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疼痛分级的影响研究论文_左 琳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脑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是由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一旦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发生癌病变,肿瘤就会对周围组织进行挤压,进而使患者出现头疼、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脑胶质瘤患者疼痛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的疼痛分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中重度疼痛的有1例,中度疼痛的有12例,轻微疼痛的15例,无疼痛的23例,对照组中重度疼痛的有7例,中度疼痛的有19例,轻微疼痛的12例,无疼痛的12例,两组患者的疼痛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的有32例,满意的有18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的有22例,满意的15例,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胶质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脑胶质瘤;护理模式;疼痛感;生活质量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是由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一旦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发生癌病变,肿瘤就会对周围组织进行挤压,进而使患者出现头疼、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研究表明,人性化护理可有效降低脑胶质瘤患者的疼痛。基于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作用,此次研究特选取了101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了相关研究,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作如下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37~69岁,平均(53.25±0.35)岁,学历最高的为大专,学历最低的为初中;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39~70岁,平均(54.35±0.25)岁,学历最高的为本科,学历最低的为初中。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学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是手术干预,提升患者手术耐受力,叮嘱患者保持足够休息;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入院指导

在患者入院受,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医院以及病房环境,让患者快速熟悉治疗环境。同时,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病史,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信任自己。

1.2.2心理干预

面对疾病的干扰,患者很容易滋生一些消极心理,如焦虑、抑郁、恐慌等,这些心理对患者的健康极为不利。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一方面,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另一方面,向患者普及脑胶质瘤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案,要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护理人员可请以往成功救治的患者亲临现场说教,让患者安心。手术结束后,要第一时间将治疗结果告知患者,让患者安心、放心。

1.2.3术中护理

结合手术要求,调整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以便手术操作;协助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手术过程中协助医师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医师完成手术操作。

1.2.4营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可以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患者产生烦躁、交流等情绪;反之,不好的环境容易让患者焦躁,进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对此,护理人员要做好环境干预。首先,保证病房环境干净、卫生,定期消毒;其次,调整好病房温度与湿度,以便患者术后康复;再者,定期更换床单、被褥。另外,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个性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这些个性需求,如在病房放置一些杂志、书籍,配置收音机、电视等,借助这些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疼痛。

1.2.5生活护理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多,要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疼痛,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生活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护理人员要将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告知患者,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协助患者作一些有氧运动,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1.2.6体位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养一段时间,在这一期间,保证患者体位正确、舒适至关重要。对此,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后体位的干预。根据患者手术部位、伤口愈合情况,调整患者体位,引导患者置于舒适的体位。在调整患者体位时,要避免触碰患者伤口,并控制好力度。

1.2.7疼痛护理

术后,患者疼痛难耐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止痛药应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使用。同时,告知患者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鼓励患者少使用镇痛药,避免产生依赖性。另外,对患者进行科学的理疗,促进患者切口快速愈合,提高切口周围组织肌肉的兴奋性,进而降低患者疼痛感。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VAS可视化评分表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总分10分,0分表示无痛,1~4分表示微痛,5~7分表示中度疼痛;8~10分表示重度疼痛。同时,以中心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本次护理进行满意度回访,由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评判,分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感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在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随之恶化,使得各种癌症的发生率有了明显的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脑胶质瘤作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疾病,该病与环境有着的一定的关联性。从病理发生学的角度来讲,脑胶质瘤是内部遗传易感因素与外部环境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下引起的。脑胶质瘤发生部位是大脑,随着肿瘤的挤压,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癫痫等症状。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案就是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疼痛。本院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后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

护理是临床疾病治疗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科学的护理可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健康,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性化护理模式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它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受到如家人般的关爱。对脑胶质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通过心理干预,可以避免患者出现消极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疼痛干预,可以降低疼痛的发生,降低疼痛感;通过生活指导和环境干预,可以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行为,让患者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态接受治疗,降低疼痛。通过此次研究发现,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胶质瘤患者治疗中有着显著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娟.人性化服务在脑胶质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6):115+117.

论文作者:左 琳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疼痛分级的影响研究论文_左 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