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探讨论文_杨诚河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探讨论文_杨诚河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广东汕头 511450

摘要:公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运输工具,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的同时,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也越发频繁。基于此,本文以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作为研究课题,对影响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发因素展开了详尽探讨,并根据安全事故发生的诱因提出了相应实行措施,以期望公路工程项目在实现质量建设的同时,能够确保安全作业。

关键词: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发因素;预警管理

1.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的分析

1.1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作为诱发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一个不可抗力因素,必然会与自然灾害、气象因素、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等有直接关系,这些因素在某种条件下会成为诱发公路施工事故的主导因素。也就是说,公路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一年到头有很大可能都在建设作业状态,昼夜进行施工。因此,工程施工在建阶段极易受到刮风、下雪、扬尘、起雾等影响,进而增加了安全作业生产的隐患。如雨季高发季节,在施工过程中就要周全考虑到塌方落石、泥石流等的可能;气候相对寒冷的季节施工,有可能导致作业设备冻结等。此外,自然环境中的地质环境也很重要。尤其是对公路施工作业而言,必须要周全考虑好地质结构、周围自然条件、以及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等,目的是根据地质条件去采取解决措施,以此才能尽量避免复杂地质结构对工程施工的负面影响;越复杂的地质构造,遇到的岩溶、采空区、滑坡等不确定性的因素就越高,而一些软土结构不能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也必然会相应不规则沉降现象发生,进而引起安全事故等。

1.2作业设备因素

其一,由于公路施工新工艺、新技术的更新升级或换代,用来进行传统工艺施工的设备也逐渐退场,而一些新兴的设备逐渐走上施工场地。所以,与之存在的问题就是施工方不能较快适应新型设备的操作方法,从业素质、专业技能都非常有限,所以很难对作业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养护等做到责任分明与分工明确,进而增加了安全隐患,在必要的条件下会诱发事故产生。其二,设备使用年限内的及时维修不到位,最直观就会造成设备正常使用受到限制,而且还能连带引发其他的机械故障与隐患等,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1.3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

1.3.1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综合素质较低

一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在施工现象也没有穿戴相关的施工服,例如:安全帽等;还有一部分施工人员由于自身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有限,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不规范,不了解施工流程,造成公路施工安全事故。

1.3.2 管理不到位

公路工程施工中,一些管理人员过于重视工程施工进度,没有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管理知识的缺乏,管理意识与管理方式的滞后,无法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管理,导致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1.4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

直接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物体,称为“起因物”;在生产安全事故中直接造成伤害发生的物体,称为“致害物”;致害物作用于被伤害者的方式,称为“伤害方式”。起因物和致害物的类别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为按其自身的特征划分,包括单件硬物,线路管道,机械设务,易燃和危险物品,作业场所、地物和地基和地层状态,飓风、热带气旋、暴雨、大雪、雷电等恶劣和灾害天气及其他突发的不可抗力等;另一种为按其引发的事故划分,包括物体打击,高处附落,机械和起重伤害,触电伤害,坍塌伤害,火灾伤害,中毒、窒息和爆炸伤害等等。伤害方式包括伤害作用发生的方式、部位和后果。对人员伤害的部位为身体的各部(包括内脏器官),伤害的后果分为轻伤、重伤和死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伤害作用发生的方式则有以下十八种:碰撞、击打、冲击、砸压、切割、绞缠、掩埋、坠落、滑跌、滚压、电击、灼(烧)伤、爆炸、射入、弹出、中毒、窒息、穿透。

2.公路施工安全事故预控管理模式研究

2.1 预警分析

对于公路施工来说,预警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对于引发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估,主要是监测和评价在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公路施工活动的安全度,施工机械设备以及公路施工活动所面临的以及有可能会面临的不利的环境变动。这里,对于环境的监测以及预警主要就是对公路沿线的环境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监测。这就需要在即将要监测的地段区域内设置相应的设备一遍进行监测,与此同时将监测所获得的信息传送给相关部门。预防灾害所采用的监测设备需要事先设定一个基准值,将它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一旦监测数据达到这个基准值,监测系统就会自动启动报警系统。不仅如此,该系统还必须能够迅速准确的判断出安全检以及查运行管制是否是必要的。如果接触了运营管制,信息将会被传送给各终端。

其次,,就是对公路施工事故发生后能否进行紧急处理对策的评价。要明确当安全事故发生后人员需要采取的应急处理预案,尽可能的减小安全事故损失。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预测和控制管理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随机性、经验性的层面上,同时还要避免不统一的状况的发生。

2.2 加强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2.2.1建立公路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管理制度应以责任制为中心,目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已实施从上到下签订责任书,安全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具体实施,否则责任书也就变成一纸空文。

2.2.2 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

要明确公路施工企业的主体责任,尤其要明确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制定安全生产责任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具备交通特征的安全生产控制体系。

2.3公路施工与安全施工设备

2.3.1对公路施工设备要严格进行现场管理

认真落实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操作者应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确保公路施工机械在工作时不出问题。跟踪检查,避免故障多发,将设备的损坏后修理转变为预防性修理。

2.3.2提高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

公路施工应在施工现场展示平面布置,应对具有潜在危害的场所设立安全警示标志。要求正确使用机械安全设施。

2.4强化工人安全素质

要针对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持续性的安全教育,鼓励其进行自学,并且在安全工作的人员结构上进行一定程度优化,能够向着高学历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性的安全培训,使得安全管理人员能够提升综合素质。这样一来,就能够通过长时间的安全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工人的安全素质,针对农民工要进行必要的专项技术培训,使得农民工能够具备安全造作的能力,同时形成安全施工的整体意识。

2.5重视施工环境安全管理

根据公路工程的特点完善施工现场和环境和安全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施工现场布置要求紧凑,场内交通便利,减少临时设备的搭建,满足工程施工防火、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合理划分施工现场的功能,依据工程项目的要求划分作业、材料堆放、办公和生活区等,这些区域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如办公和生活区应该离建筑物坠落处的半径之外,并应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树立警告牌,避免闲人进入危险区。

结语

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既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主观需要,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树立安全施工意识,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采取合理的、科学的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景春,徐日红,侯卫红.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12):10-13.

[2]李婷婷.山区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与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5):20-28.

论文作者:杨诚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  ;  ;  ;  ;  ;  ;  ;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探讨论文_杨诚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