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论文_黄美贤,黄美娥,蔡丽玲

腹腔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论文_黄美贤,黄美娥,蔡丽玲

(福建省附属漳州市医院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400例子腹腔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术前心里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并发症观察。结果:400例手术治疗腹腔下全子宫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好,无腹膜炎、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做好精心细致、专业的护理工作,能确实提高治疗效果,能够协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腹腔镜;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213-02

随着腹腔镜微创理念的提升,发现传统手术存在一系列弊端,如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如出血、肠梗阻、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国外学者首先在1943年提出腹腔下全子宫切除术技术,近几年随着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更加体现出病人痛苦少,创伤小,手术康复快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手术中。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疾病谱的改变,造成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逐年增加,护理师医院整体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医患矛盾突出当今,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当今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忙于提高自己护理技术水平,忽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在临床护理中注重过程优化的服务,忽视心理的安抚。还有学者指出患者在围手术期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通过对本组病例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0例患者,年龄在45~68岁。随机分为200例研究组合200例对照组。两组基础围手术期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优质护理。患者无精神疾病史,能与护士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护理方法

1.2.1术前心理护理:护士要主动接触患者,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关心和体贴,根据其年龄、文化程度和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方式与患者沟通,积极倾听其陈述,以缩短与患者的心理距离,最大限度地消除患者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对治疗过程的恐惧以及对疼痛的恐惧等心理,平稳度过手术期。

1.2.2术前准备: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晚期病人合并感染时会出现大量脓性或脓血性阴道排液,要每天清洗外阴,常规备皮,备皮后洗澡、更衣、洗头和修剪指甲,特别注意脐部护理,用松节油进行清洁脐孔,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术前3天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每天口服50%硫酸镁40ml及使用甲硝唑片、罗红霉素胶囊及达喜口服。术前一天晚上10点后禁食,午夜12点后禁饮,以防麻醉后呕吐引起窒息。术前1天及术晨用0.05%碘伏冲洗阴道,如有阴道出血有0.5%碘伏擦洗阴道。术前晚十点及术晨清洁灌肠予排空肠道。术前晚睡前予口服舒乐安定5mg,保证睡眠质量。术晨留着导尿管,备好术中用药、用物。

1.2.3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班了解术中情况,使用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取低枕平卧位6小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予低流量吸氧3L/min6小时,每半小时测量T、P、R、BP直至平稳改为每小时一次。保持输液通畅,控制输液速度,注意保暖,禁止用热水袋,防止汤伤。术后6小时后协助患者翻身,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术后12小时取半卧位、24小时后指导下床活动及鼓励患者做下肢活动以防静脉血栓形成。(2)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量、颜色及性质,术后24小时内引流液每小时大于100ml并为内出血,立即报告医生,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术后10~14天阴道残端缝合线吸收或感染可导致残端出血此期间病人应减少活动。(3)会阴部的护理,术后每天清洗外阴2次,及时更换会阴垫。(4)留着导尿管的护理,保持导尿管通畅,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和量每日更换尿袋,注意膀胱功能的恢复,遵医嘱定时夹闭尿管。(5)疼痛的护理:腹腔内残余气体及术中头低臀高位可导致腹部及肩背部疼痛,指导患者勤翻身,取舒服体位而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应用。(6)饮食护理:术后6h可给流质饮食,禁止牛奶、豆制品及糖类防止肠胀气,肛门排气后指导进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术后第二天根据情况给予软食。

1.2.4并发症护理:A.腹胀 术后6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指导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逐步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指导患者勿食产气食物。B.预防切口感染 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液及红肿热痛情况,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测体温4次,术后3天之内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下伤口无红肿渗液,也无相应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症状的一般为吸收热。

1.2.5患者术后的康复过程中,护士的心理指导和教育显得必不可少,家属的探望、心理鼓励是患者顺利进行康复,帮助患者选择远离楼梯的病房,夜间减少医疗器械发出的噪音。与患者沟通每日病情变化,让患者有积极康复态度。患者在住院期间抵抗力,护士要与营养师帮助患者调理身体。对患者的隐私部位护理时,护士注意使用窗帘遮挡,给患者创造独立的空间。及时关闭医疗器械发出的报警声音,避免患者出现紧张、急躁感。

1.3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加强营养,给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以防便秘引起阴道残端裂开出血,指导多饮水保持尿管通畅,禁止盆浴、性生活3个月,禁重体力劳动半年。出院1个月后门诊复查。

2.结果

40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里,术后恢复好,无腹膜炎、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通过优质护理,使患者满意。

3.讨论

在腹腔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里,对护士护理要求提出更高,通过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具有连续性、协调性和个体化。在护理过程中,要密观察患者的病情,通过宣教让患者全面了解治疗方案及疾病的相关知识。因而围手术期做好精心细致、专业的护理工作,能确实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237-241.

[2]谭小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519-520.

[3]唐小涵.人文关怀在眼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19(13):1188-1199.

论文作者:黄美贤,黄美娥,蔡丽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腹腔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论文_黄美贤,黄美娥,蔡丽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