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52
摘要:自来水质量和水厂环保卫生措施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用水安全,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主要来源是水厂自来水。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加工和化工企业日益增多,使得污染问题越发严重,甚至影响了水厂自来水质量。这要求水厂要针对水源污染这一问题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积极引进科学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自来水质量,确保人民健康生活。本文从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使用特征深入分析,进一步提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实际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水厂;应用研究
1.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
自来水厂控制系统主要是将滤池环节进行自动化控制,通过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对自来水厂各环节运作进行监督和检测,其主要功能包括:
1.1系统显示功能
运用计算机网络实时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及时反映出水厂运行技术参数,并且通过实际运行参数对比分析,得出水厂设备运行动态信息和安全隐患,对异常运行数据及时上报和反馈。
1.2系统报警功能
通过显示板块运行内容可以得出,在系统检测和管理环节获取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参数比对和设置。当系统数据变化超出正常运行标准,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报警功能就会显示出来,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故障信息,进而确定故障原因并且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1.3系统数据处理库管理功能
建立水厂生产和日常运行信息数据管理库,将生产原始参数进行储存,为水厂技术分析提供参考依据,记录故障信息和操作流程,为工作人员提供行为指导。
1.4系统制水流程
水厂制水流程主要包括:获取水资源—选择过滤药剂—杂质凝结—反应物沉淀—过滤循环—送水。在实际水厂运作过程中要结合设备操作工艺和相关影响因素对制水流程进行调整和改良,确保水厂设备运行高效性。
1.5系统控制监督功能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最大使用价值就是可以通过中央控制部门对水厂整体设备进行调试、管理控制以及人工操作,修改和设施相关数据信息,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成本和人工操作失误机率,是近年来最为科学先进的水厂控制系统。
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特征
水厂制水自动化控制系统方面主要采用单闭环技术,概况来讲就是加药系统控制和反馈过程。电气中央控制系统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设定流动电流检测值,对水源加药和搅拌环节参数进行分析对比。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检验水质并生成检测报告,将数据信息以网络媒介传输出去。当逻辑控制系统接收数据信息后再次分析和处理,将结果对比。针对偏差数值,采用变频设备控制,重新调整计量参数,形成循环控制和提醒,确保加药系统控制更加精准、可靠。
2.精准度高。可靠性强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抗干扰程度较强。现如今,我国已经广泛应用自动化技术,并且制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由于水厂生产和操作要求非常严格,在实际应用和方案设计过程中,增设集成电路技术,强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性和准确性。在系统电路控制环节,使用新型自动化技术。相较于传统水厂继电设备和接触设备,减少了末端接点,运行成本少且效率高,最大程度上降低设备运行故障发生机率。
2.2使用价值高且功能全
水厂生产规模和设备不同,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效果也不尽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全面渗透到大中型规模水厂,在实现自动化逻辑分析和处理功能基础上,增加计算功能,通过连接网络信息技术后实现数字控制。其中以系统功能单元模块为例,自动化技术覆盖面更加广阔,对设备位置和运行温度控制更加精准。另外,显示功能更加人性化,为工作人员操作和系统检测提供便利。水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通常以数字符号和图形传递信息,与水厂继电设备电路图相似。电气系统逻辑控制和指令处理不需要再进行复杂繁琐的设定,通过网络语言和电脑绘制等新技术实现设备控制。
2.3系统维护便捷,减少工作量
水厂传统控制系统主要采用连线技术,随着电气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逐渐取代了传统储存逻辑。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线路连接数量,在保障水厂运行设备外部整洁干净基础上,降低了生产运行流程和周期。生产设备检修维护更加便捷,减少了线路检测整理的工作量。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改变了传统控制模式缺陷,使用价值高。
3.搭建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
3.1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理念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应用,本质上是对舒畅生产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主要包括生产参数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故障分析、设备运行自动化控制以及设备检修和养护等内容。通过采用中央控制室显示功能,将各项数据信息展示给工作人员,实现对水厂生产运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
3.2自动化控制系统构成
按照水厂生产流程角度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结构化分,主要包括:信息化管理结构、检测控制结构、网络监督结构以及生产设备结构。首先,信息化管理结构位于系统中心控制机房,由中央数据处理库、水厂生产运行系统以及自动化中心控制系统组成;其次,检测控制结构是对整体设备运行实时监控,由监控系统、中央控制室、工程操作员站以及工业生产光纤环网组成;再次,网络监督结构由加药控制系统、水流量调度控制、配电监管测试系统、进水泵房检测系统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设备组成;最后,生产设备结构由现场生产设备总线路、现场生产设备以及配套仪表组成。
4.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应用
4.1流量调度控制环节
水厂工作人员结合实际设备运行情况和生产流程,在中央控制库中设置流量目标定值。通过现场设备总线路将监控指令传输到可编程逻辑控制设备中,实时管控水流量,完成运行程序编著,跟踪调节系统设定的目标定值,使水流量计算更加精准。
4.2加药控制管理环节
加药系统管理人员设置可编程逻辑控制设备标准参数,重点关注药剂原液比例和浓度、溶剂含量以及配药中流量控制。标准参数设置完毕后开启控制设备,结合设定书籍信息自动切换溶液使用情况,根据标准参数和实际数值差距调节水流磁阀,确保加药操作顺利进行。
4.3配电系统监测环节
配电系统安置要结合生产设备功率以及配电保护设施特征,在配电系统中增设自动化数字保护器。通过现场总线路技术连接配电系统和相关配套设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节电路电压和功率运转,进而保护设备生产质量。将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央数据处理库,精准可靠的数据信息可以确保设备故障预测准确性,降低设备故障发生几率,并制定有针对性突发故障处理方案。
4.4泵房监控环节
主要对生产取水环节、水源过滤环节以及出水环节进行远程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水厂生产设备机组功率、电压参数、泵房系统动态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和保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结合中央控制处理室调节运行标准值,实现对生产设备全面调度。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系统报警功能和故障分析处理功能。
4.5过滤监控环节
过滤系统主要是对水源反复过滤,高效能滤池引用恒定控制水位技术实现了过滤设备自动化冲洗,当系统设置的标准参数和实际水位出现偏差时自动调节阀门开关。另外,低程滤池采用流量控制技术对实际液面进行监督和控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触动报警设备。
结束语:
水厂生产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业运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理念提高,对水源供应质量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水厂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人们需求,进行相应改革和创新,通过运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全面提高生产技术,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成名.浅析信息背景下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4(09)
[2]王晓峰.当前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的应用[J].经济发展,2014(11)
论文作者:傅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水厂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功能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环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