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文章鉴赏能力,语文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将阅读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以此提高学生语文成绩。而群文阅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形式。本文特对群文阅读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以期为学生语文成绩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一、前言
语文学科是一门以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过程。着重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资源丰富、环境良好和实践时机,通过反复训练以期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在语文实践能力和阅读能力引领下,群文阅读和传统阅读相比,优势显著。所谓的群文阅读是在特定空间内,探讨性阅读相关的数量不等课文的阅读形式,阅读内容更加丰富,联系更加紧密,阅读活动更加具有生活化和真实性,有更多选择时机,阅读的形式更加贴近小学生时机学习情况。群文阅读是教师有意识,有步骤通过特定数量课文的学习,为学生提供生活化阅读环境,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阅读素材,通过系统和专业训练,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在深入探讨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通过这些年对群文阅读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作者收获颇多,同时也有一些迷惑不解之处,群文阅读对于一些教师而言,尚且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许多教师对于它的认识停留在肤浅层面。在好奇心驱使下,作者通过观摩名课,聆听教育专家讲座和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交流,来之前迷惑不解,离开后硕果累累,作者通过亲身实践,尽管课堂上有些不足之处,但在实践中体验着收获,作者特将自身一些浅薄之见与诸位同仁进行分享。
二、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措施
1.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群文阅读的特征
所谓的群文阅读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将课文以特殊形式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独特感受,提出自己观点,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师生所选择的的课文都应紧密围绕议题中心进行阅读和思考,以期形成统一认识。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促使学生以新视角思考问题,在深度阅读中提出自身观点,增强师生之间交流,在教师因势利导下,学生思维得到拓展,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选题多样性。有上文可知,群文阅读在选题上具有多样性,教师在选择议题时,立足于中心议题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而教师在选择中心议题时往往考虑课文内容、主题思想、遣词造句等等方面,当学生在阅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概括上下文之间联系,以期总结课文主题思想。
(2) 选题开放性。群文阅读的开放性和探讨性决定了其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在群文阅读中,师生紧密围绕议题进行探讨,在开放性环境下,学生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基地啊程度提高,推动者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
(3) 统一意见。从群文阅读的开放性特点可知,在群文阅读中,师生选择的议题没有固定答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群文阅读的归宿在于师生之间交流,以期统一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可以陈述己见,教师将每位学生观点综合起来,以期形成统一意见。
(4)议题具有深度。群文阅读中,伴随着学生阅读数量的增加,阅读难度随之提高,一些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时,为了彰显自身深厚的教学沉淀,缩短学生阅读时间,以至于学生对阅读停留在肤浅层面,在课堂教学中,作者通过精心选择主题,在立足于课文内容基础上,灵活选择与之相关联的内容,尽管这些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强度和难度,然而作者并没有浅尝辄止,单存的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避免阅读流于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作者尝试三番五次的指导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阅读,从初步阅读、细细阅读和鉴赏阅读,不同目的、不同层次、不同视角、不同侧重点,不仅仅有初步阅读,更有深度阅读,在阅读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深度阅读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
眼下,小学语文课堂尚且处于单一分析教学,师生将主要时间用于一篇课文的探讨,上到主题思想,下到简单词句,还有一些教师习惯延伸教学,以至于学生学的苦不堪言,一节课下来,教师教的身心疲惫,学生学的一知半解,尽管如此,一些教师依旧不离不弃,布置一些课下训练题。长此以往,学生学的畏惧,丧失阅读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痛定思痛,学生之所以养成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我们教师的影响不容忽视。而群文阅读突破单一讲解弊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较低,没有过于复杂的问题,学生只需阅读即可,教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所见、所闻和所感进行指导,和学生一起阅读,形成统一意见,学生自始至终沉浸在阅读中,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一种轻松、自主环境中,兴致勃勃的阅读,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默默形成。
3.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树立学生学习自主性
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发挥着指导性作用,是课堂活动的管理者,随时随地和学生进行阅读互动,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而,学生阅读自主性依旧不能轻视,在群文阅读中,教师需要设计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阅读问题,以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发挥着指导性作用,不能代替学生自我分析,将一切问题由教师思考和解决,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只要恰当引导,促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善学乐学奠定坚实基础。
4.小学语文教师应拓展自主阅读形式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拓展自我阅读形式,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拥有较多的自主选择权,更容易产生阅读兴趣。一般而言,学生更愿意做那些会做和愿意做的事,阅读更是如此,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真、善、美”利用各种拓展形式进行系统和专业的阅读。由于拓展自我阅读是课堂内外结合,自主阅读和合作交流结合,涉及信息采集、探讨、研究等等细节,涉及教材和生活,从课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中拓展阅读内容和阅读形式,这给单一和封闭的课堂注入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放飞个性的舞台在深入交流和互相推荐中亲身体验阅读乐趣,兴趣随之提高,学生全身心沉浸其中,长此以往,在师生深度交流和全方位探讨下,学生知识面得以完善,能自主提出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能准确使用积累的语言、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言而总之:以上两点只是作者的浅薄之见,由于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双重制约,本文难免存在瑕疵,敬请诸位同仁提出改正意见。
论文作者:刘永洲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议题论文; 师生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