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研究环保时代的我国对外贸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贸易论文,国际经贸论文,我国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成为国际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从而拉开了环保时代的序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国际环保问题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环保时代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日趋复杂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等构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环境和贸易一直有着密切关系,保护环境采取的措施往往牵涉到贸易政策。全球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压力促使人们愈来愈关注国际贸易领域的环境问题,签订有关环境条约,利用贸易和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成为当今时代环境保护发展的大趋势。许多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因而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和贸易规则,构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对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1.根据环保公约和法规限制或禁止产品进出口。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已签署了152项环境与资源保护公约,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与保护臭氧层有关的《维也纳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受控产品主要是运用制冷剂的电冰箱、空调器、烷烯炔化工品等,如不采用替代品它们将被禁止进出口。此外,各国的环保法规对食品、厨房用品的化学物残留量*=靶矶嗖返慕鹗艉康纫笠苍嚼丛窖稀U馕抟山灾诙嗖返墓*
际贸易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2.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影响产品的进出口。环境标志是指依据有关环保标准和规定,由国家确认并颁发标志以证明某一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符合环保要求。目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已相继实施环境标志制度,权威性的国际环境标志组织也正在酝酿成立。环境标志已在国际上形成一股强大的环保冲击波,无环境标志产品的进出口将受到数量和价格方面的限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受到严重制约。3.为阻止污染转移课征环境进口附加税。进口国为保护国内环境,对入境的有严重污染或污染难以治理的原材料产品及大量消耗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工艺、生产设备等,征收环境附加关税,以防止环境污染转移。
(二)世界环境保护热潮的高涨促使环保贸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近10多年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全球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迫切要求人类改变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地球生物圈的共同繁荣中谋求人类社会的持久繁荣。这样,环境保护就由人类的一般行为规则上升为社会经济领域必须关注的问题。人类生态环境是一种国际公用物品,保护环境属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由于国际贸易行为跨越国界,遍及全球,因而首当其冲地对整个地球的环境保护负有责任,从而使得作为经济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环保贸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首先,国际贸易带有越来越浓的环保色彩。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影响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与环境有关的市场风险和市场机会影响、甚至决定着国际贸易的获利情况。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产业发展和产品贸易将日益受到限制,与之相关的国际市场会随之萎缩和消失,为不污染环境或有利于环保的新产品市场所取代。其次,在国际活动中环境外交已成为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纽带。优惠贷款、无偿援助等与环境保护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环保合作项目成为国际金融组织和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优先领域。最后,环保贸易的范畴和数额不断扩大和增加。环保贸易除包括环保工业产品和环保服务的贸易外,经济贸易中的环境管理也属于环保贸易的范畴。目前国际环保贸易额已达2560亿美元,其中北美1060亿美元,欧洲1000亿美元,东南亚500亿美元,到2000 年全球环保贸易额将达3000亿美元。
(三)国际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为国际贸易开辟了广阔的“绿色市场”。
随着环保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上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消费心理、消费行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绿色消费”热潮遍及全球,产品的环境取向也越来越明显,全球出现一个由环保产品、环保技术和环保服务构成的庞大的“绿色市场”,为国际贸易开拓了广阔的范围。
第一,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具有环保消费观的消费者要求不污染环境的“绿色产品”。调查表明,67%的荷兰人和77%的美国人表示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环境问题,40%的德国人更喜欢购买“绿色产品”。在经济行为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环保意识和环保消费观势必越过国界,成为全球共同利益的体现,从而为环保商品开辟广阔的国际市场。第二,环保技术市场发展迅速。由于高科技时代的来临,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环保科学技术得到迅速的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不但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并能产生良好的市场效益,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途。据估计,目前全球环保技术贸易额已达2000亿美元,到本世纪末将发展到3000亿美元。第三,环保服务市场正逐渐形成。随着环境管理条例和环保法规日趋严格,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公司迫切需要查询与遵守现行条例和符合未来要求等有关的各种信息,因此,一个基于环保服务的信息市场正逐渐形成。总之,环保因素正渗透到各种产业的各个生产领域,“绿色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
二、环保时代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挑战与机遇
(一)环境保护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应采取积极措施对待环境贸易限制政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环境保护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日益密切,有关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为实现环保目标采取的主要贸易限制措施(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若不采取积极措施,我国有数百个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销售,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无出路问题。
为此,我国亟需采取积极措施适应国际环境贸易政策。首先,应推行和完善环境标志制度。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环境标志,涉及几千种产品。环境标志制度不但成为新的合法贸易技术壁垒,也是国际贸易合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一方面要积极鼓励企业争取国外的绿色标志,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效益;另一方面,应完善国内的环境标志制度,努力按国际标准施行,争取国际社会承认。1994年5月我国已经成立“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 并公布了首批认证的六类产品。实施和推行环境标志不仅将对我国外贸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根据国际惯例限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其次,及早研究新的环境贸易措施并制订防范对策。随着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 关贸总协定的法律条款已为一揽子的“最后文件”所取代。在新规定中,传统的非关税限制措施明显减少,而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必将更多地利用环保名义,采取更加隐蔽的环境管制措施来限制或拒绝他国产品进入。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出口贸易损失。最后,利用WTO及其有关文件抵制环境贸易壁垒。WTO的“最后文件”中虽没有针对环保问题的专门协定,但在有关文件中涉及环保。其基本原则是,一方面承认各缔约方为环保的目的有权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另一方面则要求这些政策措施不致妨碍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常动作。WTO 内还设有贸易和环境委员会负责处理与环境和贸易有关的问题。我国加入WTO 后,可援引“最后文件”中有关环境与贸易的条款,并通过专门机构抵制环境贸易壁垒,保护我国利益。
(二)庞大的国际和国内环保贸易市场有待我国的参与和开拓,亟需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机制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和世界环保热潮的高涨,环保贸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环保贸易在我国虽然是新兴领域,但拥有巨大的市场。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使环境质量和自然生态不断恶化。为控制环境污染,我国将进一步强化环境管理和增加环保投入,并需要大量的环保设备。此外,我国的一些环保产品已出口到海外,但规模有限,国际环保贸易市场还有待我国参与开拓。总之,我国的环保贸易在国际和国内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我国支撑环保贸易的环保工业和环保服务业起步较晚,在规模、技术水平和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为了更好地在国际环保贸易市场上参与竞争,必须迅速调整发展战略和机制,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第一,组建环保业集团公司,使环保业向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大部分是规模小且分散的乡镇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品档次低、质量差,缺乏与国际竞争对手抗衡的能力。因此,在环保工业方面应鼓励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的企业组成环保工业集团公司,形成高经济效益的规模生产;在环保服务业方面应形成统一的服务网络(集团或公司),参与国际环保服务业的竞争,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壮大。第二,积极有效地引进环保技术、设备和资金,加快环保产品更新换代。针对我国环保工业现状,通过引进外资组建环保大中型企业和加速对老环保企业的改造,是我国环保产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捷径。今后应增加安排环保产业的外资项目,可采取中外合资、合作设计和合作生产返销等多种形式,加速生产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高档次、高水平产品。此外,要加强对引进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反向工程研究,并进行改进和创新。第三,建立全国环保产业质量检测和评估中心。由于我国环保生产及技术水平落后,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的都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很难打入国际市场。因此,必须制定和健全环保工业产品和环保服务业的标准,建立环保产业质量检测和评估中心,通过严格的质量检评,促使环保产业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从而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以高质量取得优势。
(三)国际环保浪潮对我国外贸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挑战,应重新构造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促进环境与贸易协调发展。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因而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环保浪潮。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影响到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日益高涨的环保热潮极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在经济战略指导思想上,偏重外贸的经济效益,较少综合考虑社会、生态与环境效益,结果导致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盲目开发一些高污染出口产品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口一些有害产品和有毒废弃物也严重污染了环境。
国际环保热潮给我国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外贸发展模式,将环境保护纳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发展贸易中保护环境,使环保与外贸发展相互促进。首先,应建立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出口产品的开发重点应放在以下三类:一是绿色食品。这是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最佳结合产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我国从90年代开始开发绿色食品,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开辟了新途径,并展示出光明前景。二是环保技术与产品。保护生态环境将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环保技术与产品市场潜力很大。我国应把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领域,采取特殊优惠政策进行鼓励。三是环境标志产品。应当认真研究主要贸易伙伴在绿色标志等方面的规定,积极开发、生产符合环境标志的产品,并使之成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导向性产品。坚决禁止进口国外有害的生活垃圾和有毒废弃物,积极进口有利于改善生态与环境的技术和产品。其次,把改善生态与环境作为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的重要内容。由于发达国家严格的环境标准和环保法规以及高昂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费用,一些国家和地区企图把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按污染程度建立严格的项目审批制度。对污染程度较大的项目严格控制,对高污染且又无法控制的项目禁止设立,对一些污染程度较大,国民经济发展又需要且可得到治理技术的项目,可集中到有关开发区内以便集中治污。最后,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积极主动地展开环境外交,争取各种环保优惠贷款,以环保促贸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