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层建筑的建设当中,离不开型钢悬挑脚手架的作用,因此不断提升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也成为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手段。基于此,本文针对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的设计内容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搭建顺序、施工构件以及施工安全等施工要点的分析,为提升建设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脚手架设计
引言:
高层建筑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脚手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层建筑一般来说都对建筑的硬件设备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设计与安装型钢悬挑脚手架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质量问题以及功能性较强,
1.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设计
1.1材料选择
材料的选择关系到了整体的脚手架质量,同时也是对于员工的人身安全具有保障的。在材料选择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针对以下几个标准进行严格的遵守:首先是选择材料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施工场地状况。在不同的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场状况也是具有差别的,总体上来讲必须要针对材料的强度、硬度做出有效的筛选,如果材料强度硬度不合标准,那么就会导致后续工作受到影响。脚手架所用到的钢管材料需要具有光滑的外表,如果外表出现瑕疵、裂痕也是对后续工作的威胁。其次是在材料的抗压能力选择上,高层建筑建设时所需要安装的脚手架是十分注重承载能力的,如果抗压能力不足就会产生断裂、破损等现象,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最后是在螺旋性能筛选方面,螺旋是一种有效稳定脚手架结构的构建,如果螺旋质量不好就会导致脚手架不稳,或者是承压能力较小。在材料选择过程中将质量与性能放在首要地位,有效推进建筑业发展。
1.2型钢支承架
型钢支承架对于整体的脚手架结构具有重要的固定作用,是在脚手架设计当中考虑的重要一环。在进行型钢支承架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关预埋螺旋在固定方面的问题。所谓型钢支承架就是针对在整体脚手架设计中各个承接环节所进行承重作用的钢支架,这种支架最大的作用就是对整体结构起到有效的依托作用。在进行预埋螺旋固定以及预埋件的焊接固定设计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在支承架各项之间具有准确的距离。距离要素关系到了其主要的承重能力与稳定性能。在不同支承架之间,纵向的距离如果和立杆纵向距离不对等就需要通过设置纵向的钢梁手段来进行固定,如果缺少纵向的固定装置,那么就会导致立杆负载能力较低,进而引发整个结构的不稳定。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稳定以及质量,这是对经济损失的规避也是对人身安全的保障。
1.3脚手架上部结构
脚手架在上部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实质上是大致相通的,无论是在普通的脚手架上部结构设计当中,还是在型钢悬挑脚手架上部结构设计当中都必须要注重一个基本标准,就是相应的技术规范,在技术指导规范内部进行设计才能够规避一定的风险,并且有效促进整体的质量结构稳定。首先在型钢的支承架上部,必须要保证高度不高于20米,如果超过了24米,那么就需要利用分段的形式来进行稳定性建造。型钢的支承结构如果需要分段的形式,那么还需要注重的是在悬挑梁底部,设置稳定的悬挑脚手架立杆预埋,二者之间的距离必须要保证在廍距1.8米,间距保证在1.5米,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出现不稳的现象。
1.4连墙件设计
连墙件指的是在高层建筑的型钢悬挑脚手架主体与建筑物主体之间进行连接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的结构设计更是保证整体脚手架稳定性以及施工操作人员安全的重要影响要素,因此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结构足以支撑各种工作行为。在常见的情况之下,靠近主节点的位置就需要保证距离达到30厘米,否则会导致结构稳定性较差。在钢结构的部件与建筑物墙体之间设置连墙件,设置点需要经过准确的计算与规划,设置时所采取的布置结构可以用菱形设置,或者是方形、矩形等,这些形式都能够有效帮助其进行结构稳定工作。如果采用的是双排落地设计方法,那么需要保证高度在50米以下,就需要整每一根连墙件所覆盖的具体面积小于40平方米。,如果采用的是双排悬挑,并且高度在50米以上的建筑,那么就需要整每一根连墙件所覆盖的具体面积小于27平方米[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搭建高层脚手架要点分析
2.1搭建顺序
开展具体的搭建工作,必须要注意到的是,搭建工作不能够忽视的两点,一是结构科学性,二是工程稳定性。而在搭建的顺序规划与实施过程中,都深刻体现了这两点。搭建工作的顺序包含以下几点:①进行合理的悬挑构件安装,保证构建安装合理性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②在进行安装搭建工作之前,针对悬挑钢梁的底座建设进行质量保证,底座直接关系到了整体结构的稳定,如果在底座搭建时不能保证其土层结构、螺丝结构等牢固,那么就会导致后续工作都受到影响。将底座搭建完毕之后,开始相对应的扩散式建设,一底座上的树立立杆作为主要的出发点,进行发散式大件事必须保证合理的搭建顺序,不要将立杆顺序弄乱。③将立杆搭建工作完毕之后针对周边大横杆开始固定工作,固定工作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将每一个边角部分都设立三到四个立杆,这样能够有效开展后续的横杆安装。④所有的立杆必须要保证处于垂直的状态,横杆以及立杆之间所形成的结构也必须保证在一个水平线上。⑤开展检查工作,并进行螺栓的安装。安装螺栓时将自身的力量控制到45NM到55NM之间。⑥开展后续搭建,以上五部主要是脚手架搭建工作的起始步骤,只有具有稳定的根基才能够保障其后续工作的安全。需要注重的是在每一环节的安装步骤结束之后都需要对安装的效果进行检验,这样才能够促进后续工作开展的效率提升。
2.2施工构件
施工构件选择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部分已经在上文中提及,构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在开展安装工作时,首先保证对于立杆构件安装的科学性。立杆在安装的过程当中,不同的立杆之间必须要保证具有一定的兼具,间距以1.5米为最佳,允许较小的合理偏差,但是并不能够超过±5mm,并且在立杆垂直中也允许有一定的偏差存在,但是要保证在±10mm之间,一旦超过了这个偏差就会导致不良的后果[2]。
其次是在扫地横杆的搭建过程当中,扫地横杆是一种针对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稳固作用的构件,因此,设置过程中相关的需要让人垫板地域扫地杆的20mm,并且针对扫地杆和立杆的端头之间,也存在有一定的误差,但是必须要控制在10mm之间。在相对应的横杆安装过程中,一把本来说都是利用对接的方式,在横杆与横杆之间保证具有1.8米的布局距离,防止由于距离过小而产生的密度较大,也防止由于距离较而产生的不稳定现象。
2.3施工安全
施工的过程中必不可少要关注的就是整体工程的安全问题,这个安全问题包含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需要针对施工人员自身,二是需要针对经济效益方面。首先脚手架的质量是关系到是否会发生安全事故的,在进行脚手架建设时,目的是为了促进高层建筑的发展而建设的一种有效辅助措施,这种辅助措施如果出现了质量与稳定问题,就会导致施工者在一个风险较大的环境下开展工作。二是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对于施工方、承办单位来说都是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济方面的威胁也是一种安全范畴。所以在安装过程中,相隔一段距离就可以采用刨撑进行稳定,在脚手架结构稳定后在进行拆除[3]。并且安装时必须针对施工范围划定出制定的区域,并且配合有效的相关标注,防止居民、其他工作人员误入,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安全。最后也需要在遇见质量问题时及时停止工作,进行上报,在危险排除之后,才能够继续开展建设工作,提升工作环境安全性。
结论:
总的来说,在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设计与搭建的过程当中,都离不开严密的材料选择、数据计算以及拼接安装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建筑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收益。我国的建筑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也意味着必须从技术层面开展为建筑行业发展做好有力的推动。因此将高层型钢悬挑脚手架设计搭建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理念到技术实现进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曲建军.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安全,2018,33(01):32-34.
[2]马炳成.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4(08):73+61.
[3]肖成安.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J].山西建筑,2014,40(11):118-119.
论文作者:侯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脚手架论文; 型钢论文; 工作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横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