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军区青岛第八离职干部休养所 266071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干休所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干休所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分为对照组(54例:未发生跌倒)与观察组(66例:发生跌倒),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基础资料,分析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既往住院跌倒史所占比例、脑血管疾病史所占比例、无24j陪护占比例以及镇静安眠药物使用史所占比例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合并脑血管疾病、无24h陪护或住院期间使用镇静安眠药物的老年患者易发生跌倒,加强护理监护,给予患者及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等护理对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干休所;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近些年我国居民保健意识以及人均寿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病情,另一方面可增加医患矛盾发生率,因此探究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十分重要[1]。本次研究比较干休所2018年1月-2018年12月54例未发生跌倒老年患者与66例发生跌倒老年患者相关基础资料,从而分析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干休所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按照患者是否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分为对照组(未发生跌倒)与观察组(发生跌倒),观察组66例老年跌倒患者中男(33例)女(33例)比例为1:1,年龄在62岁至78岁,中位年龄为(71.12±1.12)岁。对照组54例未发生跌倒的老年患者中男(30例)女(24例)比例为5:4,年龄在61岁至77岁,中位年龄为(71.11±1.11)岁。两组患者早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既往病史病案资料,比较分析两组老年跌倒患者既往住院跌倒史发生情况、有无脑血管疾病史以及24h陪护以及有无镇静安眠药物使用史。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探究老年跌倒患者相关危险因素。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软件包,结果中以(%)表示的相关计量数据,两样本百分数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病例资料,具体情况(见表1),观察组既往住院多伴有跌倒史、脑血管疾病史以及镇静安眠药物使用史,且24h陪护率低。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为我国现阶段医疗卫生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老年人机体各项脏器功能减退且饱受疾病折磨,已逐渐成为跌倒高危人群,相关医学研究显示老年人住院跌倒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3]。本次研究显示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观察组,绝大多数患者有既往住院跌倒史、脑血管疾病史、镇静药物使用史,24h陪护率低于未发生跌倒的对照组,由此可见,对于老年住院患者,若患者为脑血管疾病患者且治疗过程中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未合理落实24h陪护,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老年患者跌倒风险。
针对上述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相关对症护理措如下:(1)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结合患者病情给予个性化预防方案,从而降低患者住院跌倒发生率[4]。(2)改建住院环境,护理人员夜间巡视应检查患者有无拉起床栏,卫生间、病区走廊均增设扶手,防水垫。(3)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以及患者件数沟通,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并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向患者、患者结束讲解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内心需求,尽量满足患者基本心理需求,缓解患者住院紧张情绪,耐心解答患者、患者家属疾病诊疗疑惑以赢取患者、患者家属的信任,保证后续护理措施有效落实,与患者家属构建和谐、友善的新型护患关系。(4)制定应急方案,设置24h陪护监督制,向患者讲解床旁呼叫器使用方法,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在未得到医护人员同意,无他人陪同的情况下下床活动,发生跌倒实践。
参考文献:
[1]陆秀伟,周海梅.干休所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策略[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248-249.
[2]陆敏,王珊珊.干休所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234.
[3]龙占海,杨晓艳,樊献慧等.干休所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5,8(10):33-34,35.
[4]徐艳新.干休所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分析[J].医药前沿,2018,8(25):280-281.
论文作者:杨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患者论文; 干休所论文; 老年人论文; 老年论文; 因素论文; 发生论文; 危险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