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新萍
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 417500
摘要:目的:分析西药和中成药配伍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西药和中成药配伍治疗患者650例,时间段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其中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75例。回顾患者的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分布情况,统计临床用药途径,观察不良反应的症状表现并评估严重程度。结果:患者年龄以60岁以上为主,占比41.33%;用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比57.33%。累及系统以神经系统(46.67%)为主,其次依次为循环系统(21.33%)、消化系统(14.67%)、皮肤和粘膜(10.67%)、其他(6.67%);严重程度为轻度(65.33%)、中度(32.0%)、重度(2.67%)。结论:西药和中成药配伍不良反应会危害人体多个系统,提示药师合理配伍,保证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西药;中成药;不良反应;应对措施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western medicine and Chinese patent medicine.Methods:65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time period was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7,and there were 75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 after drug use.The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reviewed,the distribution of sex and age,the way of clinical use of drugs,the symptom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the severity was evaluated.Results:the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more than 60 years old,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41.33%.The main route of drug use was intravenous injection,which accounted for 57.33%.The nervous system(46.67%)was the major system,followed by the circulatory system(21.33%),the digestive system(14.67%),skin and mucosa(10.67%),and the others(6.67%).The severity was mild(65.33%),moderate(32%)and severe(2.67%).Conclusion:the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will harm many human systems,suggesting the rational compatibility of the pharmacists and ensuring the safety of the drugs.
Key words:Western medicine;Chinese patent medicine;adverse reaction;Countermeasures
随着中医研究的深入,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广泛,其中西药和中成药配伍使用,能发挥协同作用,起到优劣互补的效果,从而提高临床疗效[1]。但是,两者配伍不合理,就会降低药效、增加毒副作用,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轻者延误病情,重者威胁生命安全。掌握西药和中成药配伍不良反应的特点,才能为合理用药提供支持和依据,基于此,本文对我院75例用药不良反应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西药和中成药配伍治疗患者650例,时间段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包括男性346例(53.23%),女性304例(46.77%);年龄位于6-80岁,平均(46.2±6.7)岁;病程3-15天,平均(6.8±1.5)天。其中,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75例,发生率为11.54%。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纳入标准:(1)患者意识清晰、资料完整;(2)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满足联合用药指征;(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精神病史患者;(2)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排除妊娠哺乳期女性。
1.3 研究方法 回顾75例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分布情况,统计临床用药途径,观察不良反应的症状表现并评估严重程度。其中,不良反应的判定标准如下[3]:患者按照正常方法、剂量用药,出现和治疗目的 无关的有害反应,排除药物滥用、过量使用、违规用药、药品质量问题引起的反应。严重程度分级标准:①轻度:不良反应症状轻微、不发展,无需治疗即可自愈;②中度:不良反应症状明显,对器官、组织、系统造成一定损害;③重度:器官和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残疾,危害生命安全。
2结果
2.1 患者性别年龄分析 在75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44例(58.67%)、女性31例(41.33%)。其中20岁以内11例,占比14.67%;21-40岁15例,占比20.0%;41-60岁18例,占比24.0%;60岁以上31例,占比41.33%。
2.2 临床用药途径分析 在75例不良反应患者中,静脉注射43例,占比57.33%;口服用药18例,占比24.0%;皮下注射10例,占比13.33%;外用敷贴4例,占比5.33%。
2.3 不良反应症状表现和严重程度分析 在75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累及系统以神经系统为主,其次依次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和粘膜、其他。严重程度分级:轻度49例,占比65.33%;中度24例,占比32.0%;重度2例,占比2.67%。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中西医结合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应用优势是能增强疗效,缩短治疗时间[4]。例如:四环素和黄连一起使用,能提高抗菌活性,避免产生耐药性;地高辛、维生素B和陈皮一起使用,可以延长药物成分在胃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以便人体更好吸收;磺胺增效剂和板蓝根颗粒一起使用,能增强消炎杀菌功效。其中,中成药大多是复方制剂,西药大多是化学药物,两者在组成成分、药理作用、用法用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必须掌握每一味药物的药性,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辨证施治,才能合理配伍,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否则就会出现用药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中,选择75例不良反应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60岁以上患者人数最多,占比41.3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分析认为,老年患者的体质、器官功能明显减退,药物成分滞留在体内的时间长,且患者可能合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因此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第二,静脉注射患者居多,占比57.33%,这是因为注射治疗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系统,参与全身循环,药效发挥更加快速,造成的不良反应也更加明显。第三,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以神经系统为主,占比46.67%,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嗜睡等。这是因为神经系统和疾病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参与到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就会首先累及神经系统[5]。第四,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以轻度居多,占比65.33%,患者症状轻微、不发展,一般不需治疗即可自愈。
分析西药和中成药配伍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一是中成药的药物成分复杂,而且药性和毒性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西药联合使用可能打破这一平衡;二是不同药物剂型搭配不合理,例如西药注射剂+中成药片剂,前者起效快、后者起效慢,难以发挥出协同效果;三是临床药师的药理知识掌握不全面,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最终导致配伍不当[6]。结合以往研究文献,常见不良反应配伍如下:①麻黄碱类中成药,主要用于平喘止咳,但麻黄碱能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就会影响茶酚类神经递质,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②氰苷类中成药的主要成分是氰苷,具有呼吸抑制的作用,和喷托维林合用,患者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③四季青、地榆中成药制剂中,含有水解鞣质,会对肝脏产生毒性,应该避免和其他肝脏治疗类西药合用。
此外,对于临床药师而言,应该扎实掌握中成药和西药配伍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相互影响;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明确用药方法和剂量,从而发挥出各自的优势。综上,西药和中成药配伍不良反应会危害人体多个系统,提示药师合理配伍,保证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黄彬彬.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J].当代医学,2014,(17):115-116.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02(23):342-346.
[3] 梁红兵.中成药与西药合理配伍使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81-182.
[4] 房伟.我院中成药和西药配伍不良反应的报告及原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0):117-118.
[5] 彭艳.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应用引起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6):2-3.
[6] 赵熙婷.我院中成药与西药配伍不良反应报告及原因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6,14(11):30-31.
论文作者:钟新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中成药论文; 西药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就会论文; 症状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