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改变论文_耿新华

新课程理念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改变论文_耿新华

耿新华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城受田小学 256651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受新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都需要改变创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生活化 活动化 情感化

新课改带来了教学理念的全面创新,也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根本变革。“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课改理念日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课堂教学主要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数学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1.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学生能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掌握了知识,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挖掘生活资源,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新课标数学教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有一个生活情境,非常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记得更加牢固, 增强了应用意识, 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提倡生活情境化。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接近现实生活,可以使学生加强感知,突出重点,激发思维。如五年级的体积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多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不知不觉中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二、课堂教学活动化

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自主实践、大胆探索,真正体现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教师则抓住学生思维闪光点把握时机,通过学生动手活动交流,使问题简单化。

三、课堂教学的自主化

新课程告诉我们:“数学教育要从获得知识为首要目标转为首要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六年级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可出示探究题,训练的价值较高,达到同一内容,不同学生自主选择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的目的。

四、课堂教学的情感化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教师应发挥“集思广益,智力互激”的优势,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平等、宽松、民主的讨论,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合作者、朋友。教师要处处显示出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教学民主、情感共振。学生回答或提出问题时,教师必须用鼓励、肯定、表扬、探讨的口气给予互动。课堂教学中处处渗透着教师的热情和鼓励,当好向导,角色的定位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从而真正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五、课程教学的合作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中心,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合作与交流是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达到了共识、共享、共进。

六、课堂教学的创新化

创造性思维是数学中最可贵的、层次最高的思维品质,是创造力的核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思维训练,又要打破教材中所涉及的命题大都是给出条件和结论让学生去判断、推理、证明这一常规模式,设计一些不确定性、非唯一的问题。提倡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主动思考的空间,变革传统的“听讲——记忆——练习——小结”这一“灌输——接受”的教学模式,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讨论,探索新知——理性概括,纳入系统——推到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论文作者:耿新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新课程理念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改变论文_耿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