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心力衰竭患者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性分析。方法:133例患者是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心内科收治的,其中猝死的58例患者,心脏功能衰竭而死亡的75例患者。将两组进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分级等进行比较。结果:发生猝死的患者大多数心脏功能处于Ⅱ、Ⅲ级,而因心功能衰竭死亡的患者,大多数心脏功能处于Ⅳ级,发生猝死的患者和心功能衰竭死亡的患者,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指标进行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当患者的心功能处于Ⅱ、Ⅲ级时,易发生猝死;当患者的心功能处于Ⅳ级时,易发生心脏泵功能衰竭而死亡。
【关键词】心力衰竭 猝死 泵功能衰竭
【中图分类号】R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071-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 133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8 February to 2012 is February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cluding 58 cases of sudden death in patients, 75 cases of heart failure and death of patients. The two group of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heart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cardiac function in Ⅱ, Ⅲ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th, and death from heart failure patients, the majority of cardiac function in grade Ⅳ, death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sudden death patients, from a comparison o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index, the former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latter. Conclusion: when the heart function of patients in Ⅱ, Ⅲ, prone to sudden death; when the cardiac function in grade Ⅳ, prone to heart pump failure and death
【keywords】 heart failure sudden death pump failure
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是各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的一种症候群,在临床上患者多以慢性心力衰竭居多,而心力衰竭也是心血管内科的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近半个世纪以来,虽然在治疗心力衰竭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1]。据资料统计,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5年内的死亡率在50%以上,死亡常见的原因是心脏泵功能衰竭和心源性猝死[2]。有学者认为,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脏泵功能衰竭,而且比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猝死。因此及时发现引起心力衰竭死亡的因素,并进行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的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心内科收治133例患者均符合CHF的诊断标准[3]且主要诊断为心力衰竭并在住院期间死亡排除了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所致死亡及在院外死亡的患者。猝死患者58例(A组),占43.6%,其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38~62岁;心脏泵功能衰竭而死亡患者75例(B组),占56.4%,其中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41~68岁。(见下表)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当患者的心功能处于Ⅱ、Ⅲ级或有心律失常或心绞痛病史者,易发生猝死( P<0.05),其中心功能为主要原因;当患者的心功能处于Ⅳ级或有肝肾功能障碍者,易发生心脏泵功能衰竭而死亡( P<0.01),其中心功能为主要原因。对于左心室射血分数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的患者,易发生心脏泵功能衰竭而死亡( 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导致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心力衰竭是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的损害使心室回流压力增高或搏出量减少,导致机体血液组织灌注不足,从而发生大、小循环的淤血,同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状,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当心脏功能处于Ⅱ、Ⅲ级时极易发生猝死,而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原因,多数是由于心脏泵功能衰竭引起的,其中心功能为主要原因。
对于心脏病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反映心脏功能的常用指标,通过该指标来体现左心室的排血功能,当心搏出量降低时,左心室射血分数就发生了改变,当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时,说明左心室收缩力严重降低,通常在临床上用左心室射血分数来评判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受损程度,同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做出正确的预测。对于左心室射血分数高的患者其预后效果较好。从上述资料显示,因心脏泵功能衰竭而死亡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而发生猝死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讲当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30%时,是预测发生猝死的独立因素。如果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25%时,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力衰竭的预后将不再呈现线性关系。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主要反映的是左心室的舒张功能,主要受心室本身舒张功能和心搏出量得影响,其值越高,二尖瓣开放时压力越大,据本组资料统计发现,心脏功能衰竭而死亡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猝死患者的大。
总之,当患者确诊为心力衰竭时,要积极治疗引起心衰的原发病,同时还要对其他脏器的功能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对心力衰竭的患者要根据临床症状做出综合判断,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状况,以做出有效地预防措施。
参考资料
[1]上海市心力衰竭调查协作组.上海市1980,1990,2000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及治疗状况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 (1 ) :24-27
[2]蔡兴越,白融,王琳.西雅图心力衰竭模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3):184-185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 ) :1079-1095.
论文作者:张晓华,李满生,蔡华,王会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5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心脏论文; 左心室论文; 分数论文; 内径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