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兼具理论和实践的技能型人才,成为高管们眼中的“香饽饽”。随着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在生产管理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电力企业中,技能型人才有哪些基本特点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培养,都是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的内容。
关键词:电力企业;技能型;人才开发;培训;分析
1导言
电力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扩充人才储备,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训,强化建设并积极完善以企业职工的职业方向为基础的人才培训制度,开展人才的创新、工作的创新,全面提升并完善人力资源构成,进而推动企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从成立之初至今,电力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电力体制改革伴随国企改革同步推进,以打破垄断、逐步开放竞争性业务,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安全可靠性为目标,经历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两个重要阶段。两次电力体制改革都促进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电力人才,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电力企业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现状
2.1电力企业中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技能型人才是指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将理论和操作完美融合,并且拥有独立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的企业人才,他们多肩负生产、研发、操作等专业性强的工作。他们身上的特点也很鲜明:一是他们正在或者将要为自己的部门乃至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二是他们的个人价值主要体现在智力劳动和创造研发方面;三是他们是企业的核心,是难以替代的人才组成部分,如果他们出现问题,企业将面临严重危机,甚至产生巨大损失。
2.2电力企业中技能型人才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提升,电力企业中的技能型人才也在日趋增多,其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提升,然而流露出的一些问题却也反映了目前急需改善的现状。一是人才数量的匮乏和分布的不均,青黄不接、无法引进或者无法留住技能型人才,这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没有人,技术无法创新,没有技术创新,企业啃食老本终将被时代的浪花抛之脑后。二是培训体系的不完整以及培训机制的老化。基于传统老派思想,企业在人才的培训上并没有一整套的系统规划,而是延用“老带新”、“填鸭教学法”等,对员工的需求不了解,不注重培训质量,不懂得与公司的发展战略相结合,让培训显得过于形式化,最终导致受训者兴趣不足、吸收不足、实践不足,专业技能没有提升,进而企业发展原地踏步。
3电力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原则与保障措施
3.1以科学化、规范化、多样化为原则,以“学会”、“学精”为目标
科技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纳入到自身的战略规划当中,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过程当中,需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培训管理制度和工作部署规划,并根据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前景以及眼下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更新,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让培训体制有效的开展并长久的坚持下去。二是坚持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前提,找到企业当前最紧缺的,划分出培训的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先培养。三是要根据培训的实际情况,提供给受训者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操作、自我提升的平台,以便在受训后的时间有机会更好的锻炼和巩固培训收获的内容。帮助员工妥善处理日常工作与培训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劳逸结合的培训时间和空间,注重培训的质量,使受训人员能够真正的将培训获得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学会”到“学精”。
3.2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机制,提供培训经费,注重培训实效
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合理使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也是一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鼓励技术骨干来实践教学,组建专家队伍,建设实用性强的培训场地及培训设施,从硬件和软件上整合所有资源、动用一切的力量给技能型人才进行培训。二是培训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管理体系。例如建设专职研究培训的机构,每次培训时明确此次的主题、要点、目标等,不定期举办培训成果汇报、竞赛等,对其中表现优异的技能型人才发放奖励。三是培训经费一定要专款专用,以保证各培训项目都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让这些技能型人才能够在综合素质上获得真正的全面的提升,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上得到进一步强化,让培训获得实效。四是企业在培训项目的实行上一定要全程跟踪,及时了解,若出现问题则立刻分析改进,及时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评估,保障培训的高标准、高质量。
3.3改变课程体系
在人才的培养中,虽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课程始终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因此教学的改革首先要结合课程来进行。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力的发展越来越向智能化信息化靠拢,因此,院校的课程中不光要教授电力方面的专业内容,对于新兴技术如计算机信息等也要紧密结合,让学生能适应未来更加智能的工作条件。同时,对于大数据方面的课程如大数据分析与理解,数据预测,电网智能化等,高职院校也可以开设。
3.4适应新标准
学校的教学要与科技发展接轨,同时也要与时代政策相结合。对于高职院校现代化信息化电力人才的培养而言,新型电网标准是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的,例如《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和《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等电网标准,这部分新标准对目前的电力设施,如智能电站,新型电力工程等具有指导作用,这些新型系统大部分的院校在以前是不曾教授甚至接触过的,因此通过分析新时代的智能化电网标准,对于人才的培养的帮助很大。
3.5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与电力企业需要建立双边合作关系,从而实现人才就业的及时性和对口性。为了保证合作关系的正常运转,高职院校和企业需要进行长期的联系,定期请电力企业专业工作人员来学校里做技术指导,并做技术报告,使学生能对自己所处的行业做出立体形象的认识,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做好心理准备。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平台和专业指导,院校定期派电力类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政策和制度的不断改革深化,曾经隶属于国家管理的电力企业也面临着商业化的市场竞争,要谋求新的发展途径,创造新的发展高度,就必须从内部着手改变,将人才培训提上企业的工作日程。技能型人才需要一个好的平台,而企业需要技能型的人才为其服务,助其发展,相信在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的前提下,配合成熟有效的管理机制,人才匮乏的局面必将得以缓解,而企业再迅速拥有各类实战性人才后,必然将获得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范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222.
[2]王铁街.六个深度融合构建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8(06):16-17.
[3]肖勇.根据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制定培养规划[J].中国电力教育,2018(06):18-19.
[4].锻造新时代“电力工匠”宁波举行供电赛区10千伏杆上安装作业技能竞赛[J].宁波通讯,2018(11):2-3.
[5]康亚丽,马全福,丁旭元,邢雅,杨秀川.加强培训全过程管理提升电力技能人员培训质量[J].中国电力教育,2018(04):54-57.
[6]刘晔,袁泉.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分析及建议[J].农电管理,2018(03):48.
[7]刘伟,邱俊,焦成军.职业技能鉴定与电力行业职业管理评价体系的互通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2):104-105.
论文作者:张艺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人才论文; 技能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论文; 电网论文; 自己的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