征来看,2009年以前主要是以中心城市建设为主导的空间发展格局,2009年以后城市、县城、建制镇的建成区空间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拓展;2009年以来,随着交通用地供给增加,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空间联系加强;各市州在中心城市-一般县级供给分配的差异下呈现三类城镇空间发展特征;各市州均以工业拓展为主,且在空间布局上呈现与城镇空间分离状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变化、耕地质量、交通流量、城镇化率、产业结构、人均建设用地、工业能耗等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综合指标,对黔中经济区当前的城镇空间特征可以评价为:1)大量的土地利用并没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人口集聚效益,人口城镇化远滞后于土地城镇化;2)基础设施的优先供给强化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对于城镇群的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3)各市州由于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方面优势的差异,供地比重与分配欠缺平衡性与科学性,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现象;而随着县级单元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土地供给的合理分配与集约利用愈显重要;4)产业园区盲目扩大规模,高能耗、高污染及产业类型同质化现象严重,且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优质生态本底和山地城镇特色。基于国家土地政策在继续深入推进土地出让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更加关注城乡建设用地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也对城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和用地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结合土地政策发展走向,提出黔中经济区的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引导城镇空间健康发展;提高基础设施协同建设;突出城市差异化发展需求;推进产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土地政策在黔中经济区的实施现状,提出黔中经济区土地宏观调控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为引导城镇空间发展的实施保障。
刘历[6](2014)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问题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认为近三十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自2010年底开始,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经济及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房价与高物价,通胀压力巨大等。宏观调控作为我国市场经济调节的重要工具,起到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维护物价稳定、保障就业和保持了国内外收支平衡等作用。2003年开始,中央政府创造性地将土地政策参与到宏观调控中,并逐渐达到了与财政、货币政策等调控政策同等的高度。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研究土地政策如何参与宏观调控,并作用于宏观经济运行,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国家掌握着一级土地市场的供应权,因此放在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第一位的是土地供应政策,本文所提到的土地政策,亦多为供应政策。政府的土地供应政策对宏观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运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在第一章从研究背景开始切入,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明确本研究的框架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三章以广州市为例,梳理了广州市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演变,并着重分析了广州市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及深层次原因。第四章阐述了发达国家与地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经验与启示,最后一章结合新型城镇化大背景,提出了广州市提高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有效性的相关建议。本文在现有国内外有关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研究实践,力图通过研究广州市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州市提高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有效性的相关建议,为改进和完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提供经验借鉴和路径选择。
张晴,金丽国,蔡为民[7](2013)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国外的研究中虽没有明确土地政策对一国宏观调控的作用,但也指出政府必须对土地市场适当干预以避免诱发经济问题。国内研究理论指出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是调控的运行机制不完善,绩效评价系统不明确,相关的实证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符合中国国情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调控评价机制,进行调控实施动态评价是将来的研究重点。
单志鹏[8](2013)在《在宏观调控中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作为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有着明显的优势。由于土地政策既可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又能直接决定开发成本,因此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的一种必要手段。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土地供应量调控、土地供应结构调控、土地供应方式调控、土地供应价格调控、区域土地政策调控和土地收益分配调控等。本文主要以揭示土地供应量、土地供应价格、土地供应方式和土地供应结构等四项土地宏观调控手段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为目的,分以下九章进行研究: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对土地宏观调控进行概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框架体系、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国内外可借鉴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述评。第三章理论研究,分析宏观调控的动因和理论以及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理论依据。第四章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并分别从政策依据、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三个方面总结国家近几年出台的各项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第五章分析土地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通过构建Panel Data模型就土地供应量对房价及房屋供应量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得出当年的土地供应量对房价有负影响,上一年的土地供应量影响房价和房屋供应量,两年前的土地供应量影响房屋供应量但不影响房价,完全依赖增加土地供应量来降低房价可能收效甚微。第六章分析土地供应价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采用全国及长春市分季度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通过对房价和地价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房价是地价的格兰杰原因,房价的上涨会带动地价的上涨;而地价不是房价的格兰杰原因,但地价作为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房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第七章分析土地供应方式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阐述土地供应方式的变革,并分析招、拍、挂土地供应方式对土地价格及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得出招、拍、挂土地出让方式并不存在推动地价上涨的内在机制,实行招、拍、挂土地供应方式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第八章分析土地供应结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主要从土地供应的产品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土地供应结构政策的出台增加了保障性住房的开发量和投资额,但对抑制房价上涨影响不大;从土地供应结构上调整住宅的供应结构,是解决房地产市场结构失衡的有效手段。第九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丁静[9](2013)在《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及其政策涵义》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站在宏观经济调控的角度,将土地出让政策变量引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的研究尚不多见,缺乏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出让政策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系统性框架,土地出让政策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探索引入土地出让政策变量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其政策涵义对于理论上确立土地出让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土地出让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这一命题的提出为研究背景,从国民收入循环的视角界定了土地出让金的性质,提出了引入土地出让市场的四部门经济体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及其核算恒等式,在主流宏观经济学经典的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和IS-LM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1)从权力来源上界定了土地出让金的性质。土地出让金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国家土地所有权通过土地出让制度在经济上获得的实现,但实质上是政府凭借强势地位,通过设计农地征收制度和城市土地市场化交易制度等获取土地增值收益。这种增值收益的获得,是以国家拥有的及国家赋予地方政府的规划权、土地储备权、征收权和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等为制度杠杆的,简单说就是国家利用公权力汲取的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增值收益。(2)通过对我国GDP核算体系的追踪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在收入法核算GDP时未考虑土地要素租金收入,导致目前我国收入法核算出的GDP比其实际值小。目前理论界对GDP核算中如何处理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是视土地出让金为土地租金,第二种是视土地出让金为租约价值。比较支撑两种观点的理论及其技术可行性方案,本文认为第二种观点,即将土地使用权出让交易视同一般特许权使用费购买,仿照加拿大1993SNA以前对土地和地下资产核算的处理方法,在投入产出表中虚拟一个土地使用权出让产业部门,并计算其产出增加值。这种核算方法能更好适用中国土地使用权批租出让制度和目前中国企业会计上对土地使用权核算采取的实际做法。(3)在主流宏观经济学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循环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历史抽象研究方法,将土地出让市场从其他要素市场剥离出来,提出了引入土地出让市场的四部门经济体国民收入循环图及核算恒等式。(4)在主流宏观经济学经典的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和IS-LM模型基础上构建了适应当前我国国情的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土地出让金收入与税收一并支出,对国民收入决定的作用机理近似,即土地出让金收入相当于国民收入的漏出量,对国民经济具有紧缩效应;土地出让金支出相当于国民收入的注入量,对国民经济具有扩张效应。(5)在对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时,做了以下数据修正:1)将土地出让金收入视为产出增加值计入GDP核算中,即:实证研究中使用的GDP数据为将统计年鉴中报告的GDP数值与土地出让金收入之和;2)利用GDP平减指数剔除物价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6)使用结构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相关参数的估计值及均衡国民收入方程,进一步分析得到宏观经济政策乘数。结果表明土地供给、货币供给、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经济政策变量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分别为0.0120、0.1144、3.0918和1.0774。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对国民收入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正效应乘数为0.0185,负效应乘数为-0.0064,综合乘数效应为正,为0.0121;货币供给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要都比主流宏观经济学经典模型中的乘数要大。(7)继续简化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探索土地出让金收支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出让金支出增加基础货币量,对货币供给的效应为正;土地出让金收入会减少基础货币量,对货币供给的效应为负。土地出让金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净效应视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而定。(8)继续简化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假设条件,效仿政府预算平衡乘数,探索土地出让金收支与财政政策的关系。理论上列出了土地出让金收支预算平衡乘数值,且其值大于等于1,表明土地出让金制度本身具有顺经济周期的性质,加大而不是熨平了经济波动。(9)在土地出让金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第二财政,,普遍事实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省域数据对土地出让金与GDP的空间关系进行探索,得出如下结论:1)土地出让金与当地GDP的比值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降低;2)利用OLS和SEM模型估计的省域经济增长模型结果表明土地出让金对产出的弹性系数要低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一般预算内公共支出;3)利用GWR模型估计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来源的资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分布呈空间差异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土地出让政策的空间分析提供了依据。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土地出让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系统性框架,包括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传导工具,明确了土地出让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地位,并从需求总管理角度提出了土地出让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叶子[10](2013)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机制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宏观调控是我国应对市场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工具。宏观调控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有效维护了物价的稳定、充分保障了居民就业和保持了国内外收支平衡。2003年开始,中央政府创造性地将土地政策参与到宏观调控中,与其他传统宏观调控政策一起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土地政策直接参与宏观调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国外的学者由于土地所有制和市场体制的差异,对该问题没有进行全面的研究。国内学者自2004年以来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背景、机制和绩效进行了深入详尽的研究。但是,截至目前尚未形成普遍公认的理论解释框架。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关的指导理论仍有待学术界研究解决。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机制这一层面对该课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定义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概念,即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土地政策及相关政策,通过对土地市场和其他相关市场的干预,来引导和调控其运行,以实现宏观经济健康、平稳、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我国当前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几大任务,提出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目标(总体目标、长期目标、近期目标和即期目标)和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主体及对象。其次,关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分析总结了以下七点相关理论:土地供需均衡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地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与产业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再次,本文重点构建了当前我国的土地政策体系,分析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机制。本文构建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土地供给机制的政策体系、土地利益分配机制的政策体系和中央政府监督机制的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机制框架,重点论述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和反馈机制。最后,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本文在省一级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进行回顾分析和评价。在回顾了2004年至2012年安徽省相关的土地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2004年至2011年安徽省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行评价。从土地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实践效果来看,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有效地保证了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抑制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约束了工业的粗放生产和经营,推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结构调整。但是,当前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缺乏多种政策手段的协调运用,土地政策的主线作用不甚明显,调控手段仍以行政手段为主,调控效果未能完全达到预期。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二、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若干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棚改货币化安置推高了地价吗? ——基于地级市土地出让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棚户区改造政策背景 |
1.1.2 政策梳理 |
1.2 研究方法、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研究方法及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土地要素相关理论述评 |
2.1.1 地租理论 |
2.1.2 新古典土地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1.3 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 |
2.2 宏观调控与土地市场 |
2.2.1 宏观调控对于土地市场的意义 |
2.2.2 不同宏观政策对土地出让的影响 |
2.2.3 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2.3 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与房地产市场的研究 |
2.3.1 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对房地产市场的意义 |
2.3.2 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与商品房价格 |
3 理论机制与假设 |
3.1 理论机制分析 |
3.1.1 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对土地供给的影响机制 |
3.1.2 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对土地需求的影响机制 |
3.2 数理推导 |
3.2.1 货币安置情况的消费者最优选择 |
3.2.2 实物安置情况的消费者最优选择 |
3.2.3 货币安置和实物安置的消费者最优选择对比 |
3.3 研究假设 |
4 实证分析 |
4.1 计量模型 |
4.2 变量来源及选取 |
4.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4 棚改货币化政策对土地供给的影响 |
4.4.1 住宅用地供给情况 |
4.4.2 工业用地供给情况 |
4.4.3 商业用地供给情况 |
4.5 棚改货币化政策对土地成交情况的影响 |
4.5.1 住宅用地成交情况 |
4.5.2 工业用地成交情况 |
4.5.3 商业用地成交情况 |
4.6 住宅土地出让情况的非对称影响 |
4.6.1 城市人口规模的门槛效应 |
4.6.2 城市经济水平的门槛效应 |
4.7 稳健性检验 |
4.7.1 区域异质性分析 |
4.7.2 分位数检验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启示与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成都市商业地产土地供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境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土地供给基本理论概述 |
2.1 土地供给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理论基础 |
2.2 土地供给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机理分析 |
2.2.1 土地供给政策的调控机制 |
2.2.2 土地政策调控的主要工具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都市商业地产土地供给的现状 |
3.1 成都市土地供给政策梳理及商业地产调查设计 |
3.2 成都市商业地产土地供给的现状分析 |
3.2.1 土地供应量的现状分析 |
3.2.2 土地供应价格的现状分析 |
3.2.3 土地供应方式的现状分析 |
3.2.4 土地供应结构的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都市商业地产土地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4.1 成都市商业地产土地供给存在的问题 |
4.1.1 供求不平衡、去库存压力大 |
4.1.2 整体规划有待加强、商业布局局部失衡 |
4.1.3 供给地价持续增高 |
4.2 以政策之视角分析成都市商业地产土地供给存在的问题 |
4.2.1 需持续深化商业地产结构性改革、控制增量、盘活存量资源 |
4.2.2 区位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市县具体商业政策应有差异性 |
4.2.3 政策需张弛有度、连续稳定,调控入市企业,聚集优势资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都市商业地产土地供给的对策及建议 |
5.1 形成更开放的商业地产土地政策 |
5.1.1 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 |
5.1.2 稳定商业地产供应总量,抑制地价波动 |
5.1.3 根据商业地产用地需求情况,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 |
5.2 商业地产土地供给需规划先行 |
5.2.1 建立商业地产规划制度 |
5.2.2 健全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前的监督、管理、审查体系 |
5.3 商业地产项目经营与开发同等重要、品牌运营比纯销售重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国家、四川省及成都市有关土地供给的相关法律法规 |
附录二:成都市商业地产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设计 |
(3)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相关研究的总结与评价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的创新点 |
1.5.2 主要的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市场 |
2.1.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
2.1.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土地产权理论 |
2.2.3 土地市场理论 |
2.2.4 地租地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 |
3.1 城市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
3.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探索与试验 |
3.2.1 从法律的禁锢到政策的松动 |
3.2.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态:由改革试验区例证 |
3.3 我国现行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存在的问题 |
3.3.1 市场运行机制被扭曲 |
3.3.2 农民利益被损害 |
3.3.3 助长土地财政与土地寻租 |
3.4 本章小结 |
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制约因素 |
4.1 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法律困境 |
4.1.1 集体建设用地法律性质定位不清 |
4.1.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规划方面法律缺失 |
4.2 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制度缺陷 |
4.2.1 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主体不明确 |
4.2.2 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期限不明确 |
4.2.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配套制度不健全 |
4.3 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主体障碍 |
4.3.1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 |
4.3.2 农民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认知不足 |
4.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市场约束 |
4.4.1 集体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不规范 |
4.4.2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不规范 |
4.4.3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市场限制较多 |
4.5 本章小结 |
5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架构与主要模式 |
5.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5.1.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基本目标 |
5.1.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指导原则 |
5.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架构 |
5.2.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架构解析 |
5.2.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主要内容 |
5.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主要模式 |
5.3.1 城镇规划区内采取“实物交易+指标交易”模式 |
5.3.2 城镇规划区外采取“指标交易”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6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运行机制 |
6.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供求机制 |
6.1.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供求主体决策 |
6.1.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供求均衡调节 |
6.1.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供求机制的构建 |
6.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价格机制 |
6.2.1 土地价格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 |
6.2.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 |
6.2.3 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论的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理 |
6.2.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价格机制的构建 |
6.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竞争机制 |
6.3.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市场结构 |
6.3.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竞争机制的表现形式 |
6.3.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竞争机制的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7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条件下的土地收益分配 |
7.1 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的形成 |
7.2 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原理 |
7.2.1 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主体 |
7.2.2 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原理 |
7.3 典型试点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实践 |
7.3.1 政府参与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比较 |
7.3.2 集体经济组织参与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比较 |
7.3.3 需求主体参与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比较 |
7.3.4 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用途规定的比较 |
7.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
7.4.1 政府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收益分配 |
7.4.2 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之间的收益分配 |
7.5 本章小结 |
8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风险防范机制 |
8.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风险因素识别 |
8.1.1 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风险 |
8.1.2 削弱国家宏观调控的风险 |
8.1.3 冲击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
8.1.4 侵害农民权益的风险 |
8.1.5 降低政府管理效益的风险 |
8.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指标评估 |
8.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2.2 判断矩阵的构造 |
8.2.3 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
8.2.4 指标层风险因素对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的综合权重 |
8.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等级评估 |
8.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8.3.2 确定风险等级 |
8.3.3 对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的评估 |
8.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
8.4.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事前风险防范机制 |
8.4.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事中风险防范机制 |
8.4.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事后风险防范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与发展的保障措施 |
9.1 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法律规则体系 |
9.1.1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分类标准 |
9.1.2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登记制度 |
9.1.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规划体系 |
9.2 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价格体系 |
9.2.1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地价评估体系 |
9.2.2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制度 |
9.2.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最低限价制度 |
9.2.4 建立城乡统一的地价公示和地价申报制度 |
9.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收益分配机制 |
9.3.1 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指导性规定 |
9.3.2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税费体系 |
9.3.3 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多样化收益分配方式 |
9.3.4 规范相关主体的土地增值收益的使用方向 |
9.3.5 弱化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 |
9.4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服务体系 |
9.4.1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平台 |
9.4.2 构建多元化的城乡建设用地金融服务体系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研究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中国政策变迁的多源流分析 ——基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问题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目标与内容 |
(四) 研究框架 |
(五) 研究方法 |
(六) 创新与不足 |
二、中国政策变迁研究的多源流框架 |
(一) 多源流理论的内涵 |
(二) 多源流理论的适用性 |
(三) 多源流框架的修正 |
三、土地宏观调控的多源流理论解析 |
(一) 土地宏观调控概述 |
(二) 土地宏观调控的问题源流 |
(三) 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源流 |
(四) 土地宏观调控的政治源流 |
(五) 土地宏观调控的多源流耦合 |
四、结论与讨论 |
(一) 结论 |
(二)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土地宏观调控背景下的黔中经济区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1.6 相关概念 |
2 国内外土地宏观调控与城镇空间发展的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土地宏观调控的相关研究 |
2.2 土地政策与城镇空间相关理论 |
3 土地宏观调控对贵州省城镇空间的作用机制 |
3.1 国家及贵州省土地宏观调控回顾 |
3.2 土地宏观调控对城镇空间的作用方式 |
3.3 土地宏观调控对贵州省城镇空间的作用效果 |
4 土地宏观调控对黔中经济区城镇空间发展的影响 |
4.1 研究范围基本概况 |
4.2 土地宏观调控下的黔中经济区城镇空间发展特征 |
4.3 基于土地宏观调控下的黔中经济区城镇空间特征的评价 |
5 土地宏观调控下的黔中经济区城镇空间发展对策 |
5.1 城镇空间发展的引导措施 |
5.2 城镇空间发展的实施保障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6)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问题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
2.1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经济学理论 |
2.1.1 生产要素理论 |
2.1.2 地租理论 |
2.1.3 土地供需均衡理论 |
2.1.4 丁伯根法则与蒙代尔法则 |
2.2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分析 |
第三章 广州市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及深层次原因 |
3.1 我国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进程 |
3.2 广州市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演变及分析 |
3.3 广州市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广州市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 |
3.3.2 影响土地政策有效发挥的深层次原因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及地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经验与启示 |
4.1 日本的土地调控政策 |
4.2 韩国的土地调控政策 |
4.3 新加坡的土地调控政策 |
4.4 香港的土地调控政策 |
4.5 启示 |
第五章 广州市提高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有效性的相关建议 |
5.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构建土地调控政策的体系 |
5.2 重点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增强调控力度 |
5.3 引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5.4 重视土地政策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加强监督机制 |
5.5 加强与金融、货币等政策手段配合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7)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意义 |
二、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 国外可借鉴相关研究进展 |
1. 国外对土地政策可借鉴研究进展 |
2. 国外对土地与经济增长可借鉴研究进展 |
(二) 国内可借鉴相关研究进展 |
1.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
2.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在机制研究 |
3.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内容和手段研究 |
4.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 |
三、总结与展望 |
(一) 完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研究 |
(二) 丰富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机制研究 |
(三) 加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绩效评价研究 |
(8)在宏观调控中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概述 |
1.3.1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含义 |
1.3.2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总体框架 |
1.3.3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的传导机制 |
1.3.4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施手段 |
1.4 框架体系和研究方法 |
1.4.1 框架体系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可借鉴的相关研究进展 |
2.1.1 土地与经济增长研究进展 |
2.1.2 土地市场研究进展 |
2.1.3 土地政策与房地产市场关系研究进展 |
2.1.4 国外研究述评 |
2.2 国内可借鉴的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进展 |
2.2.2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在机制研究进展 |
2.2.3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内容的研究进展 |
2.2.4 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绩效研究 |
2.2.5 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与房地产市场关系的研究 |
2.2.6 国内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研究 |
3.1 宏观调控的动因和理论依据 |
3.1.1 宏观调控的基本动因 |
3.1.2 影响总供求变化的因素分析 |
3.1.3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 |
3.1.4 实现总供求平衡的宏观调控理论 |
3.1.5 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调控策略 |
3.2 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理论依据 |
3.2.1 土地的生产要素理论 |
3.2.2 区位理论 |
3.2.3 土地资产理论 |
3.2.4 土地产权理论 |
3.2.5 特定体制背景和发展阶段下的特殊选择 |
第4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及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
4.1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 |
4.2 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分析 |
4.2.1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背景 |
4.2.2 我国近几年出台的土地政策 |
4.2.3 我国采取的重要土地政策工具和手段 |
4.3 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特点 |
4.3.1 注重短期调控与长期调控的结合 |
4.3.2 土地调控主要从供应角度入手 |
第5章 土地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效果分析 |
5.1 土地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模型构建 |
5.1.1 土地供应量与房价的模型构建 |
5.1.2 土地供应量与房屋供应量的模型构建 |
5.2 土地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面板数据检验过程简介 |
5.2.2 模型的选择 |
5.2.3 土地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检验结果 |
5.2.4 土地供应量对房屋供应量的影响检验结果 |
5.2.5 检验结果分析 |
第6章 土地供应价格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效果分析 |
6.1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探讨 |
6.2 地价与房价的计量检验 |
6.2.1 平稳性检验 |
6.2.2 协整检验 |
6.2.3 因果关系检验 |
6.3 地价与房价的计量检验结果 |
6.3.1 全国地价与房价计量检验结果 |
6.3.2 长春市地价与房价计量检验结果 |
6.3.3 地价与房价计量检验结果分析 |
第7章 土地供应方式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效果分析 |
7.1 土地供应方式的变革 |
7.1.1 土地供应方式政策的变革 |
7.1.2 全国土地供应方式结构的变化 |
7.1.3 长春市土地供应方式结构的变化 |
7.2 招拍挂土地供应方式对土地价格影响分析 |
7.2.1 招拍挂土地供应方式对土地价格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
7.2.2 招拍挂土地供应方式对土地价格影响的经济解释 |
7.3 招拍挂土地供应方式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分析 |
第8章 土地供应结构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效果分析 |
8.1 土地供应结构调控政策概述 |
8.2 土地供应结构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模型解释 |
8.3 土地供应结构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分析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及其政策涵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索引 |
图索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1 本文所涉及概念的界定 |
1.3.2 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3 论文的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土地经济学中的土地价值理论 |
2.1.1 土地价值的定性理论进展 |
2.1.2 土地定价理论进展 |
2.2 土出让金的性质评述 |
2.2.1 土地出让金的经济属性 |
2.2.2 政府收取土地出让金的权力来源 |
2.2.3 土地出让金的分配理论 |
2.2.4 土地出让金的经济功能 |
2.3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和土地政策 |
2.3.1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2.3.2 土地政策 |
2.4 土地出让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 |
2.4.1 土地出让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机理研究 |
2.4.2 土地出让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2.5 文献述评及研究切入点 |
2.5.1 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 |
2.5.2 研究切入点 |
3 土地出让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土地出让金性质的界定 |
3.1 土地出让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实施程序 |
3.1.1 土地出让制度的历史演变 |
3.1.2 土地出让制度的实施程序 |
3.2 土地出让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的国际实践经验 |
3.2.1 美国早期国有土地出让制度 |
3.2.2 英联邦储国地区的土地出让制度 |
3.2.3 香港的批租制 |
3.3 土地出让金的性质的界定 |
3.3.1 土地出让制度中介入的公权力 |
3.3.2 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 |
3.3.3 土地出让金性质的界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土地出让交易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依据与方案 |
4.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指标及核算统计方法 |
4.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和主要指标 |
4.1.2 GDP的核算统计方法 |
4.2 关于土地出让交易纳入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两种观点 |
4.2.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土地使用权资产属性的界定 |
4.2.2 观点之一:土地使用权交易是无形非生产性资产的“买卖”行为 |
4.2.3 观点之二:土地出让金是土地所有者获取的财产性收入 |
4.2.4 对两种观点的评述 |
4.3 国际相关案例的处理做法及其经验总结 |
4.3.1 频谱的移动电话执照 |
4.3.2 特许权使用费的处理 |
4.3.3 R&D资产分类改变及其处理 |
4.3.4 经验总结 |
4.4 我国GDP核算体系对土地使用权出让(购买)的处理方法 |
4.4.1 我国GDP核算的统计实践的历史演变 |
4.4.2 支出法GDP核算的统计实践及其对土地使用权购买的处理 |
4.4.3 生产法GDP核算的统计实践及其对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
4.4.5 地土地出让交易未纳入GDP核算的现状及其历史合理性 |
4.5 土地出让交易纳入GDP核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案 |
4.5.1 土地出让交易纳入GDP核算的必要性 |
4.5.2 土地出让交易纳入GDP核算的两方案技术可行性比较 |
4.5.3 本文将土地出让交易纳入GDP核算的方案 |
4.5.4 此方案下的土地出让金与生产税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5 引入土地出让市场的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循环图及恒等式 |
5.1 抽象分析研究方法简介 |
5.2 主流宏观学四部门经济体系的国民收入循环图 |
5.2.1 四部门国民收入的经济活动简述 |
5.2.2 四部门经济体系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 |
5.2.3 四部门经济体系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的作用 |
5.3 我国四部门经济体模型引入土地出让市场的必要性与依据 |
5.3.1 我国土地出让市场剥离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必要性 |
5.3.2 我国土地市场剥离其他生产要素市场依据 |
5.4 引入土地出让市场的四部门经济模型 |
5.4.1 土地出让市场在四部门经济体系的收入流量循环图 |
5.4.2 引入土地出让市场的四部门经济体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 |
5.4.3 引入土地出让市场的四部门经济体的恒等式 |
5.5 本章小结 |
6 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
6.1 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6.1.1 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6.1.2 IS-LM模型的推导及其经济涵义 |
6.1.3 IS-LM模型的政策乘数效应 |
6.2 IS-LM模型运用于中国经济的已有实证研究结论及其经验 |
6.2.1 IS-LM模型运用于中国经济的已有实证研究 |
6.2.2 传统IS-LM模型对中国经济的不适用性分析 |
6.3 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的构建 |
6.3.1 土地出让金是土地出让政策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的关键变量 |
6.3.2 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构建 |
6.4 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 |
6.4.1 模型的假设条件 |
6.4.2 内生变量方程的设定情况说明 |
6.4.3 模型的整体设定 |
6.4.4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说明 |
6.4.5 估计方法及估计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乘数效应及其政策涵义 |
7.1 引入土地出让金的IS-LM曲线 |
7.2 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的政策乘数 |
7.3 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的宏观政策传导机制 |
7.3.1 土地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政策涵义 |
7.3.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政策涵义 |
7.3.3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政策涵义 |
7.4 本章小结 |
8 基于中国实践的土地出让政策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初步梳理 |
8.1 中国土地出让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 |
8.1.1 法律基础和制度优势 |
8.1.2 顺应我国社会转型之需,实现资本积累 |
8.1.3 弥补传统宏观调控手段不足 |
8.1.4 土地出让政策具有反经济周期性 |
8.2 土地出让政策宏观经济调控框架的梳理 |
8.2.1 土地出让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的最终目标 |
8.2.2 土地出让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的中间目标 |
8.2.3 土地出让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及其传导机制 |
8.2.4 土地出让政策宏观经济调控框架体系图 |
8.3 土地出让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的地位 |
8.3.1 土地出让政策与市场土地配置的关系 |
8.3.2 土地出让政策与国外土地政策的异同 |
8.3.3 土地出让政策在总供给管理中的作用 |
8.3.4 土地出让政策在总需求管理中的作用 |
8.3.5 土地出让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的地位 |
8.4 土地出让金支出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绩效评价 |
8.4.1 支出结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8.4.2 与其他来源资金相比,土地出让金产出效率低 |
8.4.3 土地出让金分布空间不均衡 |
8.4.4 土地出让金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空间差异性突出 |
8.5 从总需求管理角度提出土地出让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建议 |
8.5.1 设计差别土地税率,引导土地合理利用 |
8.5.2 土地出让金收入实行空间转移支付制度 |
8.5.3 建立土地出让制度的平稳经济波动机制 |
8.6 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9.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机制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1.4.2 本研究不足之处 |
2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概念界定与任务目标 |
2.1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
2.2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任务 |
2.3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目标 |
2.3.1 总体目标 |
2.3.2 长期目标 |
2.3.3 近期目标 |
2.3.4 即期目标 |
2.4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主体和对象 |
2.4.1 主体 |
2.4.2 对象 |
3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3.1 土地供需均衡理论 |
3.2 社会再生产理论 |
3.3 经济增长理论 |
3.4 地租理论 |
3.5 资源依赖理论与产业链理论 |
3.6 交易费用理论 |
3.7 制度变迁理论 |
4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体系构建与机制分析 |
4.1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体系 |
4.1.1 土地供给机制的政策体系 |
4.1.2 土地利益分配机制的政策体系 |
4.1.3 中央政府监督机制的政策体系 |
4.2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机制分析 |
4.2.1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 |
4.2.2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反馈与预警机制 |
5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以安徽省为例 |
5.1 安徽省概况 |
5.2 安徽省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回顾 |
5.3 安徽省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评价 |
5.3.1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
5.3.2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
5.3.3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 |
5.3.4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对房地产的影响 |
5.4 当前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
6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一些建议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若干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棚改货币化安置推高了地价吗? ——基于地级市土地出让数据的实证分析[D]. 唐一. 浙江大学, 2020(02)
- [2]成都市商业地产土地供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秦韩.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3]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研究[D]. 王欢.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4]中国政策变迁的多源流分析 ——基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经验研究[D]. 李鹏程. 厦门大学, 2018(07)
- [5]土地宏观调控背景下的黔中经济区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D]. 许金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6)
- [6]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问题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D]. 刘历.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7]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研究综述[J]. 张晴,金丽国,蔡为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S1)
- [8]在宏观调控中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研究[D]. 单志鹏. 吉林大学, 2013(08)
- [9]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及其政策涵义[D]. 丁静. 浙江大学, 2013(12)
- [10]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机制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D]. 叶子.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