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观察论文_况扶俊

况扶俊

息烽县人民医院 贵州贵阳 551100

摘要:目的:探究咪达唑仑和丙泊酚治疗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64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两组,比较两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维持镇静效果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镇静效果,但两组镇静起效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丙泊酚组血压降低程度较咪达唑仑组显著(P<0.05),低血压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P<0.05);2组心率、呼吸频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咪达唑仑起效相对较慢,诱导插管后对循环影响较小,与丙泊酚相比,适合老年体弱、心血管储备能力差的患者;丙泊酚起效较快,适合需要快速镇静插管、心血管储备相对较好的患者。

关键词:咪达唑仑;丙泊酚;机械通气患者

ICU病房患者因基础病情危重,常需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由于疾病本身导致身体缺血缺氧及其它不良因素刺激,患者易出现烦躁焦虑等情况。丙泊酚与咪达唑仑是ICU常用的两种镇静药物,本研究对本院ICU64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种药物的使用情况。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期间ICU收治的64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患者住院时间均超过24h、分别应用了咪达唑仑或丙泊酚镇静并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其中男性34例,女性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疾病包括重症肺炎16例,重症胰腺炎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急性心衰8例,颅脑疾病11例,急性中毒10例,外科手术后4例。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咪达唑仑组丙泊酚组

年龄范围49-77岁45-76岁

平均年龄(61.6±9.3)岁(59.8±9.8)岁

性别男18例,女14例男16例,女16例

1.2用药方法

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北京费森尤斯,20ml:200mg)1-2mg/kg诱导,睫毛反射消失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续予丙泊酚0.5-2mg/kg.h持续微量泵泵入。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5ml:5mg)0.05-0.1mg/kg诱导,睫毛反射消失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续予咪达唑仑0.02-0.1mg/kg.h持续微量泵泵入。

1.3镇静效果评估标准

按Ramsay分级为六级(6分):1分:病人焦虑和(或)烦躁不安;2分:安静合作,定向准确;3分:仅对指令有反应;4分:入睡,轻叩眉间或大声呼唤反应敏捷;5分:入睡,轻叩眉间或大声呼唤反应迟钝;6分:入睡,对刺激无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药物起效时间、24小时内满意镇静时间对比

丙泊酚组与咪达唑仑组相比起效快,从给药到达到所需的镇静强度时间短(P<0.05),插管后续予两药持续微量泵泵入,24小时内两组均能维持绝大部分时间(>80%)镇静深度在ramsay评分2-4分(P>0.05),结果见表2。

表2两组起效时间、24小时内满意镇静时间

药物起效时间(秒)24小时内满意镇静时间(小时)

咪达唑仑组68.2±14.420.5±0.71

丙泊酚组40.1±8.221±0.83

2.2生命体征

丙泊酚组血压降低程度较咪达唑仑组显著(P<0.05);2组心率、呼吸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命体征变化见表3。

2.3不良反应

丙泊酚组在插管时出现低血压5例,咪达唑仑组无低血压,丙泊酚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P<0.05)

3讨论

机械通气患者病情危重,镇静不足可引起躁动、人机不协调、意外拔管等不良后果,因此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必要的镇静成为ICU危重患者的救治措施之一。[1]

咪达唑仑是新一代水溶性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及顺行性遗忘和肌松作用。注射过快或剂量过大可引起呼吸循环抑制;不依赖肝脏代谢,但排泄较慢,长时间用药后会有蓄积和镇静效应延长;被推荐为ICU患者的一线镇静药物。

丙泊酚为烷基酚类的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快,t1/2短,无蓄积,停药后苏醒快,镇静深度呈剂量依赖性,容易控制,可产生遗忘,是较为理想的镇静药物,但丙泊酚应用时可出现暂时性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尤见于心脏储备功能差、低血容量的患者[2]。两组患者在实施镇静前因疾病本身及应激状态,普遍存在血压偏高、心率快、呼吸快等情况。实施镇静治疗并插管上机后,上述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丙泊酚组出现5例低血压,经扩容、使用升压药后恢复正常。镇静期间,丙泊酚组血压降低程度较咪达唑仑组显著(P<0.05),两组间心率、呼吸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均有良好的镇静的效果,咪达唑仑起效较慢,但对血压影响小,适合老年体弱、心血管储备减低的患者;丙泊酚起效快,但血压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适合心血管储备功能好,需要快速镇静插管的患者。

参考文献:

[1]安友仲.ICU危重患者的镇痛与镇静.医学新知杂志,2007,17(5):252

[2]周成杰陈国忠安敏飞丙泊酚、咪达唑仑和两者联用在机械通气短期镇静治疗中的比较,浙江实用医学,2009,14(6):507

论文作者:况扶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  ;  ;  ;  ;  ;  ;  ;  

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观察论文_况扶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