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管理在国际承包工程中的实践和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夏江龙[1](2021)在《基于博弈论的国际工程“指定分包商”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国际工程项目接轨越来越频繁,在处理国际工程项目时,项目的执行总是会容易遇到多种与工程本身无关的因素所影响。所以这就需要工程建设各方充分考虑所参与项目国家的政治生态,当地国情和文化信仰,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一系列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水平避免风险。现在的国际工程项目中往往会遇到部分业主“指定分包商”的情况,并且大多数的国家在法律层面是认可指定分包商的,所以如何进一步完善对“指定分包商”管理制度和方法,将很有效的避免因管理不善或者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给国际工程带来的隐患。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文件将贯穿于整个项目之中,文控管理不但是一项基础的保障工作,还是一项增值的工作。在各个阶段严格的文控管理来约束每一次商务谈判的条款落地,通过在之前项目中积累的经验来分析“指定分包商”管理中可能会出现和遇到的问题,总结出如何对“指定分包商”的管理工作比较合理化、可控制化、有效化的建议。重点将阐述总承包商如何在项目投标开始到项目竣工各阶段加强对“指定分包商”的管理。因为在国际工程中业主“指定分包商”会出现等同或高于总承包商之上的管理权限,相应的总体工程管理义务却不需承担,这样在总承包商与“指定分包商”之间就存在博弈。使用文控管理的手段首先确定业主的需求和工程边界的划分。然后建立总承包商与“指定分包商”博弈模型,通过讨论研究收益分析以及策略分析,得出可以建立长效共赢的效用矩阵。文章末尾,通过基于博弈论的方法使用博弈模型得出的效用矩阵,分析讨论既满足业主方需求,又能实现总承包商与“指定分包商”利益最大化的计算结果,最后给出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参与业主“指定分包商”的选择、优化合同条款、采取纠偏措施、索赔与防范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对有需求在国外施工的国内工程建设企业提供一定的量化分析和相关参考。
江为[2](2021)在《埃塞俄比亚A轨道交通项目工程物流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经济腾飞的同时,中国的出口以及对外投资的经济规模也不断扩大。伴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增大,我国在国际建筑工程中承担的EPC项目数也不断增多,该种较成熟的总承包形式对于工程项目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EPC工程,其中多为基础设施建设类大型工程,上述项目通常对于物流风险的把控和管理能力要求极高。虽然,中国的相关物流在海外工程项目的承接方面已经具有了较多的经验和较高的能力。但是,随着海外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和难度的提高,中国物流企业在海外EPC项目的管理过程中面对着更高的挑战。如何实现对于自身物流运输能力的提升,降低国际建筑工程项目物流中存在的风险,就成为了摆在每个物流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上述研究现状,对于国际EPC项目工程物流的全过程、全周期的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并以埃塞俄比亚A轨道交通项目作为研究案例,在物流全生命周期的视角下,对国际EPC项目物流环节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时间维度的划分,论述在物流环节中不同时间阶段的风险识别和管理工作。为了使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更加清晰明确,首先,本人对所收集的项目资料背景作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说明了之所以这样开展论题的根本目的,梳理了现有的相关文献,一一列出了其中较为经典的结论,并对所应用的方法和要探讨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现有文献资料关于国际EPC工程物流风险管理中从时间维度的论述相对较少,对后文自己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其次,对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即国际EPC项目和工程物流进行了概念界定,基于本文的研究目标,对国际EPC工程项目物流的风险因素识别和风险管理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此来强化所得结论的理论依据;接着,对不同阶段的物流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从立项、启动、执行和结束全周期的视角对于埃塞俄比亚A轨道交通项目的物流各阶段风险进行了分析,为风险管理应对措施精确实施提供了依据;第四,基于上文研究得出的风险要素,按全周期分别进行风险管理应对。最后从全周期的角度出发,对埃塞俄比亚A轨道交通项目物流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进行了评价,借助于层次分析法以及综合模糊评价方法,构建了工程物流风险管理的评价体系和模型,对埃塞俄比亚A轨道交通项目进行的风险管理进行了评价。
段涛[3](2020)在《某海外酒店项目幕墙工程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深度地参与到国际经济发展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出访中亚、东南亚国家时发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尤以央企居多,如中铁、中交、中建等,在世界范围内承接了许多重大工程。幕墙工程是海外建设工程的重要类型,而我国作为幕墙行业大国,企业从承接中国企业为总包的幕墙项目,到承接外国建筑企业为总包的幕墙工程,在国际幕墙工程市场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论文以马来西亚古晋喜来登酒店幕墙工程项目为例,探讨了幕墙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综述。概述了风险的概念、特点,风险管理的内容、目标、特点、意义,海外工程项目定义及特点,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征、步骤,海外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第三部分某海外酒店项目幕墙工程风险识别。介绍了项目的背景、风险特征以及风险因素确定原则,识别了酒店幕墙海外工程项目中的七类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合同法律风险、公共关系风险。第四部分为某海外酒店项目幕墙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以分级的方式确定了海外幕墙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包括国际政治、进出口政策、国内政治、债务风险、汇率波动、贸易纠纷、宗教文化差异、语言交流障碍、技术差异、新功能需求、基础设施环境、运输条件影响、基础风险、突发事件、法律差异、合同纠纷、损害公众利益、纠纷处理不当、社会公众误解等十九个二级风险,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风险因素权重赋值,通过模糊综合法得出关键风险因素。第五部分为某海外酒店项目幕墙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策略,从投标、进场准备、施工实施、竣工验收、结算阶段、维修质保六个阶段提出对策。第六部分,结论展望。整理研究中的不足,对未来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展望。
林晓彤[4](2020)在《基于价值链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对外承包工程的规模不断壮大,影响力日益提升,已经发展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工程企业“走出去”的重要路径、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方式、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对外承包工程也需要通过战略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对比研究以及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战略转型问题。通过价值链、战略转型等理论的文献研究,理清对外承包工程的价值链和产业链,将价值链理论应用到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战略转型中,提出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的方案设计。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研究,归纳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发展中盈利能力不足、国际化水平低、市场结构不均、业务模式单一等制约因素。行业亟需通过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打通价值链,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文以中国中铁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案例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现状,归纳中国中铁对外承包工程存在的业务模式亟待升级、市场结构亟待优化、企业资源亟待整合、盈利能力亟待提升、高附加值环节亟待增强等问题。基于企业发展瓶颈以及西班牙ACS、法国万喜等标杆企业的成功实践,提出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投建营一体化战略作为解决问题、引领发展的战略转型方向。中国中铁积极尝试探索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方案,从价值链视角,统筹项目开发全过程,重视高附加值环节,整合价值链资源,搭建产业链一体化平台,打造运营团队,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通过项目层面的国际工程实践,中国中铁摸索出一条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之路。本文通过研究,得出投建营一体化战略是未来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战略转型方向的结论。通过实施投建营一体化战略,持续壮大对外承包工程规模,稳步提升全球市场份额,逐步优化产业链结构,切实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显着增强国际综合竞争力。在基于价值链进行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企业沿着价值链上下游补齐能力短板,尤其是投融资、设计咨询、运营维护等关键价值链环节。整合价值链环节各项资源,确保价值链各环节高效协同。积极探索通过并购方式延伸价值链,实现价值链跃升,促进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马鹿[5](2020)在《国际化战略下公路项目工程索赔管理研究 ——以A公路工程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建筑施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增多。海外工程索赔普遍性与应对上的不适应、不及时、不专业、低效率,工程、合同等关键管理上的滞后和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投资风险。各种挑战与机遇同时并存,对企业形成巨大考验。在国际化战略下,中国公路工程企业在加快国际化步伐、积极争取市场份额同时,如何规范工程索赔管理,更好地适应国际规则和市场规律,做到合法、合理和有利,达到战略预期,这是一个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国承包商为视角,海外工程项目为背景,中国企业参与埃塞俄比亚公路工程索赔管理案例为研究对象,结合索赔管理理论,提出了规范索赔管理活动的对策及建议。本文采用了 PDCA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海外公路工程索赔管理的现状,探讨了索赔管理活动中适用规则和合同依据,剖析了索赔管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案例中索赔管理的实际情况及操作实践,重点关注及分析索赔管理活动中的重点环节,有重点、有针对性对索赔管理规范化方面进行较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海外公路工程管理中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对工程索赔的误解以及企业在工程、合同、运营管理上的缺陷、人才缺乏尤其对索赔管理的影响较大,相关公司在海外工程索赔管理应对、应变方面不足,给承包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本文结合理论分析以及案例实践,从改变认知、加强合同管理、关注过程、健全体系、提升能力水平等五个方面提出改进索赔管理的方式,以合法、合理和补偿为原则,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中国对外承包商持续改进、稳健经营与健康发展。
王守明[6](2020)在《基于FMEA方法的水工程EPC项目合同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带来的用水量需求和水安全要求的不断增长,水工程愈加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其投资规模得到了快速增长。于此同时,水工程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工程建设的难度、技术与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工程质量、安全、环保、工期和效益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DDB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中,由于设计和施工的分离,导致组织成员沟通不顺畅、各环节分离、管理效率低等问题经常发生。随着我国建设领域的改革发展和工程建设的不断探索,水工程建设中采用EPC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就承包商而言,EPC项目可以为其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合同风险。与传统施工承包项目相比,EPC项目合同风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承包商需要对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直到试运行负全责,对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技术要求、资源和资金保障能力要求高;二是合同签订时间处于工程建设周期的前期阶段,往往项目的勘察设计深度不足;三是项目合同周期长,项目的要求、建设条件、社会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项目建设影响大;四是受工程承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在EPC项目合同中承包商承担的合同风险大。因此,开展EPC项目合同风险评价研究,对提高承包商的EPC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水工程EPC项目的特点,将水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按照合同生命周期进行划分,在基于FIDIC合同条款对风险因素进行初步识别的基础上,采用RII相对重要程度指数值法对水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指标体系进行优选。(2)运用专家评估法和偏差最大化模型组成的综合赋权方法确定了水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指标的权重值,构建了基于直觉模糊理论与全乘比例分析多目标(MULTIMOORA)的FMEA综合评价模型。(3)通过实例验证了基于直觉模糊MULTIMOORA的FMEA风险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和对比分析。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EPC模式下总承包商合同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最后,对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开展了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蔡伟程[7](2020)在《国际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以来,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外经企业面临异常复杂的经营环境。项目融资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随之带来的融资风险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当前海外市场现汇项目越来越少,融资和融资风险成为影响企业海外业务的瓶颈,严重制约着企业持续向好发展。如何管理国际承包项目的融资风险,是当前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本论文首先阐述了融资风险的基本理论,探讨了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履约风险、工程建设风险和运营风险等融资风险因素。接着针对这些主要的融资风险,提出了相关风险控制措施和管理建议。再者,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融资风险因素进行了权重评估,得到经济风险的权重最高,其次依序为政治风险、市场风险、履约风险、法律风险、运营风险和工程建设风险。通过对马来西亚沙巴11层公寓楼项目和泰国普吉岛万豪度假酒店项目两个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国际工程承包商承担的施工方兼融资方,甚至是投资方的角色,详述了不同阶段遇到的融资风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具体风险应对措施。从马来西亚沙巴11层公寓楼案例得到研究结果,影响极大的风险因素是汇率风险,影响很大的风险包括适用法律变更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主的资信风险,影响较大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定价风险和商业环境风险。而对泰国普吉岛万豪度假酒店来说,影响极大的风险包括了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完工风险,成本控制风险和业主的资信风险,影响很大的风险有通货膨胀风险和市场需求风险,影响较大的风险为定价风险。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国际工程融资风险因素进行了权重评估,得出融资风险因素的排序,并且根据承包商角色以及项目自身的特点,给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可以更有效地对融资风险进行管理。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增强国际工程项目的融资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提高国际工程承包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黄新[8](2020)在《基于业主风险管控下的EPC模式招标策略研究 ——以高校公共建筑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逐渐平稳,建筑行业的发展迈入了新阶段,市场需求对基础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当前国内一线建筑市场趋于饱和,建设重点向三四线城市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对建筑的建设要求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移,建设范围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大。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建筑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面临更新换代,建设企业亟需转型升级。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国际通用的建设模式,在项目全过程周期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工期控制等方面有极大的优势,是一种使社会综合效益扩大化的建设模式,在石化、冶金等领域有极好的表现,值得建设企业的学习和应用。EPC模式作为工程总承包模式之一,是当前工程承发包探索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EPC模式从政策法规到行业标准的制定,从承包企业的探索到建设单位对该模式的应用研究,都还存在很多不足,给建设项目参与各方带来了极大的挑战。EPC模式下项目运行对于总承包商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施工技术等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基于业主角度项目的风险主要在总承包商,因此如何挑选合适的总承包商对于EPC模式的成功开展有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提出一套适合于高校公共建筑EPC模式的招标策略,为业主制定招标文件和评标策略提供一些思路,以期选择合适的总承包商,促进我国EPC模式在建设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理论整理、观点总结和实证案例分析。首先,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结合学习和工作实践,总结我国目前EPC模式的特点和高校EPC建设项目开展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其次,在识别建设项目风险,特别是在EPC模式下,探索建设项目招标阶段主要问题的解决思路。以EPC模式招标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后期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或纠纷,制定针对性策略,提出招标策略研究分为两阶段:一是研究招标阶段需要关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法,探讨如何通过宏观的策略和具体的手段减缓或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并反映到招标文件编制中;二是研究评标阶段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总结综合评分法评分标准制定的评价要点、次级指标和比对参数,提出评标方法的改进方向。最后,根据高校建设工程案例,分析其招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在面对EPC模式下建设项目招标阶段风险管控、选择合适的总承包商等方面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刘少浪[9](2020)在《设计院主导的EPC模式下工期与成本关系的研究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无法满足项目建设与管理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业务单一的设计院在集成化新理念浪潮下亟需寻找新出路。在这样的趋势中,以设计院为主导的EPC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不同于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三边”工程,其依靠服务覆盖面广、综合效益高、资源配置合理等优势而获得青睐。工期与成本是项目管理的两大关键性目标,对于二者的控制追求相对平衡的状态。在设计院主导的EPC管理模式下,设计施工部分并行有助于缩短建设周期,但也会导致额外成本的增加,二者不可能同时降低,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达到相对平衡以保证项目效益。与此同时,目前对于工期与成本的研究更多局限在施工阶段,并未整合设计、施工两阶段去考虑全局优化,还需进一步权衡与量化并行过程中工期与成本的关系,确保二者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本文首先从建筑市场环境、设计院经营模式调整、企业间合作以及承包商项目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剖析,明确发展设计院为主导下EPC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存在的优势与阻碍。其次,基于并行工程理论,针对发展该模式存在的阻碍,重组优化其组织结构与过程管理机制,建立了项目集成联盟IPA负责项目的运作决策,利用IDEF0方法优化了EPC项目过程的管理与控制。与此同时,从全局最优角度角度出发,分析设计施工部分并行对工期与成本的影响,并基于并行工程理论与赶工策略建立返工工程量模型与额外成本投入模型,量化设计施工部分并行过程中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分析下游施工阶段的最优开工时间。最后,将额外成本投入模型应用到实际工程案例中进行分析验证,证实其有效性与可行性,确定额外成本与施工阶段开工时间为凹曲线关系。并通过部分线性变系数模型参数约束估计对模型参数进行分析,得出设计施工间依赖度、返工难度、赶工强度与最优开工时间呈正相关,罚款金额则与其呈负相关的结论,对于超高层、综合体等可能需要多家单位合作的大型项目,应保证图纸的成熟度与联合体的合作默契,提早下游开工时间从而确保效益最大化。可为企业与项目管理者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田帅[10](2020)在《EPC装配式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飞速发展,但也面临当下资源环境、生产要素制约和“劳务荒”等问题,传统建造方式急需转型升级。适应当前社会的EPC装配式建筑俨然已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模式,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因承发包方缺乏对工程合同的科学有效管理,近年来有关工程合同的纠纷案例逐年增多,完善工程合同的管理与实践,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前两章通过仔细研读阅读与深入学习大量的有关EPC项目管理、国内外建筑合同示范文本、装配式建筑等相关文献资料,为文章的后续研究打下良好铺垫。第三章大量且细致地比较了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合同范本2017、EPC总承包合同范本2011、国外FIDIC2017范本等对有关具体重要条款的彼此间比较,熟悉了当前各种工程合同范本的特点。第四章分析了EPC装配式工程的特点,我国当前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困境以及装配式与EPC模式的适配性分析。依据调查问卷、实地调查、专家打分等方式梳理归纳出EPC装配式工程合同管理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对策;基于专家打分,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建模,科学分析了在合同策划阶段中,预付款及支付比例这一条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并引入试图解决上述问题的经典博弈理论模型及其对策。最后以某具体EPC装配式安置房工程项目案例,试图通过梳理案例中基本概况以及合同管理难点问题,基于FIDIC等合同范本的分析比较,对案例合同管理中的工程计量,价格调整,工程纠纷处理等重要条款问题提出对策。另通过前述相关理论研究,提出通过构建博弈论模型,解决了项目合同谈判初期对于预付款支付比例这一突出和关键问题,推导和实践了博弈模型在合同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收到了预期效果。该论文共有图21个,表65个,参考文献112篇。
二、合同管理在国际承包工程中的实践和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同管理在国际承包工程中的实践和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博弈论的国际工程“指定分包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
2 国际工程中“指定分包商”的基本理论 |
2.1 分包概述 |
2.1.1 分包的法律规定 |
2.1.2 分包的分类 |
2.2 指定分包概述 |
2.2.1 指定分包的定义 |
2.2.2 为何存在“指定分包商” |
2.2.3 指定分包的分类 |
2.2.4 指定分包存在的问题 |
2.3 博弈模型概述 |
3 国际工程中建立总承包商、业主和指定分包商的文控管理体系 |
3.1 建立三方文控管理单元 |
3.2 根据文控管理收集的信息分析研究各方的合同条件 |
3.2.1 总承包商策略 |
3.2.2 业主策略 |
3.2.3 指定分包商策略 |
4 国际工程中总承包商与“指定分包商”博弈数学模型的构建 |
4.1 博弈模型研究的意义 |
4.2 企业工程项目总承包商与“指定分包商”博弈模型研究 |
4.2.1 博弈条件 |
4.2.2 博弈模型 |
4.3 收益分析 |
4.4 策略分析 |
5 国际工程中对“指定分包商”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
5.1 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
5.2 参与业主选定“指定分包商”的过程 |
5.2.1 严格评审“指定分包商”的入围资格 |
5.2.2 项目投标阶段对“指定分包商”的管理 |
5.2.3 善用报价策略 |
5.3 优化合同条款 |
5.3.1 中标后,细化合同内容签订补充协议 |
5.3.2 合同签订前,争取同权同责公平合理的条款 |
5.3.3 .运用国际法,保护项目各权益方的权利 |
5.4 采取纠偏措施 |
5.4.1 合同交底 |
5.4.2 风险提示和监控 |
5.4.3 应急管理措施 |
5.5 提交索赔,防止反索赔 |
5.5.1 索赔资料的提交 |
5.5.2 正确处理索赔对象 |
5.5.3 防止反索赔 |
5.6 加强质保措施,维保质量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埃塞俄比亚A轨道交通项目工程物流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的评述 |
1.2.1 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工程项目物流的研究现状 |
1.2.3 国际轨道交通EPC项目研究及工程风险分析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EPC项目 |
2.1.2 工程物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际EPC工程项目 |
2.2.2 国际工程物流 |
2.3 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
2.3.1 风险的概述 |
2.3.2 风险因素的识别 |
2.3.3 风险因素的评价 |
2.3.4 项目风险管理 |
2.3.5 风险评价和管理的相关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埃塞俄比亚A轨道交通项目国际物流风险识别与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2 全周期视角下的国际工程项目物流风险管理 |
3.3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国际工程物流风险分析 |
3.3.1 立项阶段风险分析 |
3.3.2 启动阶段风险分析 |
3.3.3 执行阶段风险分析 |
3.3.4 结束阶段风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埃塞俄比亚A轨道交通项目国际物流风险管理及应对 |
4.1 全周期视角下的国际物流风险管理及应对 |
4.1.1 立项阶段物流风险管理及应对 |
4.1.2 启动阶段物流风险管理及应对 |
4.1.3 执行阶段物流风险管理及应对 |
4.1.4 结束阶段物流风险管理及应对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埃塞俄比亚A轨道交通项目国际物流风险管理评价 |
5.1 物流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1 基于层次分析法来明确结构 |
5.1.2 基于专家咨询法明确评价数据来源 |
5.1.3 建立风险要素判断矩阵 |
5.1.4 一致性检验 |
5.1.5 确定风险管理体系权重排序 |
5.2 埃塞俄比亚A轨道交通项目国际物流风险管理综合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某海外酒店项目幕墙工程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2.1 风险概述 |
2.1.1 风险的概念 |
2.1.2 风险的特点 |
2.2 风险管理概述 |
2.2.1 风险管理的内容 |
2.2.2 风险管理的目标及特点 |
2.2.3 风险管理的意义 |
2.3 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
2.3.1 海外工程项目定义及特点 |
2.3.2 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征 |
2.3.3 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步骤 |
2.4 海外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 |
2.4.1 定性评价法 |
2.4.2 定量评价法 |
2.4.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
3 某海外酒店项目幕墙工程风险识别 |
3.1 项目概况 |
3.1.1 项目背景 |
3.1.2 项目风险特征 |
3.2 项目风险识别原则 |
3.3 某酒店幕墙海外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结果 |
3.3.1 政治风险 |
3.3.2 经济风险 |
3.3.3 社会环境风险 |
3.3.4 技术风险 |
3.3.5 自然风险 |
3.3.6 合同法律风险 |
3.3.7 公共关系风险 |
4 某海外酒店项目幕墙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评价 |
4.1 某海外酒店项目幕墙工程风险分析方法 |
4.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1.2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
4.1.3 指标值的确定 |
4.1.4 一致性检验 |
4.1.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6 计算组合权重 |
4.2 某海外酒店项目幕墙工程风险因素与分级 |
4.2.1 某海外酒店项目幕墙工程风险因素 |
4.2.2 某海外酒店项目幕墙工程风险因素分级 |
4.3 基于模糊评价的风险管理评价 |
4.3.1 构建评价矩阵 |
4.3.2 风险因素的权重 |
4.3.3 综合评价 |
5 某海外酒店项目幕墙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策略 |
5.1 建筑幕墙海外工程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及方案 |
5.1.1 投标阶段的风险应对 |
5.1.2 进场准备阶段的风险应对 |
5.1.3 施工实施阶段的风险应对 |
5.1.4 竣工验收阶段的风险应对 |
5.1.5 结算阶段的风险应对 |
5.1.6 维修质保期内的风险应对 |
5.2 项目风险管理实施效果 |
5.3 项目风险管理改进建议 |
5.3.1 组织措施 |
5.3.2 管理措施 |
5.3.3 合同措施 |
5.3.4 技术措施 |
5.3.5 信息化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价值链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主要内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战略转型 |
2.1.2 价值链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战略转型 |
2.2.2 价值链 |
2.2.3 对外承包工程产业链分析 |
2.2.4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 |
3 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概况 |
3.1 全球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发展现状 |
3.1.1 全球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概述 |
3.1.2 全球对外承包工程区域市场发展情况 |
3.1.3 全球对外承包工程主要业务领域 |
3.1.4 全球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竞争格局 |
3.1.5 2019年ENR国际承包商10强分析 |
3.2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概况 |
3.2.1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阶段 |
3.2.2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区域市场分析 |
3.2.3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领域分析 |
3.2.4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发展瓶颈 |
4 中国中铁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公司简介 |
4.2 经营情况 |
4.3 业务板块 |
4.4 中国中铁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现状 |
4.5 中国中铁对外承包工程存在问题 |
4.5.1 业务模式亟待升级 |
4.5.2 市场结构亟待优化 |
4.5.3 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抑制盈利能力 |
4.5.4 高附加值环节薄弱 |
5 标杆企业投建营一体化成功实践 |
5.1 标杆企业 1:西班牙ACS集团 |
5.1.1 背景介绍 |
5.1.2 业务板块 |
5.1.3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实践 |
5.2 标杆企业 2:法国万喜集团 |
5.2.1 背景介绍 |
5.2.2 业务板块 |
5.2.3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实践 |
6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方案 |
6.1 中国中铁基于价值链的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方案 |
6.1.1 统筹项目开发全过程,重视高附加值环节 |
6.1.2 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 |
6.1.3 整合资源搭建产业链一体化平台 |
6.1.4 打造强大的项目运营团队 |
6.1.5 加强属地化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6.2 中国中铁基于价值链的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实践 |
6.2.1 印尼钻石塔房地产项目 |
6.2.2 坦桑尼亚尼雷尔基金会广场项目 |
6.2.3 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 |
6.3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方案 |
6.3.1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打通“投资融资”价值链 |
6.3.2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打通“设计咨询”价值链 |
6.3.3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打通“运营维护”价值链 |
6.3.4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价值链资源整合 |
6.3.5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并购沿伸价值链 |
6.4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保障措施 |
6.4.1 大力加强海外人才队伍体系建设 |
6.4.2 大力加强海外资源配置体系建设 |
6.4.3 大力加强海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国际化战略下公路项目工程索赔管理研究 ——以A公路工程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线路图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现状研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概况及理论基础 |
2.1 工程索赔概念 |
2.2 工程索赔理论内容 |
2.2.1 工程索赔的法律特性 |
2.2.2 工程索赔处理原则 |
2.2.3 工程索赔的内容与识别 |
2.2.4 工程索赔的原因分析 |
2.2.5 工程索赔的类型及计算方法 |
2.2.6 工程索赔的程序 |
2.3 小结 |
第3章 埃塞俄比亚公路工程索赔管理现状及分析 |
3.1 埃塞俄比亚公路项目工程背景 |
3.2 埃塞俄比亚公路项目工程规则和合同依据 |
3.3 基于PDCA方法的索赔管理现状调研分析 |
3.4 对埃塞俄比亚公路项目工程索赔管理的思考 |
3.5 小结 |
第4章 A公路工程索赔分析与启示 |
4.1 A公路工程索赔案例分析 |
4.1.1 A公路工程索赔问题提出 |
4.1.2 A公路工程索赔分析 |
4.2 A公路项目工程索赔案例启示 |
4.3 小结 |
第5章 A公路项目工程索赔管理建议及对策 |
5.1 提高对公路工程索赔认知素养 |
5.2 加强公路工程合同管理 |
5.3 规范公路工程实施过程的索赔管理 |
5.4 健全公路工程索赔管理体系 |
5.5 提升公路工程索赔能力与水平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FMEA方法的水工程EPC项目合同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EPC项目风险研究现状 |
1.2.2 EPC项目合同风险研究现状 |
1.2.3 FMEA方法发展现状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
2.1.1 常见工程承包模式 |
2.1.2 EPC总承包模式 |
2.1.3 水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特点 |
2.2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2.2.1 风险的基本概念 |
2.2.2 合同风险概述 |
2.2.3 风险识别方法 |
2.2.4 合同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工程EPC项目合同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水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识别 |
3.1.1 风险识别原则和依据 |
3.1.2 确定风险因素指标的流程 |
3.2 水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分析和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水工程EPC项目合同生命周期风险识别 |
3.2.2 合同风险指标体系的选取 |
3.2.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问卷调查 |
3.2.4 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指数RII |
3.2.5 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3.3 合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检验 |
3.3.1 单维度合同风险评价指标合理性检验 |
3.3.2 综合合同风险评价指标合理性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MEA的水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1 直觉模糊集基本理论 |
4.1.1 直觉模糊集基本概念 |
4.1.2 直觉模糊集的距离测度和相似测度 |
4.2 MULTIMOORA基本理论 |
4.2.1 MULTIMOORA基本概念 |
4.2.2 MULTIMOORA方法的应用 |
4.3 基于直觉模糊MULTIMOORA的 FMEA评价模型构建 |
4.3.1 基于IF-MULTIMOORA的 FMEA风险评价框架 |
4.3.2 风险因素评估信息的集结 |
4.3.3 风险因子权重的确定 |
4.3.4 基于IF-MULTIMOORA的风险因素排序 |
4.3.5 基于IF-MULTIMOORA的风险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项目简介 |
5.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5.3 合同风险评价结果 |
5.3.1 合同风险分析 |
5.3.2 合同风险评价 |
5.4 灵敏度分析 |
5.5 对比分析 |
5.6 工程合同风险应对措施 |
5.6.1 结果分析 |
5.6.2 合同风险应对措施和建议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水工程EPC项目风险识别调查问卷 |
附录2 水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3 工程总承包政策汇编 |
(7)国际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项目融资及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 项目融资概述 |
2.1.1 项目融资的涵义 |
2.1.2 项目融资的基本特点 |
2.1.3 项目融资的主要参与方 |
2.2 项目融资模式 |
2.2.1 投资者直接安排融资的模式 |
2.2.2 投资者通过项目公司安排融资的模式 |
2.2.3 以“设施使用协议”为基础的融资模式 |
2.2.4 买方信贷的融资模式 |
2.2.5 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的模式 |
2.2.6 BOT项目融资模式 |
2.3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概述 |
2.3.1 风险 |
2.3.2 风险管理 |
2.3.3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
2.3.4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工程主要融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
3.1 国际工程主要融资风险因素 |
3.1.1 政治风险 |
3.1.2 法律风险 |
3.1.3 经济风险 |
3.1.4 市场风险 |
3.1.5 履约风险 |
3.1.6 工程建设风险 |
3.1.7 运营风险 |
3.2 国际工程主要融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
3.2.1 政治风险的应对措施 |
3.2.2 法律风险的应对措施 |
3.2.3 经济风险的应对措施 |
3.2.4 市场风险的应对措施 |
3.2.5 履约风险的应对措施 |
3.2.6 工程建设风险的应对措施 |
3.2.7 运营风险的应对措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国际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的权重评估体系 |
4.1 国际工程项目融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的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结构与内容 |
4.1.3 指标体系的解释 |
4.2 项目融资风险的权重评估方法 |
4.2.1 评估的主要方法 |
4.2.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方法 |
4.3 融资风险的权重计算 |
4.3.1 数据收集 |
4.3.2 数据处理 |
4.3.3 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一:马来西亚沙巴11 层公寓楼项目 |
5.1 项目介绍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工程款付款步骤及条件 |
5.1.3 融资担保措施 |
5.1.4 同意融资方案的原因 |
5.1.5 项目的回款 |
5.2 项目融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
5.2.1 融资前期风险管理 |
5.2.2 建设期风险管理 |
5.2.3 运营期风险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二:泰国普吉岛万豪度假酒店项目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背景 |
6.1.2 项目基本介绍 |
6.1.3 项目的成本及回款 |
6.2 项目融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
6.2.1 融资前期风险管理 |
6.2.2 建设期风险管理 |
6.2.3 运营期风险管理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期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国际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调查问卷 |
(8)基于业主风险管控下的EPC模式招标策略研究 ——以高校公共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总承包模式发展概述 |
1.1.2 EPC模式招标策略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EPC模式国外研究现状 |
1.3.2 EPC模式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EPC模式分析 |
2.1 工程建设承发包模式 |
2.1.1 施工总承包DBB模式 |
2.1.2 设计-建造DB模式 |
2.1.3 设计-采购-施工EPC模式 |
2.1.4 几种承发包模式综合对比 |
2.2 建设项目招标与评标 |
2.2.1 招标方式 |
2.2.2 招标程序 |
2.2.3 招标与评标对比 |
2.3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建设项目风险概述 |
3.1 风险的概念 |
3.1.1 风险的定义 |
3.1.2 建设项目风险的特点 |
3.1.3 建设项目风险要素 |
3.2 建设项目风险的分类与识别 |
3.2.1 建设项目风险分类 |
3.2.2 建设项目风险识别 |
3.2.3 建设项目风险处理 |
3.3 EPC模式下业主招标现状 |
3.3.1 EPC招标风险 |
3.3.2 高校EPC项目招标主要问题及解决 |
3.4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EPC模式下招标文件编制策略 |
4.1 招标方式 |
4.2 招标文件内容与范围确定 |
4.2.1 基本内容 |
4.2.2 招标范围 |
4.2.3 计价方式选取 |
4.2.4 价格调整的约定 |
4.3 资格审查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EPC模式下评标策略 |
5.1 评标要点 |
5.1.1 技术方案 |
5.1.2 管理方案 |
5.1.3 商务报价 |
5.2 评标方法选取 |
5.2.1 综合评估法 |
5.2.2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
5.2.3 两种评标办法的对比 |
5.3 评分标准设置 |
5.3.1 建立评价体系 |
5.3.2 评价体系指标细化 |
5.3.3 权重分配与评分标准 |
5.4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工程案例 |
6.1 成都某大学实验教学中心 |
6.1.1 项目介绍 |
6.1.2 招标情况分析 |
6.1.3 项目实施过程导致的问题 |
6.2 绵阳某大学综合教学实训中心 |
6.2.1 项目介绍 |
6.2.2 招标情况分析 |
6.3 案例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设计院主导的EPC模式下工期与成本关系的研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2.1 设计院主导下EPC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 |
1.2.2 设计施工部分并行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思路 |
第二章 设计院主导下EPC管理模式的一般性分析 |
2.1 EPC管理模式理论概述 |
2.1.1 EPC管理模式的定义与发展 |
2.1.2 EPC管理模式的特征 |
2.1.3 EPC管理模式与传统DBB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
2.2 发展设计院主导下EPC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2.2.1 发展设计院主导下EPC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
2.2.2 发展设计院主导下EPC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2.3 设计院主导下EPC管理模式的优势与阻碍分析 |
2.3.1 设计院主导下EPC管理模式的优势 |
2.3.2 发展设计院主导下EPC管理模式的阻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并行工程理论对设计院主导下EPC项目管理的优化分析 |
3.1 并行工程理论概述 |
3.1.1 并行工程的定义与发展 |
3.1.2 并行工程的特征 |
3.2 设计院主导下EPC管理模式的组织重构分析 |
3.2.1 组织重构的指导思路 |
3.2.2 设计院主导下EPC管理模式的组织重构——项目集成联盟 |
3.2.3 项目集成联盟的运作决策模型 |
3.3 设计院主导下EPC管理模式的过程重组分析 |
3.3.1 过程重组的指导思路 |
3.3.2 IDEF0方法介绍 |
3.3.3 设计院主导下EPC项目的过程重组模型及过程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施工部分并行的工期与成本优化分析 |
4.1 设计施工部分并行的影响机理分析 |
4.2 基于并行工程理论建立额外成本投入模型 |
4.2.1 设计变更对下游施工阶段影响的分析 |
4.2.2 额外成本投入模型的建立 |
4.3 基于赶工策略下对额外成本投入模型优化分析 |
4.3.1 赶工策略对设计施工部分并行的影响分析 |
4.3.2 额外成本投入模型优化分析 |
4.3.3 下游施工阶段最优开工时间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额外成本投入模型的案例验证与分析 |
5.1 工程案例分析 |
5.1.1 工程案例概况简介 |
5.1.2 模型参数估算 |
5.1.3 下游阶段最优开工时间与额外成本投入的关系分析 |
5.2 部分线性变系数模型参数约束估计介绍 |
5.3 基于部分线性变系数模型参数约束估计对模型参数的分析 |
5.3.1 模型参数取值范围划分 |
5.3.2 参数对额外成本投入模型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EPC装配式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5 技术路线 |
2 EPC装配式工程合同发展现状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EPC装配式建筑工程概述 |
2.2 项目管理模式与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
2.3 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发展现状 |
2.4 EPC装配式工程项目及合同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2.5 一般管理方法概述 |
2.6 本章小结 |
3 建设工程相关合同示范文本分析与比较研究 |
3.1 EPC工程合同范本2011与建施合同范本2017比较分析 |
3.2 FIDIC2017 与我国EPC工程合同范本2011 版比较分析 |
3.3 FIDIC2017与我国建施合同范本2017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EPC装配式工程合同管理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 |
4.1 EPC装配式工程分析 |
4.2 EPC装配式工程合同分析 |
4.3 调研方案设计与实践 |
4.4 EPC装配式工程合同管理各阶段普遍问题与对策 |
4.5 EPC装配式工程合同管理AHP分析与博弈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5 某安置房EPC装配式项目案例分析 |
5.1 安置房EPC装配式项目概况及合同关系分析 |
5.2 安置房EPC装配式项目合同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合同管理在国际承包工程中的实践和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博弈论的国际工程“指定分包商”管理研究[D]. 夏江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埃塞俄比亚A轨道交通项目工程物流风险管理研究[D]. 江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某海外酒店项目幕墙工程风险管理研究[D]. 段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4]基于价值链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D]. 林晓彤.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5]国际化战略下公路项目工程索赔管理研究 ——以A公路工程项目为例[D]. 马鹿. 南昌大学, 2020(01)
- [6]基于FMEA方法的水工程EPC项目合同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价研究[D]. 王守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7]国际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 蔡伟程. 东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业主风险管控下的EPC模式招标策略研究 ——以高校公共建筑为例[D]. 黄新.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9]设计院主导的EPC模式下工期与成本关系的研究与优化[D]. 刘少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EPC装配式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研究与实践[D]. 田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标签:合同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合同风险论文; 风险评价论文; 建设工程合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