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文本的基本特征及解决方法_文学论文

考试文本的基本特征及解决方法_文学论文

考试文本的基本特点和解答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途径论文,文本论文,考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年高考结束后,语文卷都会引发关注和批评,特别是选文的原作者也站出来质疑甚至嘲讽时,问题的严重性就更为突出了。有些观点是善意的,也中肯地指出了高考语文卷存在的不足;但不少批判指责,则流于随意、偏激,除了有媒体炒作的因素外,还与作者本人不了解考试文本的特点有关。下面我们就考试文本的基本特点和解答途径的有关问题作一阐述。

一、考试文本的基本特点

1.文字的限量性

阅读文本是作者和读者的直接交流,作品的长短是由作者决定的,没有字数的限制。当然,读者也可以有所取舍:阅读可以是为了消遣娱乐,也可以是为了获得知识;或者走马观花、信手拈来,或者精读深研、终生受益。

而考试文本则不然。限于整份卷子的阅读量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文言文和论述类文本的字数不超过1000字,选考题的文本不超过1500字;再者,选考题还要考虑两类文本的长度大体一致,以利于保证两道题的等值性。例如2009年福建卷丰子恺的《阿庆》是文学类文本,含注释1036字,为了和它的长度基本一致,就把周劼人的《寂静钱钟书》由原来的2188字删节成1055字,少了一半的文字量。

2.命题者的介入性

读者(这里指特殊的读者——考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答题。在作者和读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就有了命题者的介入,当然,这种介入有时确实显得有点蛮不讲理,但是没办法,这是考试文本的特殊要求。

既然有了命题者的介入,呈现的题目就必然带有命题者的主观色彩,当然,命题者对作品的理解要力争贴近原作,要力避“原文的主旨不是被阉割、遮蔽,就是被拔高和强加”①的现象。

以《寂静钱钟书》为例,命题者认为“寂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文的“格调”,大量删节了与之无关的内容。如叙述钱钟书博闻强记的近900字,与“寂静”关系不大,命题者把它删去了。再如写钱钟书的个性、临终前的伤心事和学生纪念的部分近350字,也与“寂静”无关,命题者也把它删去了。这样,文本从钱钟书为人和治学的角度叙述他人生“寂静”的特点及格调,指向性就更为明确了。

3.相对固定的时空性

教学文本和考试文本是有不同要求的。

关于教学文本,钱理群老师在他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作了较清晰的论述:

语文课的阅读教学,教学文本的解读,参与其间的,不仅有作为文本创造者的“作者”,还有把文本处理成教材(教学文本)的“编者”,他们都隐藏在教学文本的背后;在教学的现场,则有共同解读文本的“教师”与“学生”:正是这四种生命力量的相互作用,才构成了“教学文本解读”这一生动、复杂、丰富的生命运动。②

在教学的现场,师生共同参与解读文本,可以形成多种层面的解读。以《荷塘月色》为例,《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6期刊登了四篇文章,分别从美学层面、价值层面、意识层面和结构层面解读文本。这些观点是在教师主导或师生互动中共同讨论获得,可以花一个课时或两个课时,没有规定时间;可以在教室里讨论,也可到图书馆查资料,甚至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在大学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论题,没有固定的空间。

考试文本就不一样,必须在固定的空间(考场内)和较短的时间(一般完成一个文本题目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内完成答题,这就形成了考试文本相对固定的时空性。

至此,我们对考试文本可以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结论:考试文本是由命题者选定阅读材料并按照有关要求命制考题,在相对固定的时空里由考生完成阅读和答题的一种文本。

二、考试文本的解答途径

1.以文解文:答题规范

陈日亮老师在解读教学文本时提出一个重要原则:“尽可能在‘本文’里把本文读懂,不必到本文外面去‘搬救兵’。”③解读考试文本尤其是这样,考生要认真读好文本,在文本中找答案,不能到外面“搬救兵”,不能照搬照套平时记熟的杠杠条条。即使是注重对文本深层次理解的探究题,一般也不延伸到文本之外,不考感悟、体验之类的题目。如2010年浙江卷“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两点成长感悟”,这样的题目离文本太远,容易走江湖,不是探究题的主流。

要在考试现场做到“以文解文”,顺利地完成考试文本答题,首先要保证初读的质量。有的教师提倡考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阅读方法。没有读懂文本,何来整体感知呢?现代阅读学研究告诉我们,75%的信息来自初读。因此,考生在接触到文本之后,要克制好奇心,先不要去看题目,集中精力,花5~10分钟,把文本认真读一遍,读的时候,要拿起笔来,把关键句(文中意蕴深刻、耐人寻味的语句,表示作者情感取向的语句——中心句、过渡句、议论抒情句、总括句)和关键词做一些记号,以便答题时能快速找到采分点。

其次要有良好的答题规范。2011年福建语文卷《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

就答题规范而言,作者两次提到“大雨”是在什么时候呢?回到文本中,考生自然可找到是在开头和结尾。那么起到什么作用呢?只要是经过规范化训练的考生,大多懂得从结构、主旨、人物几个角度去答题,参考答案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写正阳门箭楼的修缮,结尾写营造学社旧址故宫端门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二者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道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这个答案是规范、合理的。作者写作的时候可能的确没想那么多,但是,作为考题命制,是要通过这个点体现考试说明“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一考点。“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要求能够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以及一段文字内部的层次。”④

2.识文辨体:文体意识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把考试文本分为三类:议论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教师在指导考生答题时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下面就以几个实例来讨论这个话题。

同样是景物描写:在文学类文本中,它为烘托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服务,更具形象性;实用类文本常常是创设一个具体的真实的环境,为下文做铺垫,目的是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信度。

同样是使用修辞手法:文学类文本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或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典型的环境;实用类文本主要目的还是突出现场的真实感和人物的真实性。

同样是写人:文学类文本中,散文的写入是为抒情服务的,小说则是通过客观的描述来准确概括人物形象,一般不出现概括人物性格特征的文字,往往是从多侧面多角度表现主人公的性格;实用类文本写人,人物的特征往往较为单一,可从原文中去提炼总结表达作者观点的文字,是对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的考查。

为了更为直观地说明问题,我们以2012年高考题为例。

江西卷《报复》(雨果·克里兹):“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参考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点明彭恩的身份;③表明彭恩的性格特征;④为下文做铺垫。

山东卷《古怪的重水》(叶永烈):“本文为什么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参考答案:①突出表现小工厂所生产的产品的重要性;②构成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③引出下文对重水的说明。

这两份试题分属于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考到了作品开头的作用,但是答案的重心显然是不同的。

小说的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这是属于环境描写的部分;主人公开头的高傲和下文的怯懦对照,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这是属于结构部分。但是,无论是烘托环境还是推动情节,目的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人物部分在答案的分值比中也占据一半的分值。科普类的文章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固然有制造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但根本的目的不是为了突出飞行员的英勇无畏,而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说明对象——重水。

即使是同属文学类文本,如散文和小说,也有不同的答题要求。

关于散文和小说的主旨:散文是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写实性文体,散文的主旨一般都是比较明确的,如以杨树象征北方农民坚强的性格、菊花象征君子、荷花象征高雅的读书人等。散文的情节并不复杂,常常是两两对比,事不过三,情感变化呈带状渐次展开,为此,考生在初读时用红笔标出表达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基本上就能把握散文的主旨。小说一般都不明确揭示主旨,考生要从作品客观的描述中挖掘出蕴含的主观情感,品味、感悟作品的主旨。

关于散文和小说的人物描写: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把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物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如果这些人物再多一个因素,我们开始画的弧线即趋于圆形。”⑤散文离不开写人,但它所写的人物性格一般不复杂,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创造出来,可借用“扁平人物”来概括散文写人的特点。一篇高致的小说,塑造的往往是“圆形人物”,要学会通过客观的描述来准确概括人物形象。相对于散文而言,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任务,往往是从多侧面、多角度表现主人公的性格,要注意分点概括,不要遗漏要点。

还是以2012年的高考题为例。

全国大纲卷散文阅读《听朗诵》(孙犁):“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②时过境迁,如今知音难觅,令人感慨;③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

天津卷小说阅读《掐辫子》(刘心武):“文章以捞草帽的惊险场景开头,起到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制造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上文说过,散文是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写实性文体,文章开头写作者重听《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朗读,心情很复杂,参考答案分三点阐述了他的复杂心情,在文本中画出“感情迟钝”“时过境迁”“时间无情”等表达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词语,基本上就能把握作者复杂的主观情感。小说以捞草帽的惊险场景开头,主要是起到结构上的作用,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塑造一批贫困淳朴、坚守乡土文明的乡民形象,还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任务的。

总之,理清考试文本的内涵,可以消除很多误会,也可使命题的指向性更明确,让高三语文复习更加高效实用。

注释:

①王学进《被自己的文章惊愕地考倒》,《中国青年报》2011年6月14日。

②钱理群《语文阅读教学历史经验的两个基本总结》,《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2年第2期。

③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第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④福建教育考试院编《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语文考试说明》,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

⑤[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第59页,花城出版社1984年。

标签:;  ;  ;  

考试文本的基本特征及解决方法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