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89例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论文_王黎黎

观察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89例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论文_王黎黎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89例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孕激素的不同剂量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对比分析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为期12天的治疗3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6.67%%、96.55%、96.67%%,3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低剂量组1例(3.33%),中剂量组3例(10.34%),高剂量组3例(10.00%)。3个剂量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治疗中低、中、高3个剂量均能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但低剂量不良反应较少,可以采用低剂量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关键词】无排卵型月经不调;黄体酮;不良反应;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143-02

月经是发生在生育女性的周期性阴道出血,是将增厚的子宫内膜等排出体外,育龄女性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天,平均月经周期为28天。月经的周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如个人体质、环境因素、情绪、内分泌、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均会导致月经的周期与经量的差异,其中内分泌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雌激素具有促进子宫内膜增厚的作用,随着雌激素的分泌到一定程度,子宫内膜发生自行脱落,此时月经来潮,而排卵与否则直接影响雌激素等内分泌激素的形成,从而间接影响月经周期、月经量等,无排卵行为可直接导致激素分泌不调,致使月经周期不定、月经量增多等[1],此时便形成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我院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给予一定剂量的孕激素如黄体酮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89例,年龄17~39岁,平均年龄(28.21±7.02)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病程(7.24±3.05)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药物剂量的不同,划分成3组,低剂量组30例,中剂量组29例,高剂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血常规等检查,均符合《妇科实用科学》,子宫内膜厚度均>0.5cm,血清孕酮均<9.51nmol/L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诊断标准,患者均不存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异位、黄体酮禁忌等。3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国产黄体酮胶囊(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902),低剂量组(100mg)患者每晚睡前口服孕激素100mg,中剂量组(200mg)患者每天早、晚各口服孕激素100mg,高剂量组(400mg)患者每日早、晚各服用孕激素200mg,均连续用药12天后,观察患者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指标。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用药12d以后,患者的月经出血量在正常范围值内,且复检中子宫内膜的实际厚度恢复到正常状态;有效:患者的月经出血量不达正常范围值,且复检中子宫内膜的实际厚度减小,但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无效:患者在停止用药后没有月经现象,且复检中子宫内膜已脱落。

2.结果

经过为期12天的治疗低剂量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中剂量组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55%;高剂量组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3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月经出血量、月经出血持续时间分比为:低剂量组(84.06±7.85)ml、(5.2±3.1)d;中剂量组(80.42±8.06)ml、(5.6±2.7)d;高剂量组(83.23±7.13)ml、(5.5±2.5)d。3组患者在治疗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分别为低剂量组恶心1例(3.33%),中剂量组恶心1例,头晕1例,腹痛1例,共计3例(10.34%),高剂量组恶心1例,头晕1例,腹痛1例,共计3例(10.00%)。3个剂量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为临床常见疾病,引起月经不调的因素较多,常见有精神、疾病、饮食、心理、手术损伤等,月经不调常出现血色、质以及量的变化,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经周期依赖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以及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的周期性反应,故多采用补充雌孕激素的方法。孕激素是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重要方案,目前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孕激素能使子宫出现内膜脱落,并可保护内膜,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孕酮可作为孕激素补充药物,其分为口服和注射两种剂型,口服剂型与注射剂型相比,身体吸收率要低很多,因此,需要对口服剂型增加剂量,但因个体差异仍然存在同等剂量用药情况下,对孕酮的吸收率也不尽相同,另外,孕酮还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引起头晕、头痛、抑郁、乳房胀痛等,长期应用可引起子宫内膜萎缩,月经量减少,易引发引道霉菌感染等。目前,临床对孕激素的使用剂量存在较大争议,研究表明,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内膜达到一定厚度、出血量同凝血、纤维系统状态、内膜修复能力以及是否出现病变有关[3],因此,研究不同剂量孕激素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治疗作用以及副作用影响,探索孕酮的最佳治疗剂量,使其在达到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效果的同时,将孕酮的副作用降至最低,对孕酮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剂量治疗临床疗效无差异,但是低剂量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中、高剂量低。

综上所述,应用不同剂量的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均较为显著,但应用低剂量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声秀.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6,3(4):132-133.

[2]温丽文.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7):104-106.

[3]黄卫芳.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8):79-80.

论文作者:王黎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  ;  ;  ;  ;  ;  ;  ;  

观察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89例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论文_王黎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