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井涛
铁岭柴河垃圾处理厂 辽宁 112000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贯穿于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对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根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制约因素;应当措施
一、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可以有助于节约建筑资源和能源。建筑管理模式和手段的优化能够使建筑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而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在很多环节都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加大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力度,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从而在出现资源短缺时,可以利用节约下来的材料填补资源空缺。二是可以巩固工程质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能够使施工过程得到更加合理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建筑项目如期完成,并且及时的投入到使用中,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另外,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优化,也有助于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有利的保障。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为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而导致的,可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加强是至关重要的。
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的分析
一是管理体制不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与庞大的工作,不仅要合理的设置和配置项目工程的管理部门与人员,以此来满足建设中各个岗位的实际需求,还要对施工人员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进行系统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无论是对人员还是技术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常常造成施工数据的不准确,人员配备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建筑项目取无法顺利的开展。尤其是在建筑市场竞争机制改变后,很多私营建筑企业常常过分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工程的质量安全,并逐渐形成不良竞争分风气,也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和优化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直无法调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管理形式落后。随着施工工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建筑项目的施工和管理人员常常都是由劳务队来担任的,无论是施工设备和人员的配置上都缺乏一定的科学和专业性。这种管理模式和手段比较陈旧,即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常常难以取得预想的成果。
三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都存在一定差异,很多人员都是由建筑行业晋升成为管理层面的,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也难以发挥管理部门的积极作用,造成建筑项目的质量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三、建筑工程管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质量优先原则
所谓的质量优先原则主要就是指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把建筑项目的质量放在第一位,任何一项施工管理的工作都应该以不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为前提,明确质量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确保其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预防为主原则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来说,其核心的工作内容并不是针对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治理,这种事后的处理虽然有时也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但是不能成为进行建筑工名称管理的主流,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即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积极性,针对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事前的控制,起到必要的预防作用,顺利的确保建筑工程的完成。
(三)服务性原则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准确实施来说,还需要首先明确建筑工程管理自身的定位问题,尤其是要加强对于其管理本质的认识,所谓的工程项目管理并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自上而下的统治,而应该突显出自身的服务性质来,这种服务性质也需要体现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积极地为建设单位和用户服务,也需要针对具体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具体的管理内容和单位服务,如此才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保障管理能够落实到实处,还能够有利于相关单位和人员接受。
四、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和应对策略
(一)招投标领域方面的制约
建筑工程施工前要开展相应的招投标工作,但是在这一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私下交易、假投标的现象,常常会对项目工程的招投标效果和秩序造成一些不良影响。这种违法行为不仅会影响到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还会出现一些不公平的竞争状况,同时也造成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无法顺利投入。对此,可以采取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化,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招投标工作能够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着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建筑单位在开展招投标工作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的工作流程进行,尽量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正、公开,避免私下交易和假投标现象的出现。从而不断提升建筑项目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也让每位参与招标的人员都能够拥有公平的竞争机会,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建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合同管理方面的制约
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很多环节都需要签署相应的合同,从而对各个环节的施工活动进行合理的约束和指导。但是当前签订的大部分的合同内容都存在一些漏洞,比如:内容的不合理、语言不严谨等问题。常常会造成一些纠纷事件,使各方利益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对此,建筑工程人员要重视起每个施工环节合同的签署,并且还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人员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的制定合同内容,从而使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合同内容都能够发挥最大限度的积极作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合同纠纷状况的产生,即使出现问题也会有对应的处理依据,最大限度的保障各方的利益,使问题能够得到合理快速的解决,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偷工减料问题方面的制约
目前,在施工建筑工程中,常常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并且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质量问题不仅会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也会使建筑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着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寿命,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此,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时,必须要求施工和监理单位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建筑物的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同时在施工材料的选择和购买方面,要严格按照建筑合同购进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的现象出现,从而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四)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很多施工人员都没有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意识到自身应承担的责任,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新和完善,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对此,必须要提升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施工工艺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促进其职业道德和工作水平的综合提高。同时还要制定出一套完整施工规章制度,不断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责任感,从而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建筑管理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管理人员根据实际建设情况,不断探索新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建筑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从而确保项目工程的顺利施工,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门窗,2014,07
[2]陈万庆.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
[3]安秋利.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
论文作者:刘井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招投标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