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实现对传统教学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文章以大数据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数学教育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模式
引言: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基础课程,对学生未来阶段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教学,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1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
1.1教学理念落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将教材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课堂上会一味的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教师具备创新意识,能够利用不同类型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是教师忽略教学理念的创新,对大数据开发不到位,直接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效果[1]。在大数据下,需要教师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进行创新优化教学理念,为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1.2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式。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认为学生只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学习上会产生不同的需求,若是一味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则会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产生影响。因此,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对教学方法创新,利用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3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就是教师对信息技术额依赖性过强,忽略自身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以此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2]。实施教学中,教师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将教材内容以视频动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记忆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讲,这一方法过于单调,无法真正理解教材内容,不利学生学习活动进行。
2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开展策略
2.1立足学生,完善教育平台
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求,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求。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建立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个性,灵活选择教学资源,实施教学行为。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为教育活动开展提供更多的可能,丰富教学形式。学校应重视学生需求,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经验,确定资源库内容,以此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微课、翻转课堂、线上交流平台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库内容。通过对教学平台的完善,优化教学内容,以此保证教学质量。第二,重视信息资源更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创新自身理念,丰富教学资源库内容,以此充实教育,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提供资源支持。教育平台的建立,优化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创建教育平台,实现个性化教学。
2.2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大数据模式下,建立以学生为主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3]。传统教学中,教师会一视同仁,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活动,将教材内容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吸收消化。对于小学生来讲,其知识结构不完善,无法将课堂上学习内容转变为自身的知识,会影响后续学习。为了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多媒体视频的引导下掌握数学知识,并学会应用。
例如,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不同长度的尺子呈现出来,让学生自主探究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如,教师:同学们,在多媒体视频中,有几个不同长度的尺子,你有见过吗?学生:见过厘米尺子。教师:那你知道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吗?学生:不知道。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1厘米和1米的纸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此进行探究,使学生发现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将理论知识简单化,深化学生对此理解认识。数学教学中,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不一样的数学知识,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3情景教学,促进个性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实施教学行为时,可以调动学生内心的好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4]。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有效的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建教学情景时,可以将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应用课堂上,将此与理论知识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优化教学形式。
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为例,利用互联网收集与生活有关的加减法,并以真实情景展示给学生,如,某学校二(3)班从书店买来了89本书,第一组同学拿了25本,第二组同学拿走38本,问还剩多少本?当学生看到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分别代表一组、二组学生,然后探究剩余多少本书,可以被借走多少本书。通过情景的方式,能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情景教学,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个性化情景,使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大数据特点,根据学生需求,实施个性化教学,对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创新,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通过情景教学与合作教学的应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教学改革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乾.翻转课堂支持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9(23):50-51.
[2]刘丽娟.浅谈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有效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110.
[3]张燕.浅析个性化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J].才智,2018(18):29.
[4]赵丽娜.及时反馈促个性化教学——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平面图》例谈[J].中国教师,2017(03):63-64.
作者简介:罗咏琴(1970.01-),女,贵州桐梓人,学历:大专,职称:小学数学一级教师。
论文作者:罗咏琴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数据论文; 教学中论文; 情景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