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410219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达标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护理质量达标率为90.0%;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70.0%、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10±2.5)d,对照组为(15.75±4.5)d,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中有显著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高,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与应用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左心衰;应用效果
急性左心衰患者病情危及且变化快,治疗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较多,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安全性,获得更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CNP)是针对某一部分特殊患者制定的,将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作为中心,从患者自身利益出发,从入院到出院制定的一套系统化护理模式。研究收集本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探究其应用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符合急性左心衰临床诊断标准,均存在呼吸困难、发绀、大汗淋漓、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临床表现。患者入院后心功能分为II与III级,无休克、昏迷等严重并发症,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疾病病例。将4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5.5±2.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8例,高中学历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7例,前壁梗死5例,下壁梗死9例,中前壁梗死6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7.5±2.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11例,高中学历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4例,前壁梗死9例,下壁梗死3例,中前壁梗死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包括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及发病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密切监视建筑体征变化,必要时给予吸氧、镇静、止痛治疗,督促患者卧床休息。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内容 对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护理工作进行划分,时间为横轴,基础护理工作作为纵轴,包括入院诊断、检查、用药、饮食指导、心理疏导、活动、健康教育等,制定一套细化护理计划表。参照这一护理计划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由日期、时间、内容构成,具体内容包括用药、饮食、活动、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详见表1。
1.2.2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患者入院便推行,实施以上临床护理路径中包含的内容。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负责接待并协助办理住院手续,介绍病房与医院的环境,告知患者及家属护理路径相关内容,获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与支持,待安排好住院工作后,每日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参照护理路径图落实各项操作,每执行一项工作均要有患者签名。护士长每日对护理工作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解决,出院前再次对护理路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1.3评价指标
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记录住院时间;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由责任护士发放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所有患者均在出院前填写问卷,当日收回,发放问卷40份,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100%[3]。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标准差( ±s),使用 检验计数资料, 2检测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达标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10±2.5)d,对照组为(15.75±4.5)d,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在传统护理模式下产生与发展的,实施后可将护理文书书写时间缩短,将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病情责任护士各项护理工作有规律、规范化进行,减少了失误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护理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减轻了患者痛苦,是护理工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静.无创通气联合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竭护理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4,38 (5):471-472.
[2]韦庆锋,何贵新,阮海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肺水肿 36 例的体会[J].广西医学,2015,31(4): 55-56.
[3]冯勇.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5,28 (16): 37-38.
论文作者:卢恒宇 花智荣 陈越,杨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衰论文; 路径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质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