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 646000
【摘 要】目的:探究儿科急诊清创缝合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200例进行急诊清创缝合术的患者进行护理,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室率102.3±9.5次/分钟,对照组患者为126.5±12.5次/分钟,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急诊清创缝合术的护理采用综合全面的方式进行,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的护理满意率,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儿科;急诊清创缝合术;护理;效果
急诊清创缝合术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进行相应的操作时容易出现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恢复和健康;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就成为关键所在。本次我们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200例进行急诊清创缝合术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旨在提高儿科急诊清创缝合术的护理效果,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200例进行急诊清创缝合术的患者进行护理,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共200例患者中不包括患有严重肝肾疾病或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200例患者均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00例患者家属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35±2.13岁;观察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25±2.61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即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辅助,同时对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发现问题时及时向主治医生进行报告,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1)心理护理:首先对患者进行安抚,同时向家长介绍治疗的基本情况,例如有效的清创虽然会另患者产生不适感觉,但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得到较好的恢复;尽量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家长对于工作的认可;(2)环境护理:对于患者所处的环境应该尽量保持清洁,同时在出入病房进行巡视时应该随手关门,并且动作要轻,使患者能够在较好的环境下得到恢复;同时可以在室内适当的摆放花草等,为患者尽量营造一个较为轻松的氛围;(3)饮食护理:对于患者在讲解注意事项的时候,应该令其家长也在场,叮嘱患者应该减少食用辛辣刺激等食物,同时语气应该尽量轻柔[1],取得患者和家长的认可;(4)疼痛护理:在治疗初期因为使用相应的镇痛药物,所以患者多数不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觉,此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干预;药物一旦停止作用后患者会产生一定的疼痛感觉,此时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对症的止疼干预,同时以玩具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及时报告医生。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心室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调查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率,总满意率等于很满意例数加满意例数[2],二者之和除以总例数,所得数据再乘以100%;将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采用t进行检验,检验后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室率102.3±9.5次/分钟,对照组患者为126.5±12.5次/分钟,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满意率比较[n(%)]
3.讨论
急诊清创缝合术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儿科临床中进行该操作尤其明显,因为儿科患者的年龄大多较小,心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况,导致心率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继而表现为哭闹等,家长在进行陪护的过程中看到患儿哭闹较为严重[4],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率都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探究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本次我们对我院接收的200例进行急诊清创缝合术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心室率102.3±9.5次/分钟,对照组患者为126.5±12.5次/分钟,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为在儿科临床工作的过程中本身细枝末节性的内容就比较多,如果对于护理工作不能有条理的进行,则很容易出现患儿不适哭闹等,此时反而会影响患儿的正常恢复[5];因此我们体会,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及时对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干预,同时和蔼的态度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认知,从而提高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情况,提高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综上所述,儿科急诊清创缝合术的护理采用综合全面的方式进行,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的护理满意率,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舒德惠.急诊外伤行清创缝合术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138-140.
[2]钟仲英.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优质心理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3):171-172.
[3]王二娥.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患者综合护理实施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4):422-423.
[4]季婷婷.急诊外伤行清创缝合术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8):34-35.
[5]梁艳平.小儿颌面部外伤清创缝合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10):60-61.
论文作者:何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对照组论文; 儿科论文; 两组论文; 满意论文; 方法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