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竞争能力论文_何秀萍

发展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竞争能力论文_何秀萍

何秀萍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73450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学校文化对形成学校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学校文化成为激发学校发展活力的源泉,深深地熔铸于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用先进的学校文化催生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稳固而持久的动力,是一种明智远见之举。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先进、高雅、深厚文化的滋养和浸润,就会成为教育竞争中的落伍者、教育实践的失败者,其后果必然是学校没有生命力、教师没有竞争力、学生没有发展力。

下面就如何通过丰富学校文化提高学校竞争力谈几点自己的观点:

一、坚守“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办学传统,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统一认识,凝聚智慧,集思广益,制定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往往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办学实践的一种积极构想,是从实践出发对未来办学目标的一种设想和期待,它要求简洁明快地体现新时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并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把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构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现代教育教学体系。

二、完善“开放民主”的文化制度

“没有制度就谈不上管理。”学校制度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学校要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和作风,要有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才能井井有条。比如可将学校的规章制度分为四大系列:一是学校章程,二是岗位职责,三是工作条例,四是管理制度。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凡事有考评。

但制度文化随学校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们认识到,课改,改到深处是制度,如果没有一个新的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教育教学改革无异于空中楼阁。因此,我们与时俱进,走依法治校、文化立校、课改活校之路,用制度看守校园,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继承,二是修订,三是新建。在“化整为零”的管理思路下追求日常管理的精细化,充实完善学校已有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规章制度显刚性、细节管理显人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度可评,为逐步实现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有机结合,刚柔相济,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也为教师的评优晋级、年度考核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学校将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与自下而上的民主管理有机结合,召开每年一度的教代会,更好地发挥了每一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促使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去,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维护了教师的正当权益,使全校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从而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使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学校可把日常工作制度化、具体化,使学校每一项工作都有人管、每一个角落都有人看、每一件事都有人理,保证学校的每一项制度、每一项措施、每一种做法都得以实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

三、融合“温馨和谐”的师生文化

师生文化的融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由于师生间的年龄差异,在文化认同度上存在沟壑,交流障碍在所难免。为消除师生间的交流隔阂,提升师生间的亲和力和认同度,学校要打破师道尊严,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三类文化”。一是容错文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学生犯了错误之后,要求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尽可能通过“生错师解”、“生错生解”、“师误生解”等形式鼓励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二是赏识文化。要求教师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心理暗示肯定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因为赏识不仅有助于养成自信、自尊的个性,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富有创新精神。三是批判文化。要求教师允许学生持不同观点,鼓励学生大胆建言,多视角考虑问题,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

学校在实践活动中要努力营造三种氛围:一是“幸福成长的”体验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特长的发展,为学生积极心态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基; 二是营造“温馨和谐”的集体氛围,不仅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激励者、探究者、精神关怀者,而且使班集体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三是营造“书香致远”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养成“以书香为伴,与经典为友”的学习品质,积精神底蕴,为人生奠基。

四、激活“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

落实课改精神、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教师。学校在不断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下大力气对教师进行培训,大力推进“名师工程”,目的是使教师进一步成长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可派教师到全国知名学校学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他们学校的管理模式及教育教学情况。在校内则牢牢抓住集体备课这一基础环节,可要求备课组每周用半天的时间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优选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设计,把准考点,理清知识点,突出重难点,找准结合点,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学校每学期要择时举办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教师的公开课活动,并组织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交流学习、集体备课和公开课活动,教师们提升了自身整体素质,转变了教育观念,增强了课改意识,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推动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学校可倡导教师上课做到“三个带进”:把微笑带进教室,把爱心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教学;强调教法中的“三个注重”: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注重知识的扩展延伸;教学过程体现“三个为主”:启发式为主、讨论式为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教师要自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平等交流,合作探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做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创新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五、拓展“张扬个性”的活动文化

学校要注重学生德的培育、智的开启、体的锤炼、美的熏陶、劳的养成。学校可组建 “书画小组”、“读书小组”、“音乐小组”、“篮球队”、“乒乓球”等兴趣小组,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和谐校园,展现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真正做到促进自我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并有助于学生美化心灵、扩大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和身心健康发展。有趣的课外活动,不仅增强了师生体质,还融洽了师生情感;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加强了班集体的团结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享受着阳光、享受着大自然,健康快乐每一天。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共识。同样,学校文化则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育说到底,就是一种文化的熏陶、激励与传承,帮助学生在获得各种文化智慧养料的同时获得成功、实现成长。学校实现开放、自由与包容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滋养着师生,催生了学校里的“人文达人”,学校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滋养着学生不断成长,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

论文作者:何秀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7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  ;  ;  ;  ;  ;  ;  ;  

发展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竞争能力论文_何秀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