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8年01月-2019年01月时期)收治以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为诊断的患者总计166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83例)与实验组(8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入路方法,实验组患者采取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治疗。对照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手术外观满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外观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1.2%)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外观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1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乳腺多发纤维腺瘤患者的治疗中,采取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手术外观的满意度,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理想。
【关键词】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治疗临床效果
主要发生在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及腺上皮的混合性肿瘤现象,主要是由于生活习惯及个人体质等导致发病的,多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生,与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增高存在紧密相连的关系。近年来其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比例约占所有乳房疾病15%。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传统手术效果较好,但术后瘢痕较为严重。目前不同入路切口也将造成不同手术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乳腺多发纤维瘤,采取乳腺下缘切口入路,获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经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乳腺多发性纤维瘤的标准;具有良好的认知与沟通能力;可接受手术治疗;依从性良好;临床资料完整;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恶性肿瘤;广泛转移;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曾接受过类似护理干预;精神异常者。将在我院近期(2018年01月-2019年01月时期)收治以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为诊断的患者总计166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83例)患病时间1.2-16.8个月,平均(5.8±0.6)个月,年龄34-68岁,平均(47.3±4.1)岁。实验组(83例)患病时间1.1-17.2个月,平均(6.1±0.7)个月,年龄31-69岁,平均(46.8±4.3)岁。一般资料相对照(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全身气管内插管麻醉,术前超声定位。对照组传统切口:放射状切口依据肿块位置、大小,彻底清除肿块。实验组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弧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直至乳房后间隙显露,钝性分离切开病变组织。两组患者经止血、确认器械无误后,可吸收线缝合并调整好乳腺外形,留置引流管,切口加压包扎。
1.3评价标准 对照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手术外观满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手术外观满意度评分采取10分制,针对患者对手术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乳腺外观情况,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 17.0分析,(X±S)表示计量,组间t检验;计数%表现,数据x2校验,以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外观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1.2%)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外观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1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3讨论
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为无痛性肿块的良性肿瘤,与患者体内青春期时受体内增高的雌激素周期性反复刺激作用相关。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传统乳切除手术选择放射状或横向切口,严重损害患者外形,具有一定局限性。实施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切口在乳腺下缘部位,一个切口可以将患者整个乳腺组织翻起进行肿瘤的清除,隐蔽性良好,美观度较高。最大程度保护原有形状与感觉功能,具有较高灵活性[1],减少术后积液、血肿等并发症现象的发生。林岚研究中选取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指出,对照组传统切口,观察组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瘢痕评分、整体外观满意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0%,低于对照组18.92%。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外观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1.2%)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外观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1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研究结果与丁佩[2]等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在乳腺多发纤维腺瘤患者的治疗中,采取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手术外观的满意度,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 王斌,王伟.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6):74 -75.
[2] 丁佩.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6):44 - 45.
论文作者:刘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乳腺论文; 切口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腺瘤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