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农业学校 广东肇庆 52607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有机结合发展也成为趋势,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重要作用。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改变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还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品牌影响。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存在的不足,应立足自身寻找问题,制定科学的策略,保障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切实有效的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效率、建筑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
1、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1、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由于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没有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起来,且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导致建筑工程管理之之中出现的问题偏多,就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例如:人工管理因为出现一些失误降低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假使应用息化技术开展管理工作,就可以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有效的减少,由此也会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具有高稳定性和精准性、自动化、智能化四大信息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工程管理中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
1.2、减少工程管理成本
建筑工程管理之中涵盖的内容相对较多,像是施工管理、材料采购、工程设计以及施工准备等等,其中的每一个项目都必须要配备相应的人员来实施。假使可以引用信息技术管理,就可以降低人员配置的数量,缩减工程管理支出的金额。另外,建筑信息化管理还能够有效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升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
2、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内容不断系统化和综合化,这对于管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如今建筑工程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如何加强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提升竞争力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来看,与国外的一些管理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上存在了差异。
2.2、信息管理水平较低
在信息化技术中承载很大的局限性,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对信息技术应用学,采用单击操作的方式,这样进行信息传递中无法进行有效地进行,对各种信息也无法实现更加广泛范围的共享,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出现落后问题。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时,范围相对比较狭窄,在对于施工材料采购以及设备管理中并没有将信息技术进行应用,网络的传递效果不佳,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展开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遵循建筑行业特征,构建标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行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管理工作复杂和量大包括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编制、管理职责的划分、管理制度等,具体到建筑设计、合同签订、工程管理、材料管理、财务管理和过程核算等领域。建筑行业应结合建筑的特殊性,构建标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将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部门各环节有机的串联起来,完善工程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共享标准化,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信息化管理文化。同时,施工企业管理者还应以清晰的改革管理思路认清行业任务的核心发展目标,既不能过分依赖传统机械式管理方式,开展滞后性管理,忽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同时也不能完全抛弃密集型生产企业、工业式施工的传统文化管理思想,而应从适度强化做起,促进循序渐进的信息化建设与传统人性化管理的充分融合。
3.2、搭建多层次管理平台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外涉及业主、监理、设计、地方政府和上级管理机关等多方利益关系人,涉及到合同管理、现场施工管理、财务管理、概预算管理、材料设备管理等多个环节。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应充分考虑不同参与方的需求,建立一个涵盖施工现场管理、项目远程监控、项目多方协作、企业知识和情报管理等多层次的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平台,能够自动生成面向不同主体的数据,实现各种资源的信息化。
3.3、创建以数据为中心的工作流程
项目管理过程是数据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流动和传递的过程,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信息都是以书面通知、电话、传真等方式缓慢地,重复地进行,一个环节信息的获得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协作方可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了避免出现重复和交叉工作,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传递质量。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必须以数据为中心,项目参与者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以数据管理为依据,实现“一次输入、多次利用”即项目的每个人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系统将实现业务的自动流动。
3.4、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增强适应性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受地质条件和天气变化等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大,市政工程、房建工程等受天气变化、城市允许施工时间、噪音和环境保护要求高等限制,这些都影响甚至决定工程进度、资源投入等,同时也增加了成本预测的难度,降低了成本分析的准确性。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应具有施工参数设置功能,允许用户根据项目所处环境自定义相关参数,从而使系统的运行能够更加切合实际,增加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其次,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在确保项目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管理者最为关注的是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因此,系统应建立工程进度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完成的工程量,及时提供项目的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实时对比,最终预测成本发展趋势和提出成本控制建议。
3.5、构建信息化大数据
因为建筑工程管理中涉及大量的数据、信息和资料,这些信息数据在各个工程项目中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在传统的信息管理中,采用书面通知、电话传真的方式,不仅传递速度相对较慢,而且对很多部门的契合度要求很高,所以信息传播的质量大打折扣。若采用信息化管理,构建信息化大数据,不仅能直观、清晰地对工程数据进行查阅,还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
3.5、加大信息化管理软件研发力度
信息化软件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击垮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的枪支弹药、粮草补给,若管理软件很难适应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那么就很难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此外,建筑工程中比较常用的Revit系列软件主要作用是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管理,Revit系列软件在实际运用中,不仅难以适应中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而且其使用费用、维护费用非常高,对中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非常不利。因此,中国本土必须加大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研发力度,开发出高效、便捷、性价比高的管理软件,才能真正推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总之,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相关研究力度不断增加,技术也向着更加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场合生活当中随处可见信息技术的身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去了非常多便捷的服务,在现代一些公共设施中应用也能够提升他的可靠和稳定性,因此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施工管理当中能够具备更好的意义,将现有的施工管理传统技术进行有效的更新和改善,降低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能够将整个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内容变得更加系统和全面,这对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黎冠威.试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7):273+276.[2017-09-18].
[2]高俪萍.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居业,2016,(08):176-177.
[3]任贵刚.浅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6,(21):185-186.
[4]刘建文.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2(03):115-116.
[5]路志强.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4,(08):143-144.
论文作者:李季蔓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