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丽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 贵州贵阳 550018
【摘 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的作用。方法:医院妇产科共有普通护士48名,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实行分层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和产妇对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实行护士分层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为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护士;分层管理;妇产科;护理管理
前言
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就医服务需求。因此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已成为当今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近年来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管理模式是通过科学统筹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动态调整护士比例,将护士人力进行变更、编制、控制的一种全过程管理,旨在保证护理工作及护理质量的同时减少人员支出。本研究将结合我院实际探讨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妇产科共有护士48名,均为女性,年龄为25~40岁。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名。两组护士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护士在护理管理方面不做模式更改,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优化处理,进行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干预。
(1)护士长引领科室完善科室护理工作制度,以及操作规范流程和应急预案等,为层级管理提供制度保证和工作考核标准,推动妇产科护理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之后,根据护士的学历、护龄、工作能力等,对观察组护士进行等级分层处理,按照等级由低到高分为N1、N2、N3、N4四个等级。各层级具备不同的能力和岗位职责要求。
(2)观察组将24名护士分为4个小组,每组实力均等,护士长任组长。每组组长与组员搭配开展护理工作,实行8h工作制和24h责任制的护理服务,4个小组轮流倒班工作。每个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初级责任护士负责护理病情较轻的产妇,并辅导培训助理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护理重症产妇,对初级护士进行监督、教育。小组各成员均为产妇提供病情观察、护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服务。小组组长统一管理,为产妇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3)1.2.1 划分护理层级 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工作经验及工作能力,结合医院及临床科室工作实际将纳入研究的 46 名护理人员分为 N1、N2、N3、N4、N5 五个层级。N1:新进院护士,护龄未满 1 年。能够掌握输液、肌肉注射等基本护理技能,能够为患者提高基础护理服务,需在上级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其他护理工作;N2:低年资护师、护士。熟练掌握护理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专科护理技能,能够规范化书写各项护理文书,配合医师做好患者护理及抢救工作;N3:主管护师、高年资护师。熟知护理基础及专科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处理突发紧急事件的能力;N4:护龄超过 10 年的护理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还能够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监控,具有科室护理管理能力,能够解决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明确科室护理业务发展方向;N5: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护士长。能够胜任科室护理管理工作,在专科护理领域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专长及威望。
(4)明确工作职责 护理分层级管理要求执行护理责任机制,明确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职责。N5 护理人员主要负责全科护理工作的管理及日常监督工作,组织各种护理培训、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等工作;N4 护理人员负责危重患者的日常护理,指导下级护理人员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安排、监督及指导本科室护理人员开展新业务与新技术,同时监督各项护理文书的规范化书写;N3、N2 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做好患者各项护理工作,做好下级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N1 护理人员积极接受各种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与培训工作,在上级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以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护理质量评价为院护理质量考察小组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护理、病历记录、安全护理和感染管理等方面考核的结果,护理满意度通过对妇产科医生、产妇及家属发放问卷调查获取。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进行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护理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护理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工作更加的细致化、科学化、规范化,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但如今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人力资源分配不均衡、护理人员疲劳工作、工作负荷大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护理质量,也增加了护理管理工作难度。分层护理管理是一种符合现代医学的科学护理管理模式,将以往“平台式”管理转化为“阶梯式”管理,从而提升了护理效率与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分层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减少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分层护理管理要求各层级护理人员责任明确,从而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不断丰富护理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通过科学排班,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在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实践过程中根据护理人员具体的职称、学历、职务、工作年限及工作能力制定科学的分层管理模式,能够保证各级护理人员各司其职,确保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实施分层护理管理能够在科室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促进护理人员学习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技能,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此外,分层护理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还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各个层级护理人员所具备的自身优势,优化组合后能够充分发挥个人和团队优势,通过不断改进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综上所述,分层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爱平,王六平,胡润珍,等.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2):1487-1489.
[2]王小景.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实践初探[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4):263-265.
[3]李龙珠,刘慧丽,刘家军,等.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6(a2):1040.
[4]刘聪颖,万巧琴,李钊杨,等.妇产科护士离职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9):1231-1235.
论文作者:邵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护士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妇产科论文; 质量论文; 层级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下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