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 酒依赖科 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酒是一种成瘾性社会物质,饮酒者对酒精的依赖往往会演变成酗酒行为。本文借鉴萨提亚提出的“冰山理论”,酗酒的外显行为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部分,而真正造成酗酒的根本原因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部分,即内隐心理。本文主要探讨酗酒者隐藏在水面下的酗酒心理动机缘何的问题,同时,根据“冰山理论”,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有效的控制酗酒行为。
关键词:冰山理论;酗酒;心理分析
一、正文
世界上,除了少数伊斯兰国家明文禁止饮酒外,大部分国家都将酒类消费品置于合法的位置。在美国,有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喝掉占全球酒类销售的一半,大约43%的美国人都曾经或现在正在经历着酗酒。而作为酒文化同样十分盛行的中国来说,无酒不成宴,酒逢知己千杯少等饮酒习惯在我国由来已久。饮酒适量对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但一旦养成不良的饮酒习惯甚至经常酗酒则对身心百害而无一利。本文基于萨提亚“冰山理论”,分析浮在水面上的酗酒者外显行为和浮在水面下的内显心理是如何造成的。再针对内显心理提出相关的措施来控制酗酒。
二、相关概念
1、酗酒
医学界上的酗酒定义是指一次喝5瓶或者5瓶以上的啤酒或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者高于0.08g/dl。酗酒是一种慢性疾病,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基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等。酗酒最大的特点是对酒精的依赖性和耐受性,如同正常人饿了想吃饭一样,喝酒对于酗酒者来说酒已成为一种必需品。长期酗酒会影响记忆力,肝硬化和脂肪肝等各种疾病,甚至会发展成为一种慢性的心理疾病——“酗酒症”。“酗酒症”的人往往伴随着孤僻、忧郁和暴躁等心理障碍,甚至导致家庭暴力、犯罪事件等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冰山理论
维珍妮亚.萨提亚(Virginia Sair)是著名的心理治疗师,她借助“冰山理论”提出和传统治疗方式迥异的心理治疗方式,被后人称为“萨提亚模式”。她认为浮在水面上的冰山部分是可以看得见的,具体到本文,是指酗酒者的行为;而躲在水面下的冰山部分是看不见的,具体是指酗酒者的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和自我等部分。对于酗酒者而言,我们只看到浮在水面上的冰山部分,而对于这种外显行为下面藏着何种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部分等都内显行为是不可而知的,而这种内显行为对于分析酗酒者的成因恰恰是最重要的。
三、基于冰山理论的酗酒者心理分析
萨提亚认为每一位酗酒者都可比喻为一座冰山。水面上的冰山部分是酗酒者的外显行为;水面下的冰山部分是我们看不到的酗酒者的内显心理。分析酗酒者的外显行为和内显心理,尤其是掌握酗酒者的内显心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酗酒者真正酗酒的原因,从而更好的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1、水面上的“冰山”部分—酗酒者外显行为
酗酒者的外显行为往往表现出来经常沉溺在酒瓶中,他非常清楚自己已经酗酒成瘾的真相,但悖论的是,他选择喝酒来忽略自己的上瘾。他们往往性格比较孤僻,容易暴躁,当然,他们习惯通过酗酒来逃避各种社会上的压力,包括家庭配偶的压力和工作上的压力。这些沉溺在酒瓶中的外显行为犹如水面上的冰山部分,不仅要分析这一系列不合理的行为,更要关注外显行为下面的内显心理。
2、水面下的“冰山”部门—酗酒者内显心理
如同沉在水面下的冰山部分,酗酒者外显行为投射出的内隐心理才是导致酗酒的根本原因。酗酒者的不合理行为往往伴随着酗酒者渴望的内隐心理长期并未满足。根据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水面下的冰山部分按照层层划分的原则可以分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等层级,通过冰山理论,层层深入,探寻出酗酒者酗酒背后的真正心理动机。应对方式上,酗酒者往往采用指责型,以自己为中心,主动忽略别人,习惯去指责周围的人;而指责型姿态往往会带来诸如委屈、孤独、愤怒和恐惧等一大堆负面的感受。酗酒者之所以会把自己的生活陷入负面的情绪中,往往是受一些观点的鼓动,这些观点可能是来自于家庭或者社会对自己固有的消极看法,这主要基于酗酒者对具体的事或者人抱有的期待长期未实现。酗酒者往往渴望得到关爱、被认同、接纳甚至自由的实现。
对浮在水下面的冰山部分进行一一解读,酗酒者外显行为投射出的内隐心理一目了然。当清晰的看到酗酒者的外显行为(冰山上的部分)带给酗酒者的内隐心理(冰山下的部分),更加有针对性的对酗酒者内隐心理进行层层剖析,积极干预酗酒者的内隐心理,最终促成良性循环。
四、酗酒问题的社会影响
酗酒问题的形成是集遗传、心理问题和社会人文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构成的。酗酒的原因可能缘于基因受损,神经肽数量异常,从而使人产生压抑的反映,往往通过借酒来麻痹自己。酗酒能消除个人的紧张压抑的情绪,可以短暂逃避目前面临的痛苦。而酗酒者的家庭生活状况和社会人文环境同样也会影响酗酒行为的发生。酗酒严重危害个人身心健康,促使家庭和社会关系恶化,一些重大的交通事故往往就是因为酗酒引起的,而酗酒者往往伴随着一些暴力事件的发生,甚至在失去理智时犯罪,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而在酒文化盛行的中国,公款吃喝助长了酗酒之风,而日益盛行的酗酒之风反过来加剧了公款的流失,仿佛不断,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五、冰山理论对酗酒问题的启发
萨提亚提出的“冰山理论”给我们提供了看待酗酒问题的一个社会视角,从酗酒者的外显行为到其内隐心理,冰山理论从水面上的外显行为到水面下的内隐行为进行层层剖析,直至酗酒者的内在心理,先在冰山的某一层进行针对性的修正,修正好后再继续下一层的修正,直至抵达自我修正层。最终,内隐心理的积极干预会反馈到酗酒者的外显行为上,即酗酒者试图积极改变其不良的酗酒习惯,逐步减少酗酒的次数和数量,最终慢慢戒掉不良的酗酒习惯。
参考文献:
[1] 赵娜,孟羽俊.酗酒与健康[J].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第10期
[2]海浪.探索“冰山”的秘密—介绍萨提亚理论[J].心理与健康,2008年第11期
[3]张宜友,王明军.酗酒对人体的危害[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年第1期
[4]黄艳丽.冰山理论视角下中年群体酗酒行为浅析[J].电子制作.2015年第2期
[5]刘莫鲜.酗酒: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社会问题,2002年第11期
[6]彭建明.孤独、酗酒与社会关系研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年第1期
论文作者:董再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冰山论文; 酗酒者论文; 心理论文; 理论论文; 水面论文; 水面下论文; 社会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