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 王宁宁1,王彬2

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 王宁宁1,王彬2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土木工程作为建设工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除了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外,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往往受到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但在实践中,由于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很难保证现有作用的发挥。如何保证工程的安全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势必离不开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土建工程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导言: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由土改砖、由砖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成为现代建筑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因此如何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中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含量已成为现代建筑业的重要课题。

1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

混凝土简称为砼。本工程所用混凝土通常是用混凝土搅拌机按一定比例搅拌、成型、养护而成的水泥混凝土,是原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主要应用。任何混凝土的细部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和统一,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原材料,以保证整个工程主体结构的整体安全和质量。虽然混凝土施工过程比较复杂,整个工程使用的材料大多是混凝土。一般与钢筋一起使用形成受力支撑框架,但由于混凝土施工是整个工程最重要的工程,所以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根据工程特点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2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各种施工设备,不仅有利于缩短工期,而且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虽然土木工程中使用了多种设备,但施工质量并没有明显提高。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施工工艺不重视造成的。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非常重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特别是混凝土的搅拌和原材料的配制。

另外,在我国目前的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缺乏规范化,多数单位选择就近的材料,忽视材料的性能,也不进行严格的力学试验。因此,在工程建设和施工中,混凝土不能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极易引起建筑物变形、倒塌甚至破坏等问题。一方面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3.1配合比

针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配合比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这是保证施工质量最基本的一步。严禁部分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工程的使用要求和建筑材料的性质,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建筑材料,从材料生产厂家源头控制材料质量。其次,在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材料运至施工现场不得随意堆放。应集中存放,尤其是水泥和骨料。由于雨水的影响,这些材料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储存环境,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不同施工要求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应结合本工程设计要求和实际使用要求,严格控制配合比。

3.2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配合比完成后需与原材料混合。原料搅拌施工一般采用全自动控制设备。因此,在添加原材料时,应合理混合原材料,以确保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混合时间需要两分钟以上。混凝土搅拌后需要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质量非常重要。时间控制应严格,不得超过规定时间,防止混凝土凝结。

3.3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材料主要有砂、水泥、水和外加剂。这些材料将为不同的建筑合理选择。在选择混凝土材料后,不仅要注意材料的采购质量,保证工程建设需要得到满足。保证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是混凝土配合比的生产和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保证混凝土温度得到全面控制,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应进行储存和管理,并采用专业棚进行遮阳。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同时,需要对石头进行清洗,以达到冷却的效果。为了保证施工效果,必须合理控制含水量。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提高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目的。

3.4 严控混凝土浇筑与振捣质量,确保混凝土密实度

作为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浇筑和振捣工作的实施往往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然而,在混凝土浇筑和振动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如基础板浇筑与墙体或屋顶相比,需要密切关注水化热的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基础底板厚度较大,水化热发生,裂缝更容易发生。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墙顶混凝土的浇筑主要集中在受力情况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塌方等事故的发生。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墙面应保持平整,以保证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工程中,一旦模板中有任何杂物残留,势必影响墙面的平整度。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浇注工作开始前清除模板上的碎屑。另外,振捣工作主要是在浇筑完成后进行,振捣器的方向一般与墙体的方向一致。振捣时要严格控制振捣器的前进速度,避免预埋施工和钢结构。部分振动器不能操作部分,需要选择人工方式,如转角处,通常人工选择其他工具来完成,以确保混凝土下降,无泡沫,无浆面光滑。

3.5提高后期养护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中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适当的温湿度,以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强度,促进混凝土的正常发展,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发展。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裂缝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表面色差,影响土木工程的质量。因此,浇筑混凝土后必须覆盖顶部,并定期检查保水性。其作用是实现储存和保温,防止地表水蒸发,抵抗温度突变过程中的施工。太阳辐射和太阳风使室内外温度保持稳定。云南渤海盆地边缘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风能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表面易发生突然开裂。温度变化很快,水就没了。因此,混凝土施工后硬化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这一领域尤为重要。温差控制、早期养护和日常养护是混凝土养护的三大内容:在温控措施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混凝土养护更加成熟,不同结构特点的关键冷却管和储存温度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混凝土中心与表面的温差。从混凝土侧面开始,对模具进行湿养护,防止结构内部温度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形成自然温差,并保证对湿养护时间的所有影响一般不小于14天。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养护质量,进而在随后的过程中,保证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和性能,保证工程的整体效果,从根本上提高工程效率。

结束语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全面分析,并加强细部控制,才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结束后,要进行科学养护,充分了解周围温度和环境条件,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工程施工工艺,促进工程优质竣工。

参考文献

[1]白亚朋.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四川水泥, 2018 (5) :96-97.

[2]张翠翠.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 2019 (21) :101-103.

[3]李洋, 郑子美.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 2017 (24) :19-20.

[4]贾治兵, 聂维岭.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17 (25) :66-67.

[5]程学辉.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 2017 (36) :155-156.

论文作者: 王宁宁1,王彬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 王宁宁1,王彬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