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敦桂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的验收与评价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无损检测技术就是在不损坏建筑工程的外形与原来物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获取建筑工程质量的相关内容、性质以及成分等方面的物理、化学数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本文笔者将对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业的不断发展,建筑面积及类型也在不断的扩大,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现代化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需求,应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合理的融入到无损检测的技术当中,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由于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不影响建筑工程结构的前提下,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测,所以得到了各建筑工程企业的广泛应用。
1无损检测技术的作用
目前,我国有众多的无损检测技术,不同的无损检测技术对建筑工程的检测效果也不相同。在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反射设法、雷达波、红外成像、磁粉探伤、超声以及渗透探伤检测技术等多种方法,其中超声波检测技术主要运用在建筑混凝土的强度与质量检测方面,而磁粉无损检测技术主要运用在建筑工程钢结构质量检测方面。由于建筑工程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不仅施工的地理环境多样,而且施工工期较长,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容易受到影响。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无损检测时,应根据工程的特征与要求,选择合理的无损检测技术,以保障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相对于传统的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更能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需求,尤其是在建筑材料的检测方面,可以在不损坏建筑材料自身性能的前提下,保障材料结构的完整性。如果在建筑工程无损检测过程中,出现质量异常现象,应及时予以停止检测,并对发生异常的部位进行重复的检测。
2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2.1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可以穿过墙体外表,对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进行详细的检测,保障建筑材料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与标准,同时其性能与强度也符合建筑标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对检测人员造成的伤害也较小,所以在无损检测技术中运用的最为广泛。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原理是通过高压电晶体的高频率震动,当高压电晶体的震动频率超过两尤赫兹时,就形成了超声波。超声波的频率取决于高频电震动的频率,其主要运用在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内部结构检测方面,最常用的超声波检测技术是A型脉冲反射发,因为此类超声波技术可以快速地检测出平面型方面的缺陷以及焊透与熔合等方面的缺陷。此类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携带方便以及检测成本低等特点。
2.2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红外线成像检测技术是无损检测技术中的一项重大的突破,其主要是通过红外摄像电子摄取混凝土连续辐射红外线的方式,来对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性质进行详细的检测,检测其是否存在结构变化或者质量问题,通过对混凝土辐射红外线的方式,将采集信号转换为混凝土的相关分布图像,可以使人们直观的对温度场的分布图像进行仔细的观察,来判定混凝土内部结构中是否存在缺陷,从而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评价。该技术可以不接触所需检测的建筑物,就能够快速的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测,能够实现对建筑物的遥感检测,并且不会对建筑物的内部结构造成任何损伤,所以在石油业与医疗业以及建筑工程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使用红外线成像检测技术时,应注意在检测前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仔细的清理,如发现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存在缺陷,应针对缺陷部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提高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强度与完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磁粉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磁粉无损检测技术主要运用在建筑工程的钢结构检测方面, 目前,我国对钢结构的检测方法除了磁粉无损检测技术,还有渗透无损检测技术与射线无损检测技术。钢结构属于铁磁性建筑材料,所以检测技术运用最多的是磁粉检测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充分地利用磁粉吸附力,经过对磁粉的分布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来了解钢结构中是否存在缺陷。如发现钢结构存在缺陷,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提高钢结构的韧性与承受能力,该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建筑物中轻微的缺陷或者裂缝都能准确的检测出来。但磁粉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对表面或者近表面的缺陷、裂缝进行检测,而且只能对含有铁磁性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只适合8mm以下的含铁磁性建筑材料的焊接缝的外观进行检测。
2.4雷达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雷达波无损检测技术起始于二十世纪时期,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穿透性,不仅可以运用在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检测方面,还可以实现对混凝土内部结构裂缝分层情况及粘合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测,在较为庞大、复杂的建筑工程无损检测中运用的最为广泛。微波具有频率高、电导率敏感、频带宽以及方向性好等特点,雷达所产生的微波可以在建筑工程内部结构中进行全面的传播,如果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出现异常情况,雷达微波的传播速度与方向则会发生改变,微波接收器可以根据微波的变化情况判定建筑工程内部结构缺陷的具体位置。雷达波无损检测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技术相比不仅穿透力强、检测内容全面以及检测准确度高,而且还能够实现非接触性检测,在我国的地质检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钢筋位置检测以及混凝土缺陷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5渗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渗透无损检测技术是通过在建筑物零部件的外部涂抹含有荧光材料或染色材料的透明液体,在静止一段时间后,此类液体渗透到被检测建筑物的表面缺口当中,直到渗满为止,将渗透过程中多余的液体擦拭干净,当透明液体完全凝固后,再将含有较强吸力作用的显像剂放置在被检测的建筑物外部,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缺陷与缺口的吸附,通过光源的照射,被检测建筑物中存在的缺陷形状与大小充分的显现出来,实现检测的准确度。渗透无损检测技术具有设备简单以及携带方便等特点,在没有电源的检测条件下,也可以对被检测建筑物进行探伤检测,适用于任何的非金属与金属材料。虽然该技术有诸多好处,但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被检测建筑物的表面光滑度要求较高,而且检测时间较长,如果渗透液的渗入与吸附效果不好,缺陷的深度将无法准确的检测出来,影响检测的准确度。
总结:
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建筑企业与消费者尤为重要,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非接触检测,在不影响建筑工程性能的情况下,对建筑物的混凝土与钢筋等内部结构的性能与质量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测,以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为基础,充分的利用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提高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向着一体化、智能化与自动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建华. 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7(01):292+298.
[2]黄振杰. 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 门窗,2017(05):242.
[3]罗啸. 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7(27):69-70.
[4]叶辉.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策略[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1):168+170.
[5]乔伟峰,杨科伟,李舒萍. 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211-212.
论文作者:沈敦桂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检测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物论文; 缺陷论文; 内部结构论文; 超声波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