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中危险源的控制与安全管理论文_王文勇

试论建筑工程中危险源的控制与安全管理论文_王文勇

王文勇

天津临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2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危险源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根据危险产生的源头进行管理,准确地辨识出危险源出现的原因,鉴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中危险源的控制及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危险源;控制;安全管理

一、辨识危险源的意义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将风险管理做好。危险源管理作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一步,是确定危险源、保证现场安全的基础内容。良好的危险源管理措施对工程造价和工程工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否则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致使工期延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致使工程造价和管理成本增加,甚至远远超出预算成本。

二、建筑工程危险源分析

在当前施工企业进行相关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包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设工程中施工人员出现的人员上的损失,例如在实际施工上出现了操作失误,而施工人员没有采取合理措施而导致人员伤亡现象;其次就是对于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等导致的建筑存在较大的施工危险,相关施工建材大大受到天气的影响而导致的危险源出现。

就目前建筑项目施工来看,天气因素对于施工建设是具有非常大的破坏力的,一些极端恶劣天气诸如雷天暴雨等天气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设备以及相关施工建材都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使得建筑施工无法按照预期进行。对于施工建设的危险源来说,是非常广泛的,往往安全事故和危险源的出现都是不确定的,有的安全事故可能是由于一个或者两个危险源导致的,但是有的安全事故可能是多个危险源导致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便是危险源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施工建设的安全隐患问题,保证施工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预期进行。而且有效地对施工建设中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大大提高施工建设的效率。

三、加强对危险源安全管理控制的措施

1、建立起危险源评价程序系统

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评价程序系统,才能进一步提高系统本质的安全化程度,实现管理者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控制,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最优安全管理方案,从而推进安全管理体制的标准化、科学化和系统化,进而提高危险源安全管理的水平及有效性。在此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危险源评价采用的方法以定性危险性评价(安全排查表、故障树分析、人员可靠性分析、事故树等)、定量危险性评价(概率风险评价法、打分检查表、MES等)以及两者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而重点使用的方法为概率风险评价法(LEC),其通过公式来计算出危险源危险性的分数值,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十分普遍。

2、落实项目部必须有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

拥有足够专业知识,经验的安全监理工程师是构建建设工程监理项目部所必需的;拥有完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安全监理工程师可以及时纠正日常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对发生的安全问题和事故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救援指导。同时要求监理项目部的安全资料也必须专门归档完善,这是完善工作的需求,同时也方便监理工程师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查漏补缺,也是监理工程师所面对日益重大的安全责任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进入施工区域的人员要戴好安全帽,并且要系好安全帽的带子,防止高处坠落物体砸在头部或其他物体碰触头部造成伤害。(2)施工区域禁止光脚、穿拖鞋或其他易滑鞋。(3)施工现场一切安全设施不得擅自拆改,防止因没有安全设施而发生伤亡事故。(4)非本工种职工禁止乱摸、乱动各类机械电气设备,不要在起重机械吊物下停留,以防止机械伤害、触电事故及物体打击事故。(5)施工现场要注意车辆,不要钻到车辆下休息,防止车辆轧人。(6)高处作业时,严禁向下扔任何物体,防止砸伤下方人员=。(7)进入现场禁止打闹,严禁酒后操作,防止意外事故。

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应注重对建筑施工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能力,有效控制危险源,从而降低安全风险。一是应对所有人员进行思想上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转变思想,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给所有工作人员详细讲解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二是应对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上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讲解各岗位的安全施工技术,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促进其操作的规范化,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5、完善危险源公示和备案机制

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之后,建设单位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应急方案和管理控制措施来加强对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因此也要进一步完善对危险源的公示和备案机制,通过加强对在场全体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公示告知来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以此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6、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各,项目部应定期组织人员对施工工地进行安全检查,仔细检查建筑施工存在的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改进。作为企业项目部专门的安全员则应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相关记录,对于已经发现的安全问题,应明确相关责任人,并督促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另外,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期间,应每月至少组织依次文明、安全施工大检查,及时了解建筑施工的安全状况,以便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

7、加强对施工危险源动态控制

随着工期推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单一工序与交叉作业工序的危险源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建筑建设施工的危险源控制应体现出动态性。在管理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建筑施工过程复杂,在施工活动开展之前就应进行危险源辨识,根据辨识的结果进行分级管理,尽可能通过消除危险源、预防措施、减弱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工艺,选择无毒无害物料,使工作环境、组织安排等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能力,消除不必要的安全风险。(2)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迅速,如果施工过程添加了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应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同时结合整个施工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做到计划赶得上变化,来进行危险源控制。(3)信息时代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扩大危险源的辨识范围,使技术性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危险源评价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8、制定好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施工现场出现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其目的是尽量减少或降低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影响。施工企业应该负责制定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并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以及进行必要的修订,应急预案中应明确:应急救援组织、职责和人员的安排,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准备和平时的维护保养。在作业场所发生事故时,如何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的安排,其中应明确,使用什么器材、设备。应明确内部和外部联系的方法、渠道,根据事故性质,制定在多少时间内由谁如何向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需要通知有关的近邻消防、救险、医疗等单位的联系方式。工作现场内全体人员如何疏散的要求等。

结束语

对于建设工程施工来说,实行一定的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对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生产的形势。目前的施工企业对于危险源管理的认知程度还不够高,现有的管理控制水平也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安全生产的要求,所以加强对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林尧清.高层建筑项目施工危险源管理[D].厦门大学,2014.

[2]黄飞元.基于危险源理论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福州大学,2014.

[3]聂本武.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研究[D].三峡大学,2014.

[4]张慧珺.建设工程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4.

论文作者:王文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工程中危险源的控制与安全管理论文_王文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