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心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 大连116023
摘要:目的:在小儿麻醉中使用七氟烷,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74例手术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7例,分别对其实施七氟烷和异氟烷,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41%,明显低于常规组16.22%,研究组苏醒时间为(7.1±3.1)分钟,拔管时间为(12.4±4.6)分钟,明显少于常规组的(12.4±4.7)分钟、(17.4±3.7)分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七氟烷对手术患儿进行麻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减少呕吐等不良反应,患儿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苏醒,值得推广。
关键词:七氟烷;小儿临床麻醉;应用效果
引言:
对患儿进行手术时,所用时间尽量短,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对患儿身体产生的伤害,另外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其他情况也会对患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选用有效的麻醉药物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次研究中,常规组采用异氟烷进行麻醉取得的效果欠佳,相反,研究组使用七氟烷对患者进行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减少患儿的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还可以帮助患儿在短时间内苏醒过来。为了减少对患儿的伤害,减轻疼痛,降低其不良反应率,我院对74例手术患儿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74例手术患儿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3月,将其分为两组,各37例,其中研究组男女分别为:20例、17例,所占比重分别为:54.05%、45.95%,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9岁、3岁,平均为(4.3±1.4)岁,体重在11到26千克之间,平均为(18.4±5.7)千克;常规组男女分别为:21例、16例,所占比重分别为:56.76%、43.24%,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8岁、3岁,平均为(4.1±1.2)岁,体重在12到27千克之间,平均为(18.2±5.5)千克。纳入标准:年龄在9岁以下者;顺从性较高者;所有患儿家属均采取自愿原则参与此次研究,且签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不需要实施手术的患儿;心肝肾等器官损伤严重者;有其他严重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分析两组年龄等资料,P>0.05,可参与研究。
1.2方法
手术之前不允许两组患儿喝水和吃任何食物,为患儿服用0.02毫克/千克的阿托品,该药由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4021424,同时采用肌内注射方式注入2毫克/千克苯巴比妥,该药由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1025613,该操作结束后时常查看患者脉搏、体温等指标,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之后为患者做好氧气吸入工作,进行麻醉诱导。依次采用匀速静脉注射方式为患者注入苯磺顺阿曲库铵、咪达唑仑注射液和枸缘酸瑞芬太尼注射液,所用药量分别为:0.1毫克/千克、0.1毫克/千克、3毫克/千克,该操作结束后为患者做好辅助透气工作,氧气的流量为每分钟一升。
常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异氟烷对患者进行麻醉,该药由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20267,在手术中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可缩短芬太尼等药物的注射时间,在手术剩余半小时内不需要推注该麻醉药物。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操作基础上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该药由丸石制药株式会社生产,批准文号为【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40586,步骤和常规组相同,停止用药后为患儿做好纯氧吸入工作,清除喉部和血液中的残留物质和分泌物,患儿清醒后将导管拔出。
1.3统计学方法
用计算机软件收集数据,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中,对其分析和统计,用T和X2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41%,明显低于常规组16.22%,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各项指标对比
研究组苏醒时间为(7.1±3.1)分钟,拔管时间为(12.4±4.6)分钟,明显少于常规组的(12.4±4.7)分钟、(17.4±3.7)分钟,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和成人手术相比,儿童在进行手术时不能和医生很好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手术效果,这和患儿的年龄有关。为了提高治疗效果,使手术正常进行,提高配合度,采用有效的麻醉措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患儿年龄特点,身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成熟,若使其在麻醉状态时间太久,会产生不利影响,选用合理的麻醉药物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选用七氟烷进行麻醉,该药呈透明状态,没有颜色,且刺激性较低,起效较快,2分钟内患儿便失去意识,相反常规组使用异氟烷进行麻醉取得的效果欠佳,不仅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也会延长苏醒和拔管时间,不利于患者康复。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取得的效果较好,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41%,明显低于常规组16.22%,研究组苏醒时间为(7.1±3.1)分钟,拔管时间为(12.4±4.6)分钟,明显少于常规组的(12.4±4.7)分钟、(17.4±3.7)分钟,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和异氟烷麻醉效果相比,采用七氟烷对手术患儿进行麻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减少呕吐等不良反应,患儿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苏醒,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春生,谢铁强,潘科.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4):146-147.
[2]杨云.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0):183-185.
论文作者:王可心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患儿论文; 手术论文; 常规论文; 氟烷论文; 效果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时间为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