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时间”中成长-海外华裔青少年读经运动分析论文

“重构时间”中成长-海外华裔青少年读经运动分析论文

“重构时间”中成长
——海外华裔青少年读经运动分析

□ 黄柯劼

摘 要: 本文基于田野调查和访谈,从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成效三方面描述和阐释了海外华裔青少年读经实践中的“重构时间”,从而分析这一教育行为对这群青少年成长的深远影响。文章指出,海外读经实践并非“复古”,而是通过教育过程的社会化功能,拒斥现代社会中标准化和资本化的时间结构,通过重新建构青少年的时间形式,对其成长带来影响。这种行为已超越了基于特定群体的单一意义,在普遍意义上构成了对现代启蒙理性的反思。

关键词: 青少年成长;时间社会学;海外读经

一、导 论

时间是人们组织社会生活的重要依据。社会学学者早已注意到,时间并非纯粹的物理现象,而是在社会生活中被界定的[1]。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中的不同群体,对如何安排生活节奏、如何规划生命历程,因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定义方式各不相同。通过“时间的社会定义”,能够很好地揭示人们生活的变迁和为追求美好生活做出的努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读经教育”在海内外掀起热潮。这一教育模式主要针对青少年,以反复诵读以儒家古代经典为代表的文言文著作为主要教学方法,意在提升参与者的语文能力和道德水平[2]。由于读经教育力求从古代教育制度和典籍中探求教育之道,因此往往被简单视作“复古”甚至“倒退”。现有研究往往集中于对“读经”动机和效果的简单分析,较少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分析其发生机制,从而对于这一运动对参与者带来的意义和造成的结果,也未能充分发掘。如果从时间社会学的角度看,正是对于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参与者的生命时间的再建构,构成了读经教育的最独特之处:读经教育不是在“倒退时间”,而是通过对时间做出多重定义,进行“重构时间”。下文的论述将揭示,这一实践在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成效三方面都挑战着现代社会中形成的时间结构。这种重构时间的努力,代表着个体对自身生命的反思性安排。

本文主要聚焦本世纪以来读经运动的海外发展即“国际读经”实践。“国际读经”兴起于侨居海外的华人中,起源于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文、建立华人认同的动机,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反思。通过重新定义两千年前的“传统”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并重新规划青少年生活的日常时间结构和生命时间结构,国际读经运动建立起了同时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教育实践。本文意在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基于社会学的时间视角,对本世纪以来海外华裔青少年读经运动进行分析,力图展现其内在动力机制,从而基于青少年的角度对现代化社会中一种对抗理性化带来的“异化”、追求美好生活的行为进行阐释。

二、“时间社会学”视角

“时间社会学”代表了一种社会学分析视角,有着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这一学派最早开始于索罗金和默顿,指出时间看似是客观的物理过程,但对时间的认识和运用却受到主体所身处其中的社会结构和情境的影响,并被赋予社会意义[3],从而影响主体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简言之,时间是“社会的产物”[4]。在这一框架下,学者们得以从时间在社会中如何发生的角度,考察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当代时间社会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罗萨认为,“唯有通过对社会加速的理解,人们才能清楚地把握现代化过程的特质”[5]

在社会生活的组织过程中,社会成员的时间安排通过协调、交织,逐渐形成了结构性、整体性的形态(这一形态被称为“时间结构”)[6]。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结构从一开始的顺应自然节奏,逐渐标准化,又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个体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演变为弹性化结构[7]。相应地,随着时间结构的改变,个体在这一时间结构中的行动模式(“时间形式”)从主要服从自然韵律,逐渐走向“普遍的同步性”,又发展成为“有条件的同时性”。同时,社会成员的生命时间结构也由标准化发展为与标准化相结合的弹性化。这造成了现代社会中个体进入劳动力市场和接受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的界限也不再分明。

几个人吃罢饭,西双建议找个歌厅唱一会儿歌。呼伦说唱歌就免了吧都这么晚了。西双就坏笑。呼伦说再说喝了这么多酒。西双继续坏笑,嘴上说再着急这一会儿也能扛过去吧?云梦偷偷红了脸,呼伦拖起西双就走,说,反正你消费。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尽管现代学校教育系统也如上文所述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弹性化,但毋庸讳言,它依然充当了推动社会成员生命时间结构标准化和制度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可以说,青少年通过接受现代学校教育,逐步接受了工业化、标准化时间的支配[8]。在当今时代,教育过程在基于所在社会的时间安排对个体生命时间结构做出规训的过程中[9],更出现了功利性的倾向,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人产生了督促和压制[10]。因此,时间既是分析青少年成长过程的有效维度,也是分析反思性教育实践的有效维度。本研究即是基于个体生命时间形式再造这一视角分析“当代海外读经”,从而揭示这种教育形式对海外华裔青少年的独特影响。

读经教育是一种以大量诵读、聆听中文文言文文本为特点的学习方法。这一教育方式通过大量的输入,能够明显地提高华裔青少年中文发音的标准和清晰程度。同时,如果青少年能够较好地坚持指读,就能自然而然地熟悉那些在经典著作中常见的汉字。然而,对海外家庭尤其是双语家庭而言,即使孩子的读经量上去了,由于缺乏日常的中文应用,中文表达能力并不一定会同步提升。许多家长表示,孩子在海外出生、长大,中文语感天生较弱,如果不在读经之外辅以大量的白话文输入(对话、绘本、听故事),是无法自动实现中文日常交流的;此外,即便通过指读认识了大量的汉字,如果不通过可理解的白话文文本建立起“文字—内容”的有机联系,也不能自动导向自主阅读。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获取材料。由于海外读经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是青少年的家长,因此访谈家长、了解其参与动机和活动安排是了解这一教育实践对青少年影响的第一步。其次,对那些已达到13~20岁年龄的华裔读经青少年,也通过访谈的方式获取资料。再次,通过对读经学堂和读经营进行参与式观察,对参与者在读经实践中的行为与感受也进行了探究。最后,通过历时较长的追踪调查,能够把握参与读经的青少年的变化。

在对读经理念进行系统了解的基础上,笔者于2014—2019年间对海外读经运动发起人、不同国家、不同阶段的参与者进行了多次访谈,对位于德国柏林和汉堡的普通中文学校、读经学堂和读经营也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研究共调查曾经或正在采用读经方法让孩子学习中文的家长(包括读经学堂老师或堂主)38人,其中德国23人,美国13人,英国1人,法国1人;在访谈家长基础上,对每一个读经家庭中青少年接受读经教育的情况,也进行了相应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针对发起者,了解发起读经的原因和过程;针对家长,了解其实践过程、家人态度、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对孩子的教育期望;针对青少年,了解读经过程的感受、中文水平、中国人身份认同和“读经”与其他日常活动的关系。在充分掌握材料后,基于时间社会学视角对实证材料进行编码,以进入进一步分析。

通过对古代私塾教育方式的模仿,海外读经实践打破通常教育实践中的标准化时间结构,重新安排了以华裔青少年为主的参与者和作为教育者的家长的生活状态。这种“重构时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本研究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时空交错中的海外读经实践

海外读经家庭多为生活在以美、德、英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代华人移民。他们所在的地区比中国更充分地接受以启蒙理性为代表的现代性,也更早地进入后工业化。因此,相比国内读经群体,他们对于中西文化差异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现代性后果有更直接和强烈的认知;基于对比,对于中外教育制度的得失,也有自己的判断。因此,他们通过在家庭单元中建立起个体时间形式的交错重构,在西方发达现代社会复兴古代东方教育之“道”。相比地理意义上的跨国迁移,不同时间形式的混杂交织更加值得关注。接下来,本文将从理念、手段和成效的不同方面,对作为教育方式的国际读经实践进行全面介绍和分析。

1.教育理念:放弃“资本化”时间观

现代社会的时间秩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结合,以注重效率、强调产出为重要特点。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时间度量已经“资本化”,本质上依赖于经济意义[11]。换言之,对于行为的评价,往往依赖于投入的时间和产出的可见成果之比。在教育实践中,这种趋势常常体现为对可量化的学习成果的体现,诸如掌握了多少技能、考试的分数高低、是否有利于升学等等。对历经艰辛在海外站稳脚跟的华人移民而言,由于受到生存压力驱动,对子女往往有着更高的期待。在调查中常常看到,许多家庭一开始先被读经吸引然后又放弃读经,是因为对其可能的成效,诸如提高中文水平、增强语文能力、开发大脑潜能等,有巨大的期待,但实践过后发现其投入大、成效小,且难以维持。相反,那些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的读经家长则述及,能坚持读经的人都已超越了对具体目标的期待,而坚守于对人性更高境界的探求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因此,能够坚持读经的家长,已经放下了对资本化的时间观念的执着。正如德国读经妈妈DM22所言:

“读经这件事情绝对是件好事,百分之百是好事。但是,你要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你要付出很多很多,就是你意想不到的。其实,用在读经上的劲你可以做成任何一件事情……比如说我一共耗了那么多时间放在读经上,我要是放在钢琴上,我要是放在孩子的画画上,他的成就早就比读经看得出来大得多得多,就是我们从功利的角度去看,因为这种东西都是可以看到结果,但是读经是看不到结果的。就是,他等于是种下来的种子,你不知道他哪天可以发芽,而且这个发芽就是有可能10岁就可能发芽,有可能20岁,有可能到最后不发芽了。”

上述几位读经家长的陈述中都提到了,他们在读经教育中存有“只问播种,不问收获”的心态。对他们来说,读经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育能产生可见效益的技能,而是为孩子内心埋下向往人性美好的种子。与其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同,今日海外家庭的读经(即使是对那些全日制读经家庭而言),其目的不再是选拔人才、维护社会稳定,而是在反思现代教育体制基础上的补充。这种反思性的补充,从基于时间形式做出的教育手段安排上很好地体现出来。

3.1.1 专属性 取硫酸钠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含硫酸钠0.05 mg·mL-1,使钠离子与硫酸根分离度符合要求。系统适用性图谱见图2。

2.1.2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吞噬细胞功能障碍,致使伤口感染率增加;同时高血糖使巨噬细胞功能受损,创面炎症反应弱,直接导致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胶原蛋白合成减少从而使伤口难以愈合。

因此,从一方面来看,许多家长都同意,要实现中文应用水平的整体提升,还需要在读经之外增加内容。这意味着,要达到和普通中文学校同样的可见的效果,需要付出比后者更多的精力。从另一方面来看,许多家长都表示,通过诵读文言文,孩子的中文语感、记忆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对学习其他外语有所帮助。在学习所在国语文(如英语、德语、法语)时,尽管作为非本国人起点较低,但只要稍加辅助,掌握速度都很快,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国读经妈妈AM13用“唤醒”的概念,详细阐释出她认为读经能通过什么方式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变化:

“我觉得不管他将来有没有什么用,有多大用,因为这是就讲实用主义了,但是我们出发读经不是讲实用主义的,是人性的,讲人性肯定是能唤醒的,但是能唤醒多少,就跟他自己将来的道路有关系了。……但是我觉得,不唤醒的话是不对的。”(问:“唤醒”的具体含义?)“……如果你天天让他讲人之初性本善,或者天天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你告诉知止而后定,我觉得这对他长期以来,他虽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在他心里他会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或者就说用佛家的话讲,你种了种子下去,它还需要阳光,还需要有雨露,那能不能发芽就不知道了。所以我觉得这种就是,你就管播种好了,将来怎么样,确实我们也把握不住,但是人性方面的东西,你是能给他好的就一定给他好的。”

在领悟这一事实以后,对于通过读经想让孩子得到什么,家长明确了自己的想法:儒家学说的核心在于肯定人性本善;因此通过诵读经典,孩子能够接受人性崇高境界的熏陶,为其一生奠定光明的底色。美国读经妈妈AM3表示:

2.教育手段:打破“标准化时间结构”

标准化的生命时间结构被视为现代化的后果,体现在严格按照青少年年龄展开的义务教育制度之中。这一近代以后形成的教育制度,对社会成员的日常时间结构和生命时间结构实施了严格划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通过入学、毕业等一系列制度,将特定年龄阶段的群体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给予其明确身份范畴,并为他们在这段时间内的生涯进行明确安排;二、根据年龄划分学习阶段、科目和教学素材,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并规定应该达到的成果;三、将教育场域划分为家庭和学校,随着日常时间结构也被分为在家时间和在校时间,活动内容和行为规范也被相应分开。

在基于时间结构展开的这三重划分之下,教育者和教育行为被严格划分在不同的时空范围之内;相应地,个体的生命时间结构和日常时间结构也被明确地分成不同部分。在这种分隔造成的教育分工下,老师对孩子实施的教导和要求往往不一定适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家长也难以保证自己努力为孩子建构的价值观不与学校环境产生矛盾。读经教育正是意在克服这样的分隔:首先,在读经实践中,无论读经教育是全日制在家还是与公共学校相结合,基于其理念,孩子不应受到任何外在压力,可以完全按照自身学习节奏来推进;其次,家长能够在相对独立和稳定的空间—家庭—中,主要借助儒学经典,强化对孩子行为规范和生命意义的教育,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帮助孩子建立起稳定的价值观。

1. 由于车辆抖动明显,空气质量和节气门开度一直处于跳变状态,但数据看起来基本正常(奥迪2.0T发动机怠速时进气量为2.4g/s,节气门开度不大于3°),暂时不予理睬。

四是主动协助的开展。在传统意义上,国际刑事合作都是被动的,即基于请求国的请求而开展。鉴于腐败犯罪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危害,《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56条、第18条第4款相继对主动协助作出了明确规定,缔约国如果认为与刑事事项有关的资料可能有助于另一国主管当局进行或者顺利完成腐败犯罪的调查和刑事诉讼程序,或者可以促成其根据本公约提出请求,则在不影响本国法律的情况下,可无须事先请求而向该另一国主管当局提供这类资料。[8]可见,无须基于请求国的事先请求,被请求国亦可主动开展反腐败国际刑事合作。

4.3.2 无机井管理房 对于没有管理房的机井为了安装管控器,需修建管控器保护柜基座,基座基础采用30 cm厚的C15细粒砼砌块石砌筑,铺筑20 cm厚的砂砾垫层石,基座采用机制红砖砌体和C20砼现浇,并在基座中预埋直径为75 mm的pvc接线管和固定链接水表箱的预埋件,基座表面贴天蓝色瓷砖,基座上安装水表箱(尺寸:长×宽×高=60 cm×30 cm×60 cm,用2 mm厚的铁皮焊制),将管控器安装于箱内,电线进行地埋。

第一,强调学习是为了“修身”,须贯穿终生。尽管读经教育也抓“黄金时期”,且海外读经的首要参与者是以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为主要目的的华裔青少年,但家长同样要求参与诵读,且往往诵读的进度必须不落后于孩子,否则既不符合经典中的“修身”理念,家长也无法有效地带领孩子。在海外读经学堂或学习班,家长除了被要求学习读经理念之外,也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读经活动中来。各地许多读经家长通过微信组织起经典共读群,共同学习、相互督促。在这一学习方式中,家长不仅高度参与到读经实践中来,也无形中转变了自身角色,成为尊崇古圣先贤、传播传统文化的坚定行动者。

第二,不把“理解”和“掌握”放在第一位。读经理念强调通过大量阅读来吸收经典内容,更认为青少年在14岁以下不以理解为重。为达到这一目标,可采取胎教、播放录音、父母带读等方法,力求以各种形式尽可能地输入经典著作。因此,在读经实践中,不以理解能力作为区分学习内容的唯一标准,也不会将学习不同内容的青少年截然分开。许多学堂更采取混班教学的方法,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同一教室中分别自学或共读。许多有条件的海外读经学堂也同样秉持这一理念,让不同程度的青少年在一起学习,并相互影响。这种“滴水穿石”的学习方式显然与现代教育制度中“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不一致。这种方式不强调学习技能和理解知识,而是强调在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感染”和“引导”。

第三,通过“在家上学”(home school)建立起一以贯之的价值体系。对于读经实践者来说,读经的终极目标,是让青少年通过全方位接近中国古代先贤的生命状态,树立贯穿终生的、稳定、可持续的儒家价值观体系,找到让内心安定、富足的信念。价值观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必须依靠在青少年成长中持续稳定的输入。在海外,读经学堂的老师或堂主往往就是读经青少年的家长。因此,读经的实践和推广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家读经和在校读经的方式和规范是一致的,对青少年在道德教化、行为礼仪、文化涵养方面的要求也一以贯之。更有许多家庭为了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输入经典,要么让孩子休学一年回国读经,要么和所在国教育当局申请“在家上学”,让孩子离开全日制学校回家读经。在“在家上学”制度已经较为成熟的国家,如美国和英国,读经家庭的相关实践已成一定气候,在先行者的带动下,后来者也层出不穷。

基于理念和手段的分析可知,海外读经教育实践与现代教育制度及其带来的个体时间形式的标准化后果相抗衡。个体时间形式重构的实践不仅聚焦于青少年个体,也影响到以母亲为主的其他家庭成员。随着海外读经实践推进,这一努力早已超越了最开始“学习中文”的出发点,而是以更大的投入,指向更高远的目标:对读经者心性的塑造。

3.教育成效:“只问播种,不问收获”的收获

上文已基于教育理念和手段的不同方面指出,与其他教育模式相比,读经教育对参与者日常时间形式和生命时间形式的安排有明显差异。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体现出参与者对以理性化和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标准化时间结构的反思。下文将呈现读经教育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当中造成的影响。基于访谈和田野调查所得,这一影响分为语文水平、中国人身份认同和人性修养三方面。从这三方面,均能明显看出这一独特时间观带来的影响:重视过程、反思与领悟,不重视具体可见的成果。相应地,“海外读经”在青少年身上产生的作用,也具备相似特点。

(1)语文水平

摘 要:绘本教学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绘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即绘本教学的“1+N”模式,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兴趣与实际需要,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经验,又能培养其观察、想象、思维、表达等能力。

胡适重视每个作为个体存在的“小我”,反对在历史进程或社会活动中无视“小我”的作用,或以任何名义淡漠甚至牺牲“小我”的论点。在他看来,每个“小我”时间都是无穷时间中“大我”必不可缺的一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每个“小我”的生命历程在进化之流中都会留下各种“不朽”,参与影响或构建创造历史的活动。“小我”的一生并非只是来世间空耗了一段与己无关的“时间”。

“我个人并不是希望读经让孩子将来真的怎么样,但是就是希望因为读经给他心灵带来更多的平静,带来更多的支持,最后希望他能够过一个平安幸福、有意义的一生,做一个很普通的普通人,做一个平静、快乐,让身边的人很幸福很快乐的普通人,我觉得这个教育就算成长了。”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文学习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孩子自身学习兴趣的影响。孩子到了七八岁以后,自主意识逐渐加强,如果早期没有养成习惯,父母单方面主导读经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一般来说,根据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海外华裔子弟在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年龄增长,会对自身的中国人身份有越来越强烈的意识,这种意识会导向更强的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的自主动力。在这方面,读经家庭若能在早期大量投入,有助于打下较好的中文学习基础。

与其他中文学习方法相比,读经是投入较多、见效较少的一种。因此,能够将这一方法坚持下来的家长,往往具备较强的动机。这种动机要么来自较强的中华文化认同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较大兴趣,要么来自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往往与宗教信仰相联系。如果家长本身动机不强,但恰好生活在一个读经风气较为盛行的华人圈子中、与读经群体保持紧密联系,借助集体的力量,也能够得到熏陶和辅助,降低了坚持读经的难度。整体而言,无论是依靠家长自身的动力,还是社会环境的力量,读经家庭的孩子从小生活在赞赏传统文化的气氛中,耳濡目染的是家长及其他华人对于经典著作的重视,大部分都发展出强烈的中国人认同,或至少对自身中国人身份有较强的好感和重视。换言之,强烈的中国人身份认同并非读经行为这一因素单独造成的结果。

(2)中国人身份认同

需要指出的是,在海外出生长大的华裔青少年,至少在青春期之前,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和所在国本土居民有何区别,也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本国人”而不是“中国人”。作为家长,如果不分场合地强调自己是中国人,也会造成孩子的困惑。这在读经群体中也不例外。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才开始主动地探究“中国人”身份的意义。到这时,通过读经大量输入的内容才可能产生明显作用。除了主观因素,青少年的中国人身份认同还受到所在国社会环境(多元文化程度、对移民或少数族裔是宽容还是保守、华裔地位、规模与刻板印象)、个人特征(是否在本国出生、国籍状态、生活时间)、生活环境(与其他华裔交往、父母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3)人性修养

杨译:This added fuel to the fire of the old lady's anger.“Who ordered coffins?”she screamed…

对读经参与者而言,无论是家长还是子女,修养“人性”是读经实践的最高目标。读经者所说的“人性”区别于“兽性”,指的是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的永恒追求。读经家庭采取迥异于现代体制化教育方式、对抗标准化时间结构的根本动力,正是对启蒙理性挤压下人之存在与意义的思考。这一探索与西方哲学中“主体性转向”有相似之处:意在通过探索“人真正存在的基础和准则”,对理性主义哲学、其推动的现代性及其知识体系进行反思[12]

那么,通过读经,如何实现对参与者的“人性”修养呢?这并不是一个容易通过访谈和观察得到答案的问题。根据调查中了解的情况,笔者认为,读经家庭(包括家长和孩子)在“日常”和“超越”两方面,即生活行为规范和生命意义思考两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经典的启发。

其一,在“日常”方面,通过诵读儒家经典,读经实践者加深了对其中的道德思想、价值观念的了解和认识。在访谈参与读经的青少年和家长时,都出现了一些对于经典语句启迪人生的自述。相比之下,家长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往往比青少年更为清晰。例如在美国开读经学堂同时教授美国学生读经的AM1指出,通过读经,孩子建立起更好的“孝”的观念:

“读经对我们最大的一个启发,实际上就是,一个懂得孝道的孩子实际上是不存在青春反叛期的,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如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观念)。很自私的想,围绕自己的个人感受,违背父母、老师的教导(的行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可以预防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坎坷,尤其是在为人处世方面。”

其二,在“超越”方面,不同国家的多位家长不同程度地指出,诵读经典增加了自己和孩子对于人生意义的反思。这种思考有助于奠定孩子一生的志向。在读经过程中,父母先于孩子产生了这样的思考,并从经典中得到了回答,从而坚信孩子能通过读经避免自己人生产生困惑。德国读经妈妈DM12指出,她的孩子在读经之后,都有了关于宏大问题的思考:

由图6可知,总体上,HHCB和AHTN的去除率随合成麝香初始浓度的增加先急剧增加后趋于平稳。HHCB在初始质量浓度为150 ng·L-1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84.40%),之后随着HHCB浓度的增加,去除率趋于平稳;而AHTN在初始浓度大于200 ng·L-1后,去除率趋于平稳。

“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还在成长,他们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毕竟年龄还没有那么大。但是他慢慢地会立下自己的志向,我觉得这点从我们家老大身上慢慢能够看出来。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见,他也会问出一些哲学问题,让我也觉得是很难回答,这些如果不读经典的话,我觉得是根本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这一点的话还是取决于,父母和老师怎么样去继续地去引导。因为这个路还很长。”

五、结 语

多位时间社会学学者已在不同程度上指出了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的“异化”状态:在不断加速变动的世界中,时间结构趋向不确定和弹性化,人们越来越难与周围的人和世界产生连接和共鸣[13],进而缺乏自我认同和反思的参照。随着时间节奏日益脱离自然韵律,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脱离当下现实场景,人们因此日益感到孤独和无力,距离美好生活也越来越远。在追寻文化归属感之外,海外华人的读经运动也同时作为现代性及其影响下的教育制度的反思力量存在。这一反思通过对时间形式和结构的重构,鲜明地表现出来。

本文基于田野调查和访谈,从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成效三方面描述和阐释了海外读经的“重构时间”实践。本研究指出,在身处直接接触西方文化的第一线并切身感受现代性的更深入发展阶段之时,读经实践拒斥现代社会中资本化、标准化的时间结构,在青少年身上重新建构出独特时间形式;在青少年的身份认同、人生志向方面,其产生的效果也是深远的。在这一教育实践中,放在第一位的不是青少年的技能增长,而是通过输入经典文本启迪心性。尽管这种重构的时间形式往往只能存在于家庭或读经学校等局部领域,也不一定能够伴随参与的青少年终生,但它一定程度上已经打破了社会化过程中形塑的标准化、功利化、直线向前的时间结构。这种行为已超越了“复兴中国文化”“反对西方化”或“海外移民寻找归属感”等仅属于某一族裔、某一社群的单一意义,在普遍意义上构成了对现代启蒙理性的反思。

通过海外读经实践,我们得以看到在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定群体中,“时间”的意义如何被重新界定。这种界定通过教育手段,与下一代的人格养成直接相关,直接指向个人的生涯规划。通过这种努力,参加读经的海外华裔青少年获得了与公共教育制度完全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不仅让他们更加认同“中国人”的身份,也让他们在“现代人”的生命历程中,具有更多重的混杂性。

参考文献:

[1]吉勒斯·普罗诺沃斯特,于大波,康兴平.导论: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看时间[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7(1):5-8.

[2]王财贵.读经二十年[M].北京:中华书局,2014:58-59.

[3]练宏.注意力分配—基于跨学科视角的理论述评[J].社会学研究,2015,30(4):216.

[4][5][6][7][13]郑作彧 .社会的时间:形成、变迁与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7,165,35,80,171.

[8]桑志坚.超越与规训[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21.

[9]陈建翔.时间之谜的教育谜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3):9.

[10]高德胜.学校时间观念的反思与批判[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35-138.

[11]李金霞.马克思的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学理论,2010(2):2.

[12]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327-1328.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2批面上资助项目“基于‘回流迁移’视角下的外籍华人在华状况调查”(项目编号:2017M622838)、广东省201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制造业外籍劳工现象形成规律及其治理对策探索”(项目编号:GD18YSH01)、中山大学2018年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在穗国际移民子女追踪调查”(项目编号:1809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黄柯劼: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后

责任编辑/陈晨

标签:;  ;  ;  ;  

“重构时间”中成长-海外华裔青少年读经运动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