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的回顾性报道分析论文_文桂花,严虹

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 832100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的回顾性报道。方法:将2015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门诊处方37975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975张处方中,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处方共22038张,其中不合理使用处方1456张,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合理、溶媒不合理、相同作用机制抗菌药物合用以及配伍不当等。结论:我院门诊存在一定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管控机制,提升门诊的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提升医院的整体用药水平。

关键词: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临床的各个科室中均有由于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多种病毒导致发生感染的患者,而在所有的感染中以细菌为主的感染尤为常见,所以抗生素也便成为了临床中较为常用的主要药物[1]。抗生素虽能帮助患者治疗疾病,但是由于过度滥用抗生素使得部分患者在用药后产生了不良反应[2]。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确保抗生素药物的安全、科学、合理使用,对我院的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的回顾性报道,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门诊处方37975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临床药理学知识、药品说明书、相关文献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主要标准,对不合理的用药处方进行归类。

1.2分析

1.2.1选药不合理

在对治疗咽喉炎、普通感冒、扁桃体炎患者时滥用抗生素。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指出,在对麻疹、普通感冒以及水痘等疾病时,在未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不应当使用抗生素,只有在明确合并细菌感染病毒性疾病时才可采取抗生素治疗,同时,有8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属病毒性感染,若是滥用抗生素不但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反而容易增加患者的耐药性以及不良反应。

1.2.2溶媒选用不合理

处方中的青霉素以及头孢哌酮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加入了葡萄糖注射液,对患者行静脉滴注。在近中性溶液中,青霉素以及头孢哌酮相对稳定,碱性以及酸性的增强均会提升分解速度,而葡萄糖注射液将呈一个酸性环境,当pH值低于4时分解快,增强了毒性,同时可能出现沉淀,因此我们认为在对青霉素以及头孢哌酮等抗生素药物时,需采用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

1.2.3用法和用量的不合理

部分医生在采用青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给药剂量较大多为1次/d,全天长时间的静脉滴注,虽然给药的剂量较大,但在用药4h后近90%已经排泄出体外,因而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我们认为使用原则应当是尽可能的缩短给药时间间隔,并非一味的加大药量,通常为3次/d。使用抗生素时若是未能达到规定剂量将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由于体内的细菌处于假死,会进一步加强其耐药性。

1.2.4联合用药的不合理

如部分医生将青霉素与头孢哌酮合用,二者均是β-内酰胺类药物,两者配伍均属于作用机制相同的抗菌药,由于共同竞争靶位出现拮抗,产生耐药菌株,这样不但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会增加患者的毒性。配伍不当也是联合用药不合理的常见因素,如同时口服抗菌药物以及思密达散剂。蒙脱石微粒是思密达散剂的主要成分,可增加患者的黏膜屏障,将毒素以及治病菌清除体内,降低了患者肠道敏感性。若此时对患者同时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则会使抗菌药物被思密达吸收排出体外,同时思密达会在患者肠道中产生保护膜,使得抗菌药物无法发挥其作用。

1.2.5毒性相加

如特非那丁以及罗红霉素:罗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对特非那丁的代谢产生抑制作用,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死亡。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呋塞米以及阿米卡星产生毒性效果较强,阿米卡星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患者耳蜗神经发生损害,使患者肾脏发生血肌酐值升高,情况严重时可使患者产生肾衰竭,具有耳毒性以及肾毒性。因此需要严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在2004年10月我国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普通的麻疹、水痘等不宜采用抗菌药物。且抗生素对病菌无任何作用,只有在明确了病毒性感染疾病后才能使用抗生素。

1.3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

2.结果

37975张处方中,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处方共22038张,占58.0%(22038/37975),其中不合理使用处方1456张,占抗菌药物使用的6.7%(1456/22038),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合理、溶媒不合理、相同作用机制抗菌药物合用以及配伍不当等。见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我院门诊依然存在部分用药不合理情况,因此门诊的合理用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3]。使患者发生耐药行为的根本原因便是抗菌药物的滥用以及剂量的不合理使用。要想解决此类问题,改善不合理用药现状,首先需要对处方情况进行改善,提升药师以及医生的业务学习能力,在院中树立一个良好的风气,提升整体的用药水平,对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案以及选择上进行优化[4]。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抗菌药物的市场管理,避免抗菌药物过多产生的无序竞争,同时还要不定期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从而改善不合理用药情况[5]。

综上所述,我院的37975张处方中,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处方共22038张,其中不合理使用处方1456张,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合理、溶媒不合理、相同作用机制抗菌药物合用以及配伍不当等。同时也说明了需要进一步加强管控机制,提升门诊的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提升医院的整体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蒋海军,尹桃.611张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16(3):464-465,467.

[2]张启家.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3,28(3):325-326.

[3]陈煜.我院皮肤科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9,6(5):284-287.

[4]覃开羽,黄新,吴敏等.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8):817-819.

[5]汪洋清.男性科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0,07(7):427-429.

论文作者:文桂花,严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的回顾性报道分析论文_文桂花,严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