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论文_张玲云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以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生产的20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例,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例,22.00%),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其有助于提升产科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模式;剖宫产产妇康复;产科护理质量

剖宫产是挽救产儿以及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方式,尤其是优势性突出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但剖宫产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1]。基于此,在剖宫产过程中仍需要配合护理[2]。因此,本文主要阐述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妇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为提升剖宫产护理质量提供合理参考意见,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生产的20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在对照组中,最大年龄42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33.25±1.20)岁。孕周39—42周;平均孕周(38.72±1.05)周。在观察组中,最大年龄41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33.31±1.28)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8.62±1.32)周。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孕周等临床资料,两组间基本信息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护理,精细化护理模式详细护理内容如下。

1.2.1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入院时,护理人员要以积极热情地态度迎接患者,并向患者简要介绍医院的环境,消除患者对医院的抵触感与陌生感。患者对剖宫产具有惧怕心理,从而会引起产妇焦虑情、紧张情绪,这会影响患者康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产妇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地掌握产妇的心理,积极地鼓励产妇,解决产妇顾虑与满足其合理需求。通过不断地与产妇沟通、交流舒缓产妇的情绪。同时,向产妇讲解剖宫产相关的知识、注意事项以及乐观情绪对胎儿的影响,鼓励产妇保持积极舒缓心态。

1.2.2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也是精细化护理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告知产妇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以及高维生素的食物,这有助于为剖宫产产妇手术提供能量。手术结束后,产妇喂养婴儿,指导产妇采用坐位环抱式哺乳方式喂养新生儿。所以,产妇需要根据护理人员的指导进食,起初食用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东西,多吃鸡蛋、瘦肉、蔬菜瓜果等食物。

1.2.3对患者进行行为护理

患者早期下床时候,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子宫进行收缩,促使其伤口能较快地愈合。责任护士每间隔1个小时要帮助产妇进行下肢伸屈,定时地进行翻身。麻醉后产妇恢复知觉,指导患者在床上坐怀泵运动,6小时候进行翻身等创伤活动,24h后抬高床头,逐渐过渡到下床运动。每天注意会阴清洁,擦洗2次,勤换会阴垫,每晚采用温开水泡脚,并进行乳房按摩,50℃热毛巾对入党进行热敷,各个手指相互配合以螺旋方向从乳房根部向乳晕方向进行按摩。

1.2.4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

术后,要及时地用温水将产妇身上的血迹、羊水搽干净,并穿好衣裤,注意产妇的保暖性。30min内让新生儿吃母乳,促使产妇内源性催产素分泌。在2h内,对产妇的阴道流血以及切口渗血情况进行监测。当麻醉消失以后,产妇自然地产生疼痛感。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做好疼痛护理,按照医嘱对产妇切口进行适当地止痛。例如:给予产妇止痛药物或者注射止痛剂等。叮嘱产妇不能骚挠切口,要时刻保持伤口周围的清洁性。当切口化脓时,要及时地与产妇进行诊治。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以及出血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标准差,用t进行检验,X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度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度评分 分

3.讨论

剖宫产是通过手术方式切开产妇腹部,最终分娩出婴儿的方式[3]。近年来,我国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越来越多,剖宫产能有效地避免对产妇以及婴儿生命的威胁,但该手术方式属于一种创伤性手术,患者会出现激烈的疼痛感。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比较大,术后容易出现尿潴留、出血、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所以,在为产妇剖宫产时仍需要配合一些有效的护理方式。精细化护理能有效地提升患者康复效果[4]。精细化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饮食、心理、并发症以及行为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护理。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其次,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适当的饮食指导,促使产妇的免疫力提升,促进其乳汁分泌。同时,在行为护理方面,其有助于加速患者伤口快速愈合,提升护理效果。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疼痛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例,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例,22.00%)。这说明,对剖宫产妇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其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疼痛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良好,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宫卓.马彩莲.李晓梅.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115-119.

[2]叶丽.精细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运用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32(6):89—93.

[3]黄伟琼.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围手术期的干预对术后康复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14,33(2):144-145.

[4]邱海花.蓝彩旋.钟玉旋.全面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康复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3):369-370.

论文作者:张玲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论文_张玲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