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思想政治课“对话”式教学的实践策略论文_严芳

达成思想政治课“对话”式教学的实践策略论文_严芳

严芳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如何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对话双方自由探究,互相碰撞,达到教与学双方认知视界的融合,本文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达成“对话”式教学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和谐;文本;生活;理性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060-02

以“对话”为教学手段的自觉行动很早就出现。在非“对话”的时代,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是典范。“对话”在孔子和苏格拉底那里是自觉应用的,而且产生了好的教学效果。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等级森严,民主的“对话”只限于教育家个人的讲学风格。因为,还是非平等的“对话”时代,把“对话”作为讲学方式,让后人无比推崇。随着民主进程的推进和“对话”时代的到来,在主体性教学、主体参与式教学、教学与交往等研究的基础上,“对话”逐渐从教学方法升华为教学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学中总是希望课堂气氛热烈,充满生气。在教学过程中不“填鸭”,不唱“独角戏”;课堂不沉闷压抑、不枯燥乏味;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能有问有答,有讨论……。但我们发现这种课堂中的“问与答”的“对话”容易机械式的,特别是教育者面向众多教育对象提问时,不同理解程度,不同掌握水平的受教育者在一起附和,实际上这种教学不是“对话”式教学。真正的“对话”式教学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中或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双方认知视界的真正融合中。

一、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真正的“对话”式教学,下面谈达成“对话”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在师生关系中展开和完成的,师生关系如何决定着师生基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成为“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付诸实践的突破口,也是“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得以实现的保证。

实现“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给予学生一种平等感是很重要的。而这种平等感主要在于教育者是否具有平等的观念,教学过程是否切实做到平等,教育的方法是否真实地体现了平等的原则等,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让学生感受到平等,理解平等,追求平等,师生共同珍视平等。

没有平等,就成了教训和被教训、灌输和被灌输,就好像水遇到了油,谈不上对话和交流,也撞不出思维的火花。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这对教师提出了高的要求:一方面,在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熟悉和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差异,对他们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同他们建立一种“对话”伙伴式关系。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也会带来“教与学”的互惠共进,这也是“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当然,这种关系的建立,没有取消教师在教学中的独特地位和主导作用,因为没有教师的参与、引导、提升,“对话”就不会存在,教育的功能也无法实现。

(二)创设“文本”式的课程理念

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的,“文本”式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应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疑问性和启发性,并且能达成一种促进探索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诱发、鼓励师生去阐释并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对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生双方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也是共同探究、共同创造的过程,师生作为具有完整人格的交互主体,沉浸于生动活泼的探究之中也会获得精神的富足与增长,教师与学生都能获得心灵的解放,“对话”式教学的民主平等性也就得以真正体现,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权威”。教师围绕教材体系,与时俱进的创设“文本”,使教材“活化”,教师成为文本的再组织者、再创造者,学生是“文本”的理解者、发现者。教与学双方把“文本”视作是有生命的。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材被视为课程的核心与全部,出现“教材统治课程”的现象,课程是事先规定好的“跑道”,以减少教学的随意性,并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使得本应生动活泼、复杂多样的课堂教学变得毫无生气与活力。而“文本”式课程观教学内容不再是与我无关的静态的客体,而是一个向我们诉说对于世界的理解、看法和实践的指导,正是在这种似生命的诉说中师生获得了认知视界的融合,这样的课堂对师生都有更高的要求,双方务必付出真情实感,使“对话”由衷而发。

(三)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内容成为“对话”的话题,而要能引起对话,话题必须源自生活。这里所说的生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微观层面:主要指学生日常直接接触到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二是宏观层面:主要指社会历史实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二者密不可分。日常生活有学生的经验、需要,兴趣所在,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学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但仅仅联系学生有限的日常生活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往往会陷入学生当下的、偶然的、琐碎的生活,从而丧失教育引导学生走向新的生活的意蕴。因此,教学还必须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高度,自觉地去扩展学生的生活时空,使学生个体能够体会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作为生活的更为广阔的理性意义,将其当下的生活放置在广阔的社会历史实践的背景下去理解、领会和提升。

思想政治课越来越生活化,从高中的《哲学生活》和《政治生活》等课程看,因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较容易做到以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和个体成长发展方面的需要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的话题。二是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实践,把抽象的理论原理加以具体化,深入探讨这些理论原理对现实生活实践有哪些具体指导意义,并学会如何运用去认识和处理现实生活问题。通过教学,为学生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现实生活实践搭一个由此及彼的桥梁。

当然,强调教学设计联系生活的内容,并不是要求思想政治课放弃理论,忽视其思想性和学术性,以媚俗的方式迎合学生。事实上,学生也并不是不重视理论的学习,只是空洞的说教容易弄坏学生的理论胃口,丧失求知的欲望。

(四)选择“理性”化的教学方法

理性化的教学方法,从其过程发展看,一般都经历前后相承的思维过程,如,设疑—-质疑——探疑——释疑——新疑(批判与重构)。教学方法本身所具有的示范作用并不亚于教育教学的内容对学生的影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再使用简单的灌输、宣传等方法,而应广泛采用分析、论证、讨论、辩论、启发、对话、互教互学、自我教育等方式方法,用理性的教学方法培养有理性思维的人。

结语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越来越人性化,互动性强了,生活的意蕴浓了,师生的关系近了,研究式,探究式,参与式,体验型,谈话式,案例式……新的课型不断出现,“参与”、“探究”、“回归生活”……逐渐成为课堂上的关键词,从而使“对话”式教学呼之欲出。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前景充满足够的信心,并成为执着追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曹辉,俞静峰:《“对话”视野中的“两课”教学》 《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1期.

[2]李冲锋 许芳 :《对话:后现代课程的主题词》全球教育展望2003.2.

[3]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 教育研究2001.3.

作者简介

严芳(1970-)女,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论文作者:严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达成思想政治课“对话”式教学的实践策略论文_严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