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方法,引导方向,服务实践论文_王惠莲

指点方法,引导方向,服务实践论文_王惠莲

王惠莲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教科体局教研室 331700

【摘要】考察探究选题指导课上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体现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确定活动组织形式,通过讨论、交流确定活动主题。目的是通过课堂上教师有效的指导,使整个活动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选题 教师 指导 学生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19-01

自课改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于没有教材和专职教师,课程实施现状不容乐观。有教师让学生到户外去调查、访问、考察、活动,或教师将综合实践活动集中在寒暑假时开展,缺乏必要的教师指导,导致学生盲目活动,学生感受和体验不深;有的教师将课堂全部交给学生干部主持,缺乏及时指导,学生课堂活动流于形式……如此种种,都体现出教师指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研究”出来的。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类似于“导师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本文将以考察探究为例分析,来探寻教师在课堂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整个活动学生都有序有效地开展。

考察探究选题指导课就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现象与问题,搜集与分析材料,通过讨论与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然后由小组或班集体汇总、归纳、整理后确立活动主题。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主题分解、组建实践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或方案的课型。

一、准备阶段,教师适时适度指导

教师的课前准备就是要适时引导学生投身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唤取他们的学习愿望。激发他起他们的探索兴趣,进而获得深入生活的丰富提高,并形成对问题的理性思考。

教师在选题指导课的课前进行适度的方法指导: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运用观察、考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的方法,发现、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文字、摄影等多种手段记录发现问题的情境;指导学生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背景分析。这一环节教师要把握好指导的度,就是学生能学以致用。

对学生活动准备前进行适时适度指导指导之后,教师就要着手对主题活动开展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做出详细的具体的安排,对每一个环节的思考指导都要落实到位。

二、运用情境教学,学生自定主题

当课前充分准备好之后,进入创设情境,导出主题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将平时在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利用课堂在班级进行集中汇报交流。本环节指导要点:(1)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过程中,除了汇报发现的问题外,还要引导学生交流发现问题时的感受和发现问题的过程与情境,对发现问题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目标全面关注;(2)在交流过程中适当展示相关证据材料,让学生用材料说明观点;(3)教师随机板书相关问题的关键词。

这一环节的课堂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从不同的的方向敏锐的发现问题,准确严密地提出问题。此环节可采取“形散神聚”的方式:教师牢牢抓住“神聚”——主题集中,“形散”——发散思维。师生活动交流,梳理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进行方法指导,将问题转化为课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此环节中将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教师指导要点:(1)指导学生挑出直接可以成为主题的问题;(2)引导学生将其他问题进行归类、整合;(3)不要面面俱到,要进行方法梳理;(4)指导学生规范地陈述主题。

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要引导孩子们对问题进行观察、分类,将“是什么?(属于知识性问题)”的问题剔出来,留下“为什么?(属于探究性问题)”和“怎么办?(属于在探究的基础上设计方案,寻找解决办法,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问题。老师指导学生选题时,要从实用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方面引导学生对选择的主题进行评价,从而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特点,能够利用既有资源的问题作为考察探究活动主题,保证学生考察探究活动研究的是“真”问题。

选好主题后,还要用科学的方法表述主题。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表述主题,确立考察探究活动主题。主题的表达思路要清晰,要有一定的范围限制,考虑到自身的研究条件和能力。考察探究活动的科学表达主题方法可以是:课题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式(调查/研究/探究/实验)。

四、指导分组分工,撰写活动方案

学生自由组成课题组并明确分工,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活动方案。此环节目的是帮助学生周密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及合作性学习。在制定、完善活动方案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方法指导得当。制定方案要指导学生经历从规范填写到自主设计的过程。学生在初次拟定活动方案时,教师可先将自己拟定设计相对固定的方案设计表给学生填写,指导学生思考方案设计时主要问题。当学生对方案的设计比较熟悉的时候,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方案的形式及要素。学生的主题活动方案设计完成后还需要在班上进行交流,以协调各组间的合作并解决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方案的交流,找到最佳活动策略。

(2)适度指导合作策略。学生活动方案的制定要充分发扬民主,形成集体合力。应从内容到形式力求方便操作,动态调整,使其能服务于活动,指导于活动。拟定方案应统筹兼顾活动资源分布与学生的爱好特长之间的关系,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要关注小组成员的特点,根据他们的优势、特长协调任务。学生在组成活动小组后,在分配活动任务时,可能有时以喜好或者其他的标准来分,对活动的整体推进不是很有利,教师就应适时介入并予以关注,以“友情提示”为主。

结束语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能有效地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创造性的指导行为,有着积极的引领和导向功能,教师的有效指导行为应伴随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Z]2017-09-25.

[2]朱梅芳.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几点思考[J].新教育(海南),2015(22):80.

[3]高娟.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2017(29):40.

简介:王惠莲(1974-),女,江西进贤人,中小学高级,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

项目: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学科带头人专项”《依托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行动研究》(立项编号:18ZXYB014)的阶段成果。

论文作者:王惠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指点方法,引导方向,服务实践论文_王惠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