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山东省青州市弥河初级中学 262500
摘 要:美术是以视觉形象为载体的艺术类型,它以其强烈鲜明的造型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但是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中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往往忽略了美术作品的视觉性,从外在的标准和方法肢解作品。20世纪视觉文化的转向,对美术教学尤其是美术欣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 目标 视觉性特点
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们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和研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始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促进学生学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其中有些美术教师未能领会新课标精神的实质,过于强调突出学生而弱化甚至放弃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不成熟性和待发展性,使课堂逐渐形式化浮于表面,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也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视觉文化时代来临之后,在大量视觉图像冲击下,“看”什么,怎样“看,又看到了什么,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对于中小学的美术教学来说更是如此。与其它学科相比,美术最显著、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视觉性。美术是通过形象传达思想和观念的艺术形式,因此美术教学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视觉”就成为我们美术老师不得不思考的方面,也是必须充分利用的教育手段。美术老师就承担着怎样让学生学会“看”、能够“区别、解释”、恰当“运用、交流”视觉图像的任务。欣赏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看”,通过观察、思考引导他们进行审美阅读、价值判断,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正确地运用已有的审美经验与视觉文化知识,是对视觉文化最积极的回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设定
2011年美术新课程标准修订后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做了充分的说明,特别指出了“自然美”、“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等都可以作为欣赏评述的教学对象,愈发凸显了美术教育的“视觉性”因素,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美术教育的一个根本性特点,即“物质材料的依赖性”和“直观形象性”的特点,这是对常规以作品为中心的美术欣赏教学的一次扩充和丰富。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以形成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了解美术与文化情境、生活的关系及培养健康和多元的审美情趣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视觉观看为起点,通过“看”,以及“看什么”、“怎么看”,从而达到培养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审美能力,提升人的视觉品质的目标。在这一教学活动领域中,新课程标准再三强调:“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学会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涵养人文精神。”
正是基于这些教学理念,美术教师在欣赏课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让学生知道美术作品欣赏的专业表述与方法,更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视觉经验和深刻的理性认识,把直觉能力发展到能够透过表象对复杂的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
三、美术视觉性特点的必然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后,视觉文化背景逐渐形成。图像、影像、网络等各种视觉资料和视觉形象充斥于我们周围,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通过视觉形象获取信息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得到前所未有的认可和强化。
“美术作为造型艺术,是一种非语言的、通过视觉形象传达信息、感情与观念的行为方式,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方式。” 艺术家通过作品与人进行视觉心理的交流,是一种无言的具有多种解释可能的交流方式,但是作为传达信息的“语言”, 它与我们平常使用的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一样有其自身的结构与规则。如果我们想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理解和领会视觉艺术所传达的信息与意味,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和感受视觉形象语言。视觉图像在向我们传递信息时,每个人的知识水平、所处环境及个人经验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一个对视觉艺术语言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与一个对这种语言一点也不了解的人,在观看同一件作品时,其观看的结果与感受会完全不同。生活在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初中生,每天都面对着大量的视觉信息。“看”什么,怎样“看”,又“看”到了什么,都会对其各个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视觉素养能力的培养引起了不同领域和各个方面的重视,也对我们的美术教育提出了要求。培养学生视觉化思维,提高审美判断能力,欣赏教学成为其主要途径。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解读视觉图像,是我们美术欣赏教学承担的任务。
四、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正确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特点,这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关键和重要条件。在教育学研究中,学生的特点主要有三个: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首先,青少年儿童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其次,青少年儿童具有依赖性第三,学生具有向师性。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有其自身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人。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美术欣赏教学是通过学生习得美术作品欣赏的专业表述与方法,对学生视觉审美方面的教育与正确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论文作者:李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视觉论文; 美术论文; 学生论文; 形象论文; 的人论文; 文化论文; 图像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