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慧敏[1]2014年在《论《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心理塑造》文中认为本文针对《红与黑》中于连的心理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于连对德·瑞那的追求,不是出于心中对爱情的向往,而是出于一份自卑的情感伤痛。对玛特尔也无任何真情可言,他的目的很明确,仅仅是为了得到好处而做玛特尔丈夫。
饶玮[2]2017年在《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典型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与黑》这部着作成功了诠释了两种爱情的心理状态,是"脑袋中的爱情"和"心坎中的爱情",其中男主人公于连对于蕾娜夫人的爱情是感性的,但对于玛特儿小姐的爱是理性的,这两种爱情的内涵是相反的,对于爱情的选择也比较充分的体现了于连的心性表达,无数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对于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具有反抗的意识,但在有些情况下又必须做出妥协;他为人真诚正直,有时却表现的虚伪;他自卑,但有时却用自尊来掩饰,这样的一个矛盾统一的于连,充分的展示了他的两面性。
赵树新[3]2013年在《论于连形象在我国建国以来的接受和再阐释》文中认为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国文学界对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形象的接受有着几次重大的转变,这其中的每一次转变过程都打上了深刻时代的烙印。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与它所处的时代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身上所带有的敏感的政治倾向和野心抱负更是让其成为了每个时代影射或论争的焦点。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回顾《红与黑》这部外国文学作品在建国后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尤其是其主人公于连的形象定位在我国人心目中的起伏辗转,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发展进程中环境对于文学批评的影响轨迹,从而提示人们怎样看待历史中对于文学文本中人物的批评态度。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类文章,按49年—66年,66年—78年,78年—90年,90年以后四个历史时期划分,力图完整地搜罗建国以来关于于连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和评论,并深度分析之所以产生当下评论的社会历史背景原因及当下总体的外国文学译介情况,为于连形象由单一的肯定或否定到多元化解读提供文献及时代背景依据,从而以一推之,为其他外国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多样解读提供借鉴。
王会霖[4]2015年在《论《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塑造》文中提出《红与黑》讲述了一个矛盾的男人和两个执着的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一部个人奋斗史,主人公于连的悲剧人生不仅是个人悲剧的集结,也是对社会悲剧的影射。于连不过是社会的牺牲品,在他那集矛盾于一身的形象上,我们可以看到闪光点,也可以看到劣根性。也许我们在故事的一开篇就讨厌他、唾弃他,也许我们又在故事结束时同情他、理解他,这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丁子春[5]1981年在《论《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文中指出于连·索黑尔是小说《红与黑》中的核心人物,也是欧洲文学史上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长期以来,世人对他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仪就这个论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人们对待于连,正如对待司汤达一样,有一个由“冷”到“热”的过程.《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原名亨利·贝尔,1783—1842)生前文名寂寞,他的小说没有得到文坛的重视和公允的评价,只有巴尔扎克器重地,专门写了一篇《贝尔先生
何永棠[6]2001年在《论《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心理塑造》文中提出很多人从不同角度研究小说《红与黑》,主要是政治、社会氛围、爱情或于连的个人命运等,除了这些研究角度之外,于连的欲望追求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焦点。于连的欲望追求是在叁个主要生活场地展开的,这些欲望包括爱情、地位与权势。然而,这些欲望并不是于连的终极需要,而是达到自我实现的手段。为求达到目的,于连在叁个生活场地绞尽心计,终于他的欲望得尝所愿。于连对欲望的追求不是无止境的,解开他的叁种不同欲望,最终指向一个归宿,就是自由平等。而在追求的过程中,不同欲望之间具有层递演进的关系,一如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所描绘的情况。于连行为的复杂性,显示了欲望的参予,而研究欲望对人物行为的影响,可以作为分析小说的一种方法。
王小菲[7]2014年在《论《红与黑》中的现实主义特色》文中研究说明司汤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红与黑》是他创作的一部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名着。在这部作品中,作家通过对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经历和最终失败结局的描述,准确地再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风貌和政治生活,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激烈的矛盾斗争,生动地反映和勾勒出一幅真实的社会政治生活画卷。《红与黑》以典型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当时社会和时代现实,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胡正学[8]1984年在《“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范例——谈《红与黑》中铸造于连形象的特定环境》文中研究表明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地,司汤达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和创作的奠基人。一人二叁年,司汤达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最早倡导向莎士比亚学习,强调“文学作品符合当前人民的习惯和信仰”,“给人民以最大的愉快”,提出了直接观察、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与此同时,他还首次提出了“要描写处在社会关系中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因此,他的这部着作,便成为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纲领性的论着,不啻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宣言书。一八叁○年,司汤达写成的着名文学作品《红与黑》,
张惠文, 王勇[9]2017年在《《红与黑》中于连悲剧命运的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红与黑》是斯丹达尔的代表作,是典型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之一。男主人公于连是法国拿破仑政权倒台王政复辟这一复杂时代背景下一个典型的青年野心家形象,他出身平民,性格矛盾而复杂,在一个"门第决定一切"的时代,怀揣着飞黄腾达的梦想,并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择手段。然而最终却以在二十叁岁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一悲剧收场,让人嘘唏不已。在这悲剧命运的帷幕背后,究竟是何种因素在操控,是什么将这位雄心勃勃,努力上进,智慧过人的青年才俊一步步推向绝望的深渊,本文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自身的矛盾性格及其出身来分析于连悲剧命运的原因。
骆建嘉[10]2015年在《论《红与黑》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文中研究指明于连是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主人公,综观这个人物的一生,我们发现"俄狄浦斯情结"贯穿其行动的始终。"俄狄浦斯情结"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概念,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入手,探究于连所走过的矛盾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1]. 论《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心理塑造[J]. 樊慧敏.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2]. 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典型性[J]. 饶玮.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
[3]. 论于连形象在我国建国以来的接受和再阐释[D]. 赵树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 论《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塑造[J]. 王会霖. 青年作家. 2015
[5]. 论《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J]. 丁子春.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6]. 论《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心理塑造[D]. 何永棠. 暨南大学. 2001
[7]. 论《红与黑》中的现实主义特色[J]. 王小菲. 芒种. 2014
[8].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范例——谈《红与黑》中铸造于连形象的特定环境[J]. 胡正学. 法国研究. 1984
[9]. 《红与黑》中于连悲剧命运的原因分析[J]. 张惠文, 王勇.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
[10]. 论《红与黑》中的“俄狄浦斯情结”[J]. 骆建嘉. 名作欣赏.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