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骨一科 江苏 启东 226200)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PFNA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PFNA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护理1周内两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1周内,观察组的疼痛评分(1.3±0.3)分低于对照组(2.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优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手术患者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可减缓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PFNA手术;综合护理;NRS;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250-02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等优势,目前在骨科疾病治疗中应用较多[1],但由于手术本身仍属有创治疗,特别对于老年患者,因其本身机能减退,加上手术带来的心理应激和术后疼痛,往往造成患者焦虑、恐惧心理,进而影响治疗效果。随着现代护理观念及护理方式的不断涌现,骨科疼痛控制已成为护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PFNA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疼痛的改善情况,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60例行PFNA手术的老年患者,排除认精神障碍与认识障碍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30),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7.2±5.9)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转子间骨折19例,其他5例;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7.8±5.6)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7例、转子间骨折21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疼痛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多与患者交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必要止痛,并告知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等。观察组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通过研究病历,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部位,疼痛原因,采用数字疼痛分析评分法(NRS)进行分级。根据患者情绪,心理状态,心理年龄制定护理方案:(1)环境护理:环境的舒适度利于患者保持良好情绪,降低疼痛感,应创造出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2~24℃,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左右,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整洁干净,尽量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2)社会性护理:护理人员多关心患者,经常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加强患者与社会的交际,鼓励患者与同室的病友和谐相处,鼓励患者的家属多关心、照顾、安慰、鼓励病人,让患者感觉到家的温暖,从而减缓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3)针对性护理:患者伤口在术后1~3天内疼痛较重,可在手术后麻醉效果逐渐消失前,服用止痛药,降低患者的痛苦。指导患者做放松练习,如深呼吸,叹气等放松练习。练习时注意用手轻按伤口处,防止牵拉的疼痛。还可通过聊天、看书、听舒缓音乐,读报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疼感。(4)药物镇痛:早期应用自控静脉镇痛泵,以预防疼痛。(5)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护理人员术后应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宣教,以防出现问题时给患者带来过度恐慌,另外定期组织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讲座,对PFNA及对应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讲座,增加患者救治信心。
1.3 疗效判定
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疼痛程度评价参考数字疼痛分级法评分标准(NRS)进行评价,术后第1d即开始,每天早晚各统计1次,1周后计算均值,评分标准:0分表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轻度疼痛27例,中度疼痛2例,重度疼痛1例;对照组疼痛评分轻度疼痛25例,中度疼痛3例,重度疼痛2例。观察组疼痛评分均值(1.3±0.3)分低于对照组(2.1±0.4)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2例(发生率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5例(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3,P=0.023)。
3.讨论
疼痛是指机体对潜在损伤、组织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为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同特征,可对患者带来生理、行为、情绪反应等诸多不良影响。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骨科患者中约60%~90%存在程度不同的疼痛,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采用何种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骨科护理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综合护理方式用于老年PFNA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考虑为综合护理充分结合了患者情绪、疼痛程度,通过仔细倾听患者的倾诉,可帮助患者缓解内心压力,通过结合疼痛程度对不同的用药组合、剂量、临床反应等多个方面的考虑给药,能及时了解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配合医师给予对症处理,而且舒适的住院环境以及有效的社会及家庭支持,更能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树立疾病治疗信心,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刻骨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永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9):158-158.
[2]朱宏彬,窦玲云,周月爽等.优质护理在骨科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2):2034-2036.
论文作者:季小娟,陈春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